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六一”特辑:流动的童年——农村儿童教育与发展
  • 分享:
  • 0

儿童是未来亦是现在。在生物学意义上,儿童是人类自然存在的基础,是个人生命周期不可逾越的起始阶段。一个族群中,如果没有相当比例的儿童,延续就会存在重大危机。中国家长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几乎所有心血,投入所有能调动的资源,这种基于个人未来和族群繁衍发展的超乎寻常的努力有着悠久的家国传统,也植根于当下深刻的社会变迁中。不可逆的出生率、对“双减”政策的激烈讨论,似乎都在提示我们儿童亦是现在。对儿童和童年的关注,是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解释真实世界图景的重要途径。

儿童是社会文化的建构。近代社会历史学家普遍认为,儿童是一个相对新的概念,是16世纪以后才被发明出来的产物。菲利普·阿里斯开创性开启了儿童研究,后继学者们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儿童与童年表现为诸多社会中特定的结构与文化要素。儿童研究中对特定结构与文化要素的挖掘,让人印象深刻的如传播学者尼尔·波茨曼,讨论了媒介环境营造的符号环境对童年概念的影响,尽管他对媒介技术迭代更新有着明显的倾向,但有关童年诞生与消逝的洞见仍极具启发性。总而言之,儿童和童年的经验和概念在历史上充满争议又不断变化,它包含了如阶级、种族、地域、宗教和文化传统,等等。

因为强调了生活的场域,关联着身份、阶层和文化等,农村儿童亦是一种社会建构。但农村儿童不仅仅只是概念的存在,它是急遽变化中亿万幼小生命所有行动的集合,农村儿童与成人世界的互动关系构成了乡土中国的真实世界。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儿童的命运深深嵌套进更为广泛的国家生活中。改革开放之后,作为群体,它一开始在迅猛的人口流动中被忽略,导致了一个庞大留守儿童群体的出现,这个群体并没有因为城乡融合的进程消逝,规模反而在不断扩大。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农村儿童有11031万人,较2010年减少了4413万人,降幅达28.6%,但农村留守儿童却较2010年小幅增长了207万人,达4177万人。这种结构变化显然受到了人口乡城迁移、生育率下降和农村区域缩小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

与“三农”问题相伴,对农村儿童的相关研究往往基于问题视角,早期的研究多集中在调查上,此后重心较多聚焦在农村儿童义务教育。即使此后引入了比较视角、结构和资源视角,相关的研究仍然偏重经验和应用,理论尤其是本土理论的构建相对薄弱。新世纪特别新时代以来,因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接续,“三农”问题持续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农村儿童与童年研究汇聚了农业经济、社会学、法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力量,从跨学科的角度来认识儿童与童年的意义,逐渐开始成为包容不同研究视角的学术领域。在知网所能查询的论文中,占比最高的农村儿童研究主题是教育,对象则是留守儿童。在宏大的叙事背后,笔者在农村生长生活的朴素经验更为琐细真切:农村儿童的成长之路“道阻且长”,如今似乎变得更为艰难漫长,其命运被遮蔽,充满了偶然,但又被某种确定性所驱动。好的学术研究该深入到社会肌理之中,去理解由无数顽强抗争写就的动人篇章,去解释推动这一切发生的巨大结构与机制。

正是源于对儿童研究重要性的认识,《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以下简称“本刊”)专注“三农”场域,刊载了一批颇有质量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又每年将妇女和儿童研究列为年度重点选题。哲社期刊有将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的迫切需要,农业大学的学报有更多的责任讲好发生在中国乡土的故事。在“六一”来临之际,本刊推出了“农村儿童教育与发展”虚拟专辑,特别关注农村儿童的教育与发展问题。所谓虚拟,是指专辑是以网络专题结集的形式出版,不会印刷纸本形态。该专辑的10篇论文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网络优先发表部分,该部分有知网首发尚待纸本刊发的4篇论文,另一是精选既往论文部分,包括已发表的6篇论文。网络优先发表部分除周春芳《社会投资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政策的反思与构建》外,其他3篇论文出自即将在7月5日第4期刊出的专题。该专题名为“推动农村‘幼有所育’迈向‘幼有优育’”,由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的刘承芳教授主持,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农村教育管理与政策”和应急管理项目“乡村建设行动和公共服务的政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分别就学前教育经历的溢出效应、入园时机、农村学前教育的供给和需求展开实证研究。该专题前后经历了两年多的打磨,刘承芳教授耗费心力组织专题、指导修改并亲自撰写了颇有力度的导言(导言将留待第4期随专题一同刊发),唐雅琳白钰曹月明等作者不辞劳苦反复修改论文。同行反复批评、观点自由竞争、耐心打磨,这个学术生产过程是必要且重要的。在此对刘承芳教授和所有作者、审稿人一并致谢。

