建党百年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历史演进与经验启示

梁伟军,刘书婷

(华中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摘 要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实现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史。建党百年来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历史演进先后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改革开放时期(1978-201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年至今)四个阶段。贯彻群众路线,调动人民促生产谋发展的积极性;践行根本宗旨,促进人民群众的自由全面发展;牢记初心使命,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是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经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重要启示:坚持党的领导,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改善民生福祉,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胸怀“两个大局”,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等。

关键词 建党百年; 以人民为中心; 历史演进; 历史经验; 当代启示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面对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开放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不同形势和任务,带领人民历经艰辛探索、不断取得伟大胜利,积累起宝贵经验,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性理论成果。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党的群众路线、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邓小平提出判断改革开放成败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强调“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核心是以人为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调“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1]

近年来,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成为学界研究热点。既有研究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理论渊源上,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上“演出”的主角[2],现实生活中自我生成的历史主体[3];马克思双重地清算了黑格尔及其信徒的唯心史观以及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认识到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了历史[4],深刻揭示了历史发展规律与人民群众的实践作用“平行四边形历史合力”的一致性[5];只有结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立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方能真正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丰富哲学内涵[6]。二是思想内容上,认为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依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作为实现党的任务重要方略[7];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强调党在各个历史阶段都要明确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都要依靠人民,立足人民[8];邓小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的利益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9],要求党和国家干部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造福,取信于民[10];江泽民强调人民群众是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11];胡锦涛在西柏坡考察时首次提出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思想,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12];习近平高度重视人民的主体地位,指出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人民[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是人民[14],实现中国梦的核心力量是人民[15]。三是意义价值上,认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密切党群关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16];真正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解决人民最关心的民生问题[17];体现人民主人翁地位,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18];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9]

总体来看,现有相关研究着重从宏观视域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论渊源、主要内容和意义价值进行探讨,为深刻认识党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提供了重要参考,但缺少专题性、针对性研究。尽管已有个别学者对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进行了分析研究,但对建党百年来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历史演进、经验和启示鲜有涉及。因此,本文主要依据党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文献资料,结合建党百年的历史实践,对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行系统探究,以期揭示建党百年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演进轨迹,总结重要经验,探讨当代启示。

一、建党百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历史演进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921-1949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领导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这一时期,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体现为把群众路线和根本宗旨融入党领导革命的具体实践,为取得革命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1)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否相信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这是关系革命成败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近代中国农民阶级、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以及革命派等所进行的救国救民斗争和探索之所以终归失败,其决定性原因在于未能正确认识群众、组织群众和发动群众。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便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群众、实践上充分发动群众,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党的群众路线。1922年,党的二大指出:“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都“必须是离不开群众的”[20],初步概括了群众路线的内容。1943年,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所起草的决定《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1],丰富拓展了群众路线的内涵。1945年,党的七大强调:“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20]。群众路线要求党员干部必须认清革命形势,深入基层了解农民诉求,宣传党的革命主张、贯彻党的革命决定,组织动员群众,形成一致革命行动,拥护支持党的革命事业,为取得革命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理论支持。

(2)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党的根本宗旨。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奋斗均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鸦片战争后,中国从一个完整主权国家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进行救国救民的英勇斗争,最终归于失败,迫切需要科学的思想理论武器。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十月革命胜利的现实感召、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紧迫任务等因素叠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便自觉担负起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的神圣使命。在领导创建井冈山农村根据地的斗争中,毛泽东规定部队必须执行打仗消灭敌人、打土豪筹款子、做群众工作等三项任务。党领导的土地革命,让农民分到了土地,有了基本的生产与生活资料,增强了对党的信任,踊跃参加革命、积极支持革命的热情高涨,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最可靠的力量来源。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21]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949-1978年)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顺利进行“三大改造”、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突出成就。这一时期,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集中体现在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1)把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作为重大任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创造了基本政治前提。当时国民经济极端落后,物质资源严重匮乏,人民生活水平极低,各项制度亟需建立和完善,大规模开展经济建设迫在眉睫。因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保障人民群众各项利益,自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责任和使命。从1949年到1952年,党领导人民没收官僚资本、稳定全国物价、完成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肃清反动势力等,国民经济秩序恢复。到1952年年底,中国工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77.5%;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145.1%,农业总产值增长53.5%,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均已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人民生活得到初步改善。1953年到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及颁布施行,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法治前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稳定有序、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保障,我国迅速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当代中国进步发展奠定了根本制度前提和重要物质基础。

