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百年党史 鉴史悟农

      2021(4):1-4. DOI: 10.13300/j.cnki.hnwkxb.2021.04.001

      摘要 (646) HTML (385) PDF 966.75 K (7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百年党史的光辉与坎坷中,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贯穿党史的重要主 线,其反映的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值得每一位农业农村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者深思. 结合现实,回顾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10年以及改革开放之后的40年发展两段历史,可以 带给我们很多深刻启示.20世纪50年代有关农业合作化的争论和实践,启示我们农业农 村工作要实事求是,要循序渐进;农业农村发展是个慢变量,不能急于求成.20世纪80年 代以来的历史则启示我们,要始终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既要有一个脚踏实地的决策 咨询的参谋部,也要有一个统筹管理的大部制的农业农村顶层结构,当然,这些都离不开要 有一大批有志于农业农村事业发展的热血青年.新时代广大青年应知农、爱农,投身中国 “三农”事业,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时期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 ———基于理论视野和大历史观的认识与思考

      2021(4):5-10. DOI: 10.13300/j.cnki.hnwkxb.2021.04.002

      摘要 (328) HTML (785) PDF 1004.37 K (7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三农”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转向全面乡村振兴,是 我们党深刻把握我国新发展阶段农村发展新特征新要求做出的决策部署.以理论视野和大 历史观深入分析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历史性转移相关问题具有现实的理论实践意义.本 文从脱贫攻坚的理论历史意义、乡村振兴的时代特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理论实践逻 辑、乡村振兴理论构建、乡村振兴的历史担当等方面,尝试全面解读实现从脱贫攻坚到乡村 振兴历史性转移的理论、实践、历史逻辑,提出相关思考,旨在为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 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参考.

    •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理论学习和理论教育活动 ———以武汉早期党组织成员为中心的考察

      2021(4):11-18. DOI: 10.13300/j.cnki.hnwkxb.2021.04.003

      摘要 (504) HTML (420) PDF 1.03 M (4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教育活动中诞生的.对马克思主义著 作的学习、研讨和宣传是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主要形式,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 织几乎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团体的基础上建立的.以董必武、陈潭秋等为代表的武 汉早期党组织成员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中转变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他们还历 史地承担起了对工人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任务,推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 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主要不是由工人运动直接推动而是由先进知识分子的马克思主义 理论学习和理论教育活动直接推动,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的一个重要特点.重视全党的马 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理论教育是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伊始即形成的一大传统,并贯穿于中国 共产党百年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

    • 基层党组织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角色定位 与能力建设研究

      2021(4):19-27. DOI: 10.13300/j.cnki.hnwkxb.2021.04.004

      摘要 (168) HTML (521) PDF 1.04 M (5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的执政根基.充分发挥 基层党组织在重大突发事件处置中的政治保障作用、组织动员作用和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 作用是党和国家成功应对历次重大突发事件的宝贵经验.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基层党 组织自觉担负起了领导疫情防控、协调社会资源、组织人民群众和疏导社会心理的职责.但 由于部分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弱化、基层治理主体的多元化、群众利益诉求的多样性和信 息传播的网络化等因素,基层党组织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发挥面临着新的挑战. 新时代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应将提升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作为重要目标,进一步加强政 治能力建设、治理能力建设、群众工作能力建设和网络能力建设,不断增强在重大突发事件 中的政治领导力、社会动员力、群众组织力和舆论引导力.

    • 组织覆盖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经验 ———基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考察

      2021(4):28-36. DOI: 10.13300/j.cnki.hnwkxb.2021.04.005

      摘要 (221) HTML (573) PDF 1.06 M (5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重视基层组织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组织的重要特征.自成立以 来,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地区就强调提高基层组织覆盖面,以此增强在农村地区的凝聚力和战 斗力.垂直方向上的“延伸到底”,使得农村基层党组织从乡、村层面逐渐延伸到最为基层的 自然村,与农民群体建立起更加紧密的联系.水平方向上的“横向到边”,使得基层党组织能 够覆盖农村社会的各个方面,强化在农村地区的治理功能.以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上的基 层组织建设为基础,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地区巩固了执政基础、提高了治理能力.围绕党和国 家的工作重心、适应农村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提高在农村地区的组织覆盖,成为中国共产 党百年历程中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的宝贵经验.