既往刊发的6篇论文时间跨度并不长,大致反映了本刊成长的历程。王若男刘红升许彩丽蒋浩君张鹏等作者分别就乡城学术的流动与农村家庭劳动供给决策,压力感知与农村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留守儿童家庭分离的再认知、流动经历与流动儿童成年后的劳动力市场表现、农村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义务教育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等议题开展了研究,属于朝花夕拾旧文新读,个中短长留待读者和时间去评述。

此专辑亦是2023年本刊推出的“致敬国际‘三八’妇女节——女性学者的女性研究”(点击红字可跳转至该专辑)虚拟专辑的延续。去年导言中称“本专辑亦是华中农业大学期刊中心为适应融合出版传播需要,深入融合个刊网站、数据库网络首发与移动互联网媒体,挖掘既往出版数据、力图形成专题知识谱系”,此辑仍然如故。我们的探索更进了一步,在挖掘既往数据的基础上,增加了网络首发的内容,希望能为作者读者提供更丰富的增值服务内容体验。

可能大多数人或多或少地冀望重回童年的某个时刻。推出此专辑的意义,大概还带有一份祝福,祝愿每位作者读者审稿人、每个大朋友无论多大年纪,都能保持童心,有一份孩子的纯粹来感悟人生、笑对世界!

 

(导言作者为本刊执行主编范敬群。本文主要参考了菲利普·阿里斯《 童年的世纪》、尼尔·波茨曼《童年的消逝》、谭深《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述评》、孙艳艳《儿童与权利:理论建构与反思》、吕利丹等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最新状况和变动趋势:2010~2020》等著作和论文。

①可以从制度和规范意义上来理解儿童概念,这里的讨论主要依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对于儿童的理解和界定,指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任何人,这也符合我国历次人口普查中的口径。)

 

专辑目录

[1]唐雅琳,王天仪,徐定德.农村学前教育服务质量现状、成因及对策——以四川省为例[J/OL].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2[2024-05-31].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2.1558.C.20240529.0937.002.html.

[2]白钰,宣智翀,程怡.县域内儿童入园时机与早期发展[J/OL].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3[2024-06-03].https://doi.org/10.13300/j.cnki.hnwkxb.2024.04.001.

[3]曹月明,白云丽,张林秀.农村幼儿园设立与儿童入园选择[J/OL].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1[2024-05-31].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2.1558.C.20240529.1418.004.html.

[4]周春芳.社会投资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政策的反思与构建[J/OL].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0[2024-05-31].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2.1558.c.20240529.1418.008.html.

[5]王若男,阮荣平,郑风田.乡城学生流动对农村家庭劳动供给决策的影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175-189.

[6]刘红升,詹露露.压力感知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162-171.

[7]许彩丽,张翠娥.重新认识分离:基于家庭视角的留守儿童社会工作反思[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167-174.

[8]蒋浩君,姚兆余,苏群.流动经历、教育人力资本与流动儿童成年后的劳动力市场表现[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110-123.

[9]刘红升,靳小怡.农村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深圳市流动儿童调查数据的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112-122,157.

[10]张鹏,于伟.我国农村后义务教育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99-107,148.

 