(2)将整风运动作为促进全党团结统一的重要路径。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要求全党同志在胜利面前要保持清醒头脑。然而,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内有一部分意志薄弱的同志贪图享乐、无所作为,滋生了官僚主义、宗派主义等不良作风,直接影响新生政权巩固和党内团结统一。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1957年4月,中共中央正式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决定在全党进行一次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以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这场运动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进行开门整风,通过统一战线,邀请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帮助整风。各级党组织积极召开座谈会和小组会,认真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作风整改。到1958年夏,整风运动结束,党风政风得到了有效改善,党内团结统一得以加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得到强化,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政治保障。

(3)以大规模经济建设筑牢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面对党执政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崭新的历史课题,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从正确处理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两个方面对如何在党的领导下、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作出具体回答,确定了“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基本方针。同年9月,党的八大召开,明确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2],要求将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作为全党的主要任务。这一时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等重要思想理论提出,“一五计划”“二五计划”顺利实施。生产力快速发展,为社会主义中国建立起必备的经济基础,为巩固新生人民政权、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证。

3.改革开放时期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978-2012年)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日益深化,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的科学概括:“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围绕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这一重大命题,党领导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推动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发展思想不断走向深入。

(1)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是党以人民为中心的神圣使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政治要求即是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必须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20世纪80年代初,中央支持和推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在全国各地推广实施;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其最主要的内容;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对社会主义本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等重大理论问题作出深刻论述,为推进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思想理论指导。正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伟力充分彰显。坚决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既是党治国理政的价值旨归,也是自身具有的政治优势,成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特点鲜明的政治宣言。

(2)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23],“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执政理念。在千年更迭、世纪交替之际,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强调“保障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基本点,也是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根本途径”[24]。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全面落实党的执政理念,有利于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支持和坚决拥护,夯实党的群众基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新时期发展好、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打牢思想基础。

(3)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型。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价值理念,将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为党治国理政提供了价值观指引和方法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党和人民利益的高度统一:一方面,实现科学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凸显党的先进性和人民性本色;另一方面,追求科学发展,深化改革开放,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人民对党的信任和拥护。党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只有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更好地克服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如期实现科学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为此,胡锦涛指出:“我们必须牢记,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代替人民的力量,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群众观点都不能丢、不能忘”[25]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12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面对日趋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引。

(1)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2012 年 11 月 15 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庄严宣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6]。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充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先进性、人民性本色,突出彰显党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完全一致性,有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向心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动力支持。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了伟大成就。例如,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党的十八大以来、历经8年的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反贫奇迹。2020年10月,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之际,十九届五中全会将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十四五”时期的重大目标任务,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21年2月,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是人民群众干出来的;改革开放的历史伟剧是人民群众主演的。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27]。深刻诠释了人民群众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所处的历史性地位以及所发挥的决定性作用。

(2)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作为党的一贯主张。“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28]。习近平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12年,习近平提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26],凸显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2016年,他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上要求:“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28]。不仅在理论上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更将其贯穿于治国理政全过程。《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将“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作为“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充分体现了全面保障人民群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主体和受益主体根本利益的治理逻辑。

(3)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展现。习近平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8]。生命安全、身体健康是人民群众最直接的利益需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明确要求:“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国上下团结一心,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取得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当年我国成为全球唯一一个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国家治理效能,凝聚形成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深刻阐明了党的根本属性,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供了思想指引。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群众史观,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29]。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党的群众路线、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把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作为重大任务、将整风运动作为促进全党团结统一的重要路径、以大规模经济建设筑牢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再到改革开放时期“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以及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赋予其中国化、时代化内涵,形成了轮廓清晰的理论演进轨迹。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二、建党百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历史经验

习近平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的事业向前推进”[28]。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总结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在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指导下进行实践探索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有利于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思想理论指导,为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发展创新指引。

1.贯彻群众路线,调动人民促生产谋发展的积极性

群众路线,即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领导、团结、组织和动员群众的工作原则和基本方法。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群众路线必然成为新时代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基本遵循。