    • 建党百年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 历史演进与经验启示

      2021(4):37-46. DOI: 10.13300/j.cnki.hnwkxb.2021.04.006

      摘要 (921) HTML (1217) PDF 1.07 M (9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实现对 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史.建党百年来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历史演进先后经历了新民主 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改革开放时期 (1978-201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年至今)四个阶段.贯彻群众路线,调动 人民促生产谋发展的积极性;践行根本宗旨,促进人民群众的自由全面发展;牢记初心使命, 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是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经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 展思想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重要启示:坚持党的领导,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优势;改善民生福祉,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胸怀“两个大局”,推动人类命 运共同体构建等.

    • 国际粮食贸易网络多核集聚格局的形成机制研究

      2021(4):47-59. DOI: 10.13300/j.cnki.hnwkxb.2021.04.007

      摘要 (251) HTML (475) PDF 3.05 M (6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粮食贸易网络格局的动态变化成为当前全球 关注的热点.通过构建1995-2018年全球125个主要经济体的国际粮食贸易网络,探索贸 易格局演化特征和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国际粮食贸易网络的网络密度、贸易规模和集聚程 度增加,表现出越来越“小”的小世界特性;网络格局以美国独大、离散少核的不均衡格局演 化为以俄罗斯、美国、泰国等重要的粮食出口国为多个中心的集聚多核的均衡格局.基于时 间指数随机图模型的实证结果得出,自组织机制中的扩张性、三元组闭合性、稳定性和关系 嵌入机制中的互补性关系均促进了粮食贸易关系的形成,没有证据显示竞争性关系对粮食 贸易关系有抑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国际粮食贸易的正和博弈本质.

    • 县域建设用地指标、产业结构与 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绩效

      2021(4):60-68. DOI: 10.13300/j.cnki.hnwkxb.2021.04.008

      摘要 (221) HTML (491) PDF 1.06 M (5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江苏省43家农商行2011—2018年的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分析县域建设 用地指标对农商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县域建设用地指标对农 商行经营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县域建设用地指标越多,农商行经营绩效越好.不同种类 建设用地指标对农商行经营绩效具有异质性影响,具体而言,住房用地指标、工矿仓储用地 指标对农商行经营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交通运输用地指标影响不显著.进一步研究 发现,县域建设用地指标通过促进第二产业的发展,进而提高农商行经营绩效,第二产业发 挥完全中介作用.

    • 生计恢复力、抱负水平与农户风险投资行为

      2021(4):69-78. DOI: 10.13300/j.cnki.hnwkxb.2021.04.009

      摘要 (324) HTML (425) PDF 1.12 M (7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脱贫地区农户面对公共政策的响应程度不足严重削弱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效率.基于2018年秦巴山脱贫地区农户调研数据及风险实验数据,通过 HoltGLaury受控 激励实验机制模拟农户风险投资行为,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厘清生计恢复力、抱负水平与农 户风险投资行为三者间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缓冲能力、自组织及学习能力是 构成农户生计恢复力的重要维度;第二,农户生计恢复力是其抱负水平形成的重要基础,其 中尤以缓冲能力的影响最大;第三,农户自组织与学习能力的培育能有效促进农户参与安全 投资型项目,而缓冲能力的培育则能有效促进农户参与机会驱动型项目.基于此,地方政府 应实现对农户生计恢复力的长效性培育,并积极引导农户形成合理、有效的抱负水平.同 时,针对安全投资型项目,充分利用乡村社会中的互动效应并通过基层组织及村干部的积极 走访与政策解读,进而促进农户形成清晰正确的预期收益;针对机会驱动型项目,需重视事 前管理、事中监管及事后补救.

    • 民族地区脱贫户返贫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构建

      2021(4):79-88. DOI: 10.13300/j.cnki.hnwkxb.2021.04.010

      摘要 (429) HTML (487) PDF 1.07 M (7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有效识别返贫风险并及时预警是阻断脱贫人口返贫的前提.采用生计脆弱性 分析框架构建民族地区脱贫户返贫风险评估体系,并对西南民族地区脱贫户返贫风险进行 测算,在此基础上构建脱贫户返贫预警机制.结果发现:脱贫户的返贫风险主要集中在人力 风险和金融风险,是兼有一定程度的自然、物质、社会风险的高度复合形态;脱贫户返贫预警 机制应结合警度与警源,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脱贫户,持续测度其生计状况,评估政策有效 性,优化改进方案.因此,民族地区政府面对不同风险等级的脱贫户,政策制定需要因户制 宜;五大返贫风险需应对及时,靶向精确;应着力于改善区位条件,挖掘资源优势,为脱贫户 提供多样化的生计策略选择.