农村学前教育服务质量现状、成因及对策——以四川省为例

唐雅琳1,王天仪1,徐定德2

(1. 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2. 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摘要:促进农村学前教育服务质量均等化是完善农村教育公共服务、在“幼有所育”上持续发力的重要内容。基于2022年北京大学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智库四川农村学前教育专题调查,分析农村幼儿园整体质量和县-乡-村均等化水平,并结合政策文件和访谈资料分析潜在的原因。研究表明,农村幼儿园质量均等化建设成效与问题并存。成效包括:在硬件设施和安全卫生方面,县、乡、村幼儿园质量达标率和质量均等化程度较高;问题包括:在教职工队伍、内部管理和保育教育方面,三类幼儿园均面临教职工配备不齐、资质有待提升和课程开设不齐全等挑战,且质量均等化程度较低,其中村级园质量尤为滞后。原因在于,“多管齐下”的经费投入和监管体制保障了较均衡的硬件质量,但“缺编制待遇、缺发展前景”导致村级园教师资质、管理和保教水平落后于县、乡幼儿园。由此提出:发挥县级政府统筹作用,完善县乡村学前教育网络;优化投资结构并完善监管;加强点对点帮扶,创新管理机制;以村级园为重点改善幼儿教师待遇,提升教师资质;外引和内培并举,提升保教质量。

欢迎扫码阅读全文

 

县域内儿童入园时机与早期发展

 

白钰1,2,宣智翀1,程怡1

(1.中央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2.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兴边富民战略研究院

摘要基于西部N县2018年全体6~36月龄儿童及其家庭三轮跟踪调查所形成的面板数据,分析入园时机对儿童早期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有近三分之一的样本儿童未按时入园,提前入园的比例高于推迟入园。(2)提前入园使得儿童社交情绪滞后比例提高,入园月龄与儿童的社交情绪滞后比例之间存在“U形”曲线关系,而推迟入园会降低儿童认知能力。(3)机制分析表明,养育环境是提前入园和推迟入园不利于儿童早期发展的决定因素,家校共育过程家庭养育和学校教育投资决策存在互补关系。据此建议灵活入园政策、改善农村儿童在园养育环境、加强对家庭儿童养育的支持和指导。

欢迎扫码阅读全文

 

农村幼儿园设立与儿童入园选择

曹月明1,白云丽2,3,张林秀2,3

(1.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兴边富民战略研究院;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3. 联合国环境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 )

摘要基于中国农村发展调查2016年和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Probit、线性概率模型(LPM)和二值选择随机效应模型(xtprobit)实证分析村幼儿园的设立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究村内幼儿园设立状况对适龄儿童入园地点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2016-2019年,设立幼儿园的村庄占比保持在30%,但同期村内3~6周岁儿童上幼儿园的比例从86%提高到91%。(2)适龄儿童数量越多,村内设立幼儿园的可能性越大,且该正向相关关系在高中及以上劳动力占比高、距离乡镇近、较富裕、平原地区的村庄更明显。(3)村内设立幼儿园能显著促进本村适龄儿童在村内上幼儿园,有力缓解了农村学龄前儿童入园远、成本高的问题,但家长对本村幼儿园的服务质量并不满意。据此提出以下建议:实现农村适龄儿童“幼有所育”需要根据适龄儿童数量因地制宜创新学前教育服务模式,尤其要加强对教育相对落后、偏远西部山区农村幼儿园的政策倾斜力度,并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提升农村幼儿园质量,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人力资本基础。

欢迎扫码阅读全文

 

社会投资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政策的反思与构建

周春芳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摘要:“以儿童为中心”的社会投资战略已成为发达国家社会政策的新趋向。因城镇化巨大的虹吸效应,农村传统差序格局下以血缘、地缘为主的先赋性儿童照料资源日趋消解,农村留守家庭劳动力再生产能力不足,以“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政策进入公共政策领域。然而,从社会投资的视角来看,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政策尚缺乏“支持家庭”“多元共治”等理念,“事后补缺型”的制度设计难以满足农村留守儿童和家庭的发展性需求,可能会通过降低未来人力资本增加贫困代际传递的风险。要实现“社会救助”向“社会投资”的理念转变,应以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及其家庭发展能力为根本,从导致亲子分离的制度根源入手,利用服务供给、时间补偿等“支持家庭”手段,构建政府、家庭、社会等“多中心协同治理”的社会支持体系,为农村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普惠性的公共资源,以切断先赋性弱势与“留守事件”的链接机制。

欢迎扫码阅读全文

 