(1)坚持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三大改造”、到建立经济特区、再到互联网时代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百年发展历程中,党不断顺应时代潮流,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团结、组织、动员和凝聚人民群众,尊重人民意愿,保护人民权益,坚决同危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现象做斗争。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亦或是改革开放时期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推行、国有企业改革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都表明必须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尊重、支持和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是人民,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决维护人民权益,才能促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2)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风政风、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事关党的生死存亡。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30]。1921年9月,在中共早期共产党员沈玄庐的发动和组织下,浙江萧山衙前村反抗地主压迫和剥削的农民协会成立,之后萧山、绍兴两县的80多个村庄也很快成立农协,领导农民进行抗税减租斗争,取得突出实效,为掀起全国规模的大革命运动准备了一定的条件。全面内战爆发后,1947年,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学生发起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以青年学生为主的爱国民主运动同国民党之间的斗争,发展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包干到户、包产到户,提高了粮食产量,效果十分显著,得到中央肯定和支持,开启了农村经济改革的序幕。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举全党全社会之力,五级书记抓脱贫攻坚,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如期完成。党在任何时期都要相信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力量。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历史实践,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经历艰辛探索、不断克难攻坚、取得伟大成就的生动实践。

2.践行根本宗旨,促进人民群众的自由全面发展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发表题为《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21],高度肯定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突出强调党和党所领导革命队伍的人民性,要求充分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无产阶级政党追求的人类理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价值追求。党的百年奋斗史,即是带领人民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探索,不断促进人民群众全面自由发展的历史。

(1)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理念。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和推动发展科学技术,科技进步极大提高社会生产效率,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党和国家事业快速发展。在中共中央1956年1月召开的知识分子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发出号召:“全党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同党外知识分子团结一致,为迅速赶上世界科学先进水平而奋斗”,为新中国科技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1988年,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不仅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并且为加快科技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目标指明了方向。1992年党的十四大,江泽民提出:“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大力发展和广泛应用科学技术,充分发挥科技生产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推动作用”。2007年十七大,胡锦涛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2017年十九大,习近平提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动力和创新潜力,推动科技创新突破,促进成果转化应用,充分发挥生产力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福祉中的重大作用。

(2)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将实现民族复兴目标与改善人民生活有机结合,通过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始终坚持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自20世纪80年代始,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作为治国理政的核心任务,提出“三步走”战略,并在发展实践中据形势任务变化进行调整优化,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在20世纪90年代解决温饱、20世纪末达到总体小康、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人民生活需求在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此,党的十九大及时作出回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既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使命责任,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诉求。党只有通过领导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才会获得推动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3.牢记初心使命,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基因。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鲜明回答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属性,凸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人民性本色。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党的群众路线、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体现了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为民理念。

(1)坚持人民至上。党始终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革命战争年代,党带领人民开辟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人民翻身当家作主;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制定实施“一五计划”等,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改革开放时期,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有了质的飞跃,追求更高水平的美好生活。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31]。实践证明,只要坚持人民至上,切实保障人民根本权益,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就会不断向前推进。

(2)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党在任何时候都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不断筑牢执政根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史,是一部来自群众、深入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植根群众史。党从成立之初仅有58名党员,发展到党员总数为9191.4万名[32]的马克思主义大党,且始终保持团结统一,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其中一条重要的经验便是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与检验。不论是建国初期的“整风运动”,还是新时代坚定不移地全面从严治党,党都高度重视倾听群众声音、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发扬勇于自我革命精神。习近平强调:“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26]。检验党的一切工作成效,最终要看人民群众是否得到实惠,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否得到提升。这是党带领人民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重要时期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向前推进的重要保证。

贯彻群众路线、践行根本宗旨和牢记初心使命,为党在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为如何做好群众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迫切需要从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获得启示,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是新时代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稳步发展的现实任务,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客观要求。

三、建党百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当代启示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内涵深刻、实践丰富、意义深远,是一个需要长期深入研究、持久发掘探讨的常新课题。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目标任务要求,建党百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历史实践为当代中国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1.坚持党的领导,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1)坚持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本质的特征。回顾党的百年光辉历史,即是一部党带领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而艰辛探索、不懈努力、争取胜利、走向辉煌的伟大奋斗史。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革命和党的自我革命历程表明,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领导核心。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年,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统筹推进“四个伟大”,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确保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始终保持核心领导地位。