    • 既定土地经营规模约束下劳动努力的 农业高质量增长效应

      2021(4):89-99. DOI: 10.13300/j.cnki.hnwkxb.2021.04.011

      摘要 (108) HTML (521) PDF 1.10 M (6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既定土地经营规模约束下,非农收入逐渐成为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改变了农 业劳动力的劳动努力及其对农业增长质量的贡献.通过构建包含劳动努力的农业生产函 数,将劳动努力对农业增长质量的贡献分离出来并加以估算.结果显示,1985-2016年农 业劳动力的劳动努力推动农业增长质量提高了72.5%,解释了同期农业增长质量增长的 41.8%;期间劳动努力对农业增长质量增长的贡献份额呈逐渐下降趋势,但下降趋势趋向减 缓.总体上体现出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努力对农业增长质量增长的贡献份额下降幅度较大, 而经济落后地区或农业大省劳动努力对农业增长质量增长的贡献份额下降幅度较小.据此 建议促进土地经营权转让或交换,扩大农户土地经营规模,以提高其劳动努力和农业高质量 增长的经济激励.

    • 资本禀赋、归属感对农户参与村域环境治理的影响

      2021(4):100-107. DOI: 10.13300/j.cnki.hnwkxb.2021.04.012

      摘要 (607) HTML (418) PDF 1.04 M (8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湖北省985份农户调研数据,构建 Poisson模型,阐释资本禀赋、村庄归 属感对农户参与村域环境治理的影响.结果发现:资本禀赋、村庄归属感均能有效推动农户 投身于村域环境治理;具体来说,人力资本中的健康程度与文化程度、经济资本中的家庭总 收入以及社会资本中的社会网络、人际信任、制度信任显著促进了农户村域环境治理参与行 为的发生,村庄归属感中的主人翁意识、对村庄的喜爱程度、对村庄事务的关心程度、对村庄 的认同感与对村庄的依恋程度显著提高了农户参与村域环境治理的可能性.村庄归属感在 资本禀赋影响农户村域环境治理参与行为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农户的村庄归属感愈强,资 本禀赋推动农户参与村域环境治理的作用力愈强.基于此,从综合提升资本禀赋水平与强 化村庄归属感两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 中国农业政策变迁的注意力分布及其逻辑阐释

      2021(4):108-118. DOI: 10.13300/j.cnki.hnwkxb.2021.04.013

      摘要 (559) HTML (723) PDF 1.67 M (10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农业问题历来是党和国家公共政策制定的重点领域.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 业政策文本进行考察,可以清晰地描绘农业政策变迁的政策图谱.基于政策文本的量化研 究方法,运用文本分析工具 Nvivo11和 RostContentMining6.0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层 面颁布的669份农业政策进行量化研究,探析农业政策变迁的注意力分布与阶段性特征. 通过对农业政策变迁四个阶段的总体趋势、高频议题和注意力分布进行描述性统计和文本 分析后发现,农业政策变迁蕴含着以下深层逻辑:国家与农民利益的不断调整,政府主导下 的渐进式变迁,以及政策环境、理念和政策主体的合力推进.基于对当代中国农业政策变迁 注意力分布及其逻辑的初步阐释,为农业发展乃至乡村振兴的理论与实践提供政策变迁视 角的知识积累.

    •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互助合作实践形态的演进

      2021(4):119-127. DOI: 10.13300/j.cnki.hnwkxb.2021.04.014

      摘要 (186) HTML (495) PDF 1.05 M (9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农民组织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互助合作实践一以 贯之的中心主题.农民互助合作实践形态,遵循制度化建构、理想化、理性回归、完善提升的 演进轨迹和“目标导向G政府主导G自我调适”的演进逻辑,经历了由改革开放前“双运动驱 动”型向“政社合一”型转变、改革开放后传统与现代由“并存”向“契合”转变的演进历程,呈 现出由基于社会交换的民间领域逐渐向基于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叠加的市场领域和公共领 域拓展深化的演进趋势.步入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共担、共赢共富新理念指导下的农民 新型互助合作重建,可以同时彰显中国底色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双重优势.