乡城学生流动对农村家庭劳动供给决策的影响   

王若男1,阮荣平2,郑风田2

(1.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 ;2.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摘要:基于中国追踪调查三期面板数据,选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和工具变量模型实证检验乡城学生流动对农村家庭劳动供给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1)乡城学生流动导致农村家庭的有酬劳动参与率下降7.75%,并未显著影响有酬劳动时间,并导致非农劳动参与率提升11.28%。(2)机制分析表明,上述结果是由农村家庭内部的劳动分工调整产生的,市场劳动主要承担者倾向于增加有酬劳动时间,家庭劳动主要承担者则倾向于退出市场部门劳动或以陪读为目的进入城市地区参与非农劳动。(3)在不同就读阶段、流动范围和代际结构情境下,乡城学生流动对农村家庭劳动供给决策产生了差异化影响。基于此,从农业转移人口教育成本分摊、农村陪读家长就业扶持、不同情境的差异化帮扶三个角度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欢迎扫码阅读全文

 

压力感知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研究

刘红升,詹露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基线数据,识别出8324个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采用OLS回归模型,以非留守儿童为参照,先分析压力感知对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再检验其稳健性、分析其异质性,最后揭示教师支持在上述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学业表现明显更差、心理压力明显更大;压力感知对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显著负向影响有别于非留守儿童,学业压力对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更小,而心理压力的影响更大,且均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压力感知对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因家庭收入水平差异和父母文化水平差异而存在异质性,家庭收入水平不高者和父母文化水平低下者的学业表现更容易受压力感知的负向影响;教师支持在压力感知对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中未发挥调节作用,但却显著弱化了心理压力对非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负向影响。

欢迎扫码阅读全文

 

重新认识分离:基于家庭视角的留守儿童社会工作反思

许彩丽,张翠娥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摘要:在留守儿童的研究与实务中,家庭分离大多作为一个问题呈现。本文聚焦于分离本身,在反思留守儿童研究的问题取向基础上,明确亲子分离特征与类型,指出重新认识家庭分离、在分类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是留守儿童社会工作介入的前提和依据。基于此,提出应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实践面向上关注分离的不同类型,倡导将家庭整体作为基本分析和干预单位,探索农村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发展路径。

欢迎扫码阅读全文

 

流动经历、教育人力资本与流动儿童成年后的劳动力市场表现

蒋浩君1,姚兆余2,苏群3

1.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3.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随着农村人口从个体性流动向家庭化流动的转变,流动儿童逐渐成为城市重要的劳动力储备,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ISSS)2010-2018年实施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OLS基准回归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流动经历对流动儿童成年后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流动经历对流动儿童成年后的工作收入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流动经历引起的教育人力资本的变化,对流动儿童成年后的工作收入和职业声望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此外,流动发生的时间越早,距离越远,通过增加教育人力资本对劳动力市场表现的中介效应越强。由此提出政府应制订相关政策,促进流动儿童的家庭化流动,尽量减少儿童留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降低流动儿童的失学风险;同时还应加强学校教育能力和师资水平的建设,提升流动儿童的教育质量。

欢迎扫码阅读全文

 

农村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深圳市流动儿童调查数据

刘红升,靳小怡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摘要:利用2013年深圳市流动儿童调查数据,分析流动儿童制度性身份认同和地域性身份认同的现状,揭示"纽带联结"和社会距离对流动儿童制度性身份认同和地域性身份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流动儿童面临身份认同危机,城市人身份认同度和本地人身份认同度均比较低,存在身份认同模糊问题,制度性身份认同危机更为严重;"城市纽带联结"中家庭有无深圳房产和本地方言掌握程度,"乡村纽带联结"中老家生活时长,以及社会距离是流动儿童制度性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城市纽带联结"中家庭有无深圳房产、本地方言掌握程度和深圳生活时长,以及社会距离是流动儿童地域性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乡城纽带联结对流动儿童身份认同的影响可谓异同兼具,不同的社会距离对流动儿童身份认同均有不同的显著影响。

欢迎扫码阅读全文

 

我国农村后义务教育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

张鹏1,于伟2

1. 济南大学商学院2. 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摘要:厘清我国农村后义务教育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对改善农村教育空间格局和提升农村教育整体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2004-2013年间我国农村后义务教育空间关联网络呈紧凑趋势,省际互动和关联度增强,但网络整体仍较为松散;各省域在网络中具有差异化的位势,环渤海和长三角省域具有较高的核心度,不同区域间互动程度较弱;较小的创新落差以及区域间产业转移等能够推动农村后义务教育的省际关联。为此,需要进行区域间统筹发展,强化农村后义务教育生态系统的省际协同,以推动我国农村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欢迎扫码阅读全文

 

 

发布日期:2024-06-03浏览次数: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