(2)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是重大的制度建设成果。2019年,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等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这是我们坚定“四个自信”的基本依据。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党领导人民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有效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赢得了国际社会高度赞誉。抗疫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制度因素考量,中国制度优势是根本原因,其中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度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最根本的是因为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了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给全球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任务更为艰巨,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尤其是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

2.改善民生福祉,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度重视和改善民生,把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作为根本奋斗目标,把党的中心工作与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机统一起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满足农民土地要求,实现农民翻身解放,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组织化程度。“一五”计划期间,号召人民勤俭节约、支持国家工业化建设,并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江泽民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明确21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胡锦涛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习近平强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党始终高度重视解决民生问题,为促进人民生活改善、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了深厚基础。

(2)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成为党治国理政的重大目标。结合“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部署分析,“十四五”期间须将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作为重要目标任务,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人民群众奋力创造的协同共促中取得更为显著实效。客观需要从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入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3.胸怀“两个大局”,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1)外交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均十分重视外交工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成功探索出一条与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和平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大外交方针。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作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一重大论断;江泽民强调“把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胡锦涛提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提出“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外交是一国内政的延伸,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营造稳定友好的外部关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是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必然选择。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重大目标。面对21世纪以来,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的国际背景,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重要演讲,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时发出“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2017年党的十九大郑重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宏伟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两大主题”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契合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课题,符合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时代潮流,利于凝聚各国共识,形成一致行动,弥补全球治理赤字,促进人类和平发展与共同繁荣。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必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四、结 语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创造,形成了既与时俱进、又一脉相承的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演进轨迹。总结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宝贵历史经验,客观分析为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的重要启示,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应有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2021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讲话强调:“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英雄不仅创造历史,也创造着人民的美好生活[33]。历史经验和现实需求相结合进行研判,“十四五”时期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参 考 文 献

[1] 人民网.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2021-1-11)[2021-5-18].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1/0111/c1024-31996277.html.

[2] 罗文东.人民主体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江汉论坛,2011(5):5-9.

[3] 王林林,双传学.马克思恩格斯人民主体思想的逻辑进路[J].湖湘论坛,2020(3):13-21.

[4] 杨哲.论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四重意蕴[J].湖湘论坛,2017(2):66-73.

[5] 吴育林,何香明.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对马克思发展正义观的新阐释[J].贵州社会科学,2019(9):4-11.

[6] 户晓坤.马克思历史主体思想视域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哲学意蕴[J].天津社会科学,2018(6):12-18,81.

[7] 邓纯东.百年大党奋斗的鲜明主题与核心理念[J].人民论坛,2020(24):12-16.

[8] 代红凯.毛泽东人民主体价值观科学内涵的四重维度论析[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7(6):151-157.

[9] 马捷莎.论邓小平关于历史主体与价值主体相统一的人民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5):3-5.

[10] 安丰家.邓小平人民为本价值思想及其时代意义[J].理论探讨,2005(1):23-24.

[11] 张陟遥.江泽民人民群众利益观整体性特征论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6):20-26,114.

[12] 康凤云.科学发展观党群关系思想内涵探析[J].江汉论坛,2016(12):58-64.

[13] 徐荣,郭广银.习近平新时代文化建设思想的人民主体性[J].南京社会科学,2018(7):1-6,24.

[14] 陈华兴,孙婉君.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与时代价值[J].浙江学刊,2018(6):33-39.

[15] 黄小艳,秦在东.浅析习近平人民主体观[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6):88-89.

[16] 徐振群.习近平人民观述论[D].郑州:郑州大学,2019.

[17] 乔维雅.习近平人民观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9.

[18] 王超.习近平人民观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9.

[19] 任欣欣.习近平人民观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20.

[20]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2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2] 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188.

[23]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4]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5]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胡锦涛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6]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27] 习近平.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4-01(001).

[28]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40.

[2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0]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1]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党建,2018(5):4-10.

[32] 共产党员网.图解2019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EB/OL].(2020-6-30) [2021-5-18]. http://www.12371.cn/2020/06/30/ARTI1593519723451507.shtml.

[33] 韩云波.论中国共产党百年英雄文化[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1-14,219.

收稿日期:2021-03-0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交易成本视角下的农民工与受雇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研究”(13BJL006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662020MYPY002)。

中图分类号:A 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456(2021)04-0037-10

DOI编码:10.13300/j.cnki.hnwkxb.2021.04.006

(责任编辑:金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