    • 制度G利益G责任:村级组织行动伦理 的多重逻辑 ———基于苏北三村的考察

      2021(4):128-136. DOI: 10.13300/j.cnki.hnwkxb.2021.04.015

      摘要 (638) HTML (450) PDF 1.04 M (6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村级组织行动伦理的内在逻辑是学界有待进一步解释的问题.以往研究集中 从乡政村治的体制视角来阐释,强调结构性的“伦”,形成了“制度-利益”的单一逻辑,而忽 视了价值性的“理”.以梳理制度规范、利益充实、责任复现的历史发展与现实趋势为基础, 聚焦于村级组织分门别类处理任务的实践过程,分析村级组织的行动如何实现“伦”“理”的 多重结合.研究发现,村级组织将任务分类为刚性、弹性和惯性三种任务的机制,是由制度、 利益与责任三者相互渗透与组合所塑造,形成了“制度-利益-责任”的多重行动逻辑,深刻 体现了“伦”与“理”的结合.

    • “区块链+农业众筹”:创新、风险及其法治监管

      2021(4):137-145. DOI: 10.13300/j.cnki.hnwkxb.2021.04.016

      摘要 (463) HTML (627) PDF 1.08 M (7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的兴起推着互联网金融加速革新.农业众筹作为互联网金 融在农业领域的一种实践创新,具有金融补充、产消合一、资源整合的理想功能,但其现实发 展受制于信任、安全等方面的风险,存在市场信任度不高、融资规模偏小、运行专业化不足等 问题.而区块链技术的核心价值在于解决信任和安全问题,故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嵌入有利 于化解农业众筹现实困厄、优化农业众筹运行流程.但在推进“区块链+农业众筹”融合创 新的同时,必须注意防范技术安全隐患可能导致的系统性风险、相关法律风险等.因此,对 其加强法治监管势在必行,在法治监管进路上,建议引入“监管沙盒”,平衡创新激励与法律 规制;强化功能性监管,兼顾平台管理和业务监督;采用区块链节点监管,协同规则治理和技 术自治.

    • 乡村振兴的空间之维 ———基于福建土楼修缮的案例

      2021(4):146-154. DOI: 10.13300/j.cnki.hnwkxb.2021.04.017

      摘要 (292) HTML (419) PDF 1.06 M (6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乡村振兴绕不开空间维度.通过福建土楼修缮的个案分析,展现了物理空间 的修复过程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参与和乡村再组织化,在解决地方问题的同时,赋予了空间 新的文化活力.土楼修缮引起的连锁反应改变了乡村面貌,呈现了在空间形塑、主体实践、 文化势能机制下物理空间、社会空间、文化空间相互建构的动态过程,凸显了地方性、社会参 与和文化活化的关键作用.

    • 农地确权如何影响农户消费?

      2021(4):155-164. DOI: 10.13300/j.cnki.hnwkxb.2021.04.018

      摘要 (500) HTML (402) PDF 1.12 M (6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农民消费行为的产权含义始终没有引起学界的关注.基于“农地确权G土地功 能G收入结构G农户消费”的分析框架,探讨农地确权政策影响农户消费的内在机理.分析表 明,农地确权契合国家宏观经济扩内需、强消费的内循环政策导向.使用2014年和2016年 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的两期面板数据,采用 PSMGDID 模型估计农地确权的消费效 应.估计结果显示:总体上,农地确权显著促进农户人均消费、人均商品性消费,但对人均服 务性消费并无明确影响.进一步证据表明,基于农地保障性功能和财产性功能使用的农户, 农地确权政策将显著提高其人均消费和人均商品性消费;农地确权消费效应在兼职农民家 庭中最为显著,但农地确权政策并未带来农户消费结构升级.提出挖掘农户消费背后的产 权含义将有助于扩大农村内需,促进农民消费.

    •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供需主体贷款决策行为 的演化博弈研究

      2021(4):165-175. DOI: 10.13300/j.cnki.hnwkxb.2021.04.019

      摘要 (1025) HTML (443) PDF 2.39 M (5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建立农业经营主体与金融机构的农地抵押贷款决策行为 博弈模型,研究借贷双方贷款决策的动态演化过程,分析贷款成本、贷款利率等对贷款决策 的影响,并运用 MATLAB软件进行动态数值仿真.结果显示,贷款成本是影响借贷双方贷 款决策的关键因素,贷款利率对借贷双方贷款决策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政府供给金融公共 产品能有效提高贷款供需方的借贷意愿.由此提出各级政府应积极推动贷款在线办理,压 低贷款成本;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适度向农地抵押贷款市场提供公共产品等政策建议.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