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6年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武汉地区两季連作水稻品种配合试验初步报告

      1956(1).

      摘要 (1346) HTML (0) PDF 0.00 Byte (2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研究目的湖北省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江河湖泊众多,为一季中稻主要产区,在中稻收割后,有培育再生稻(秧孙)的习惯。兩季連作稻在本省江汉平原如孝感、沔阳、黃陂、武昌、鄂城等县都有栽培,惟面积有限,全省不过七八十万亩。自中央农业部粮食生产总局发表“关于南方水稻地区單季改双季间作改連作秈稻改粳稻的初步意見”以后,由于党政領导重視和羣众积极推行,單季改双季,秈稻改粳稻在本省有很大的发展。改变耕作栽培制度是一件复杂工作,存在問題必多,我們为了解早晚稻兩季連作是否較一季中稻再加上培育再生稻为有利,并找出兩季稻連作究竟以什么品种配合最为适宜,因此于1955年在本院农場进行本試驗研究,以供水稻生产上的参考。

    • 稻种发芽与温度的关系

      1956(1).

      摘要 (1150) HTML (0) PDF 0.00 Byte (3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前長江流域各省正在大力推行水稻的“一季改兩季,秈稻改粳稻”与改变栽培制度的同时,必須从外地引入很多在本地从未栽培过的水稻品种,因此,从各方面来熟悉和掌握新引进品种的生活习性就显得特别重要,为了了解这些品种发芽与温度的关系,以及为浸种催芽和播种育秧提供某些理論依据,我們曾于1956年3月16日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了发芽的初步試驗。

    • 几种种子处理法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質的影响

      1956(1).

      摘要 (1246) HTML (0) PDF 0.00 Byte (2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前言为了預防病虫害,提高种子生活力,并使出苗齐整,幼苗生長健旺,在生产上常常用各种方法进行棉花种子的播种前处理。例如热水浸种、賽力散拌种等已在我国农村中广泛应用,收到很好的效果,用濃硫酸浸种可以除去短絨,便于机械播种,而且有消毒和促进发芽之效,这也是苏联大規模生产实踐和我国过去若干試驗所証明了的。

    • 武汉地区黄麻播种适期的探讨

      1956(1).

      摘要 (1091) HTML (0) PDF 0.00 Byte (2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播种迟早对黄麻产量有显著影响。据1952年湖南省农业厅的試驗,在4月20日前播种的发生幼苗分枝开花現象(占总株数0.5%左右),中后期播种的生長的也不如5月上旬播种的良好,到5月下旬播种的,株高比适时播种的矮5尺以上。又广东农林厅1953年的調查,东莞第一区有些农民,在五月间冬播黄豆,收后播种黄麻,初期生長很好,但生育日数不足,到了收穫时,麻莖較矮細,最显著的是纖維細胞发育不足,麻皮薄,剝皮时亦不能剝到麻尾,因而影响产量甚大。1951年江西南昌上饒等地谷雨节播种的莢头麻迟不发芽,且出苗不齐,立夏以后播种的則出苗很正常。1954年浙江农科所的試驗,

    • 湖北浠水县油菜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调查

      1956(1).

      摘要 (1108) HTML (0) PDF 0.00 Byte (2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系根据1954年春本院与华中农研所,湖北省农业厅及湖北省綜合試驗站合作組織油菜調查工作組提出的“湖北省稀水县油菜生产情况調查研究报告”及1955——56本院与华中农研所合作进行了油菜試驗,初步所交結果摘要綜合整理而成。兩年来参加此項調查和研究工作人员計有本院刘后利、余学熙、熊秀珠三同志,华中农研所李志华,玉淑华二同志湖北农业厅傅文明同志湖北省綜合試驗站周迪化同志。

    • 救荒作物与槎地作物的观察试验小结

      1956(1).

      摘要 (1032) HTML (0) PDF 0.00 Byte (2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Ⅰ)緒言……1950年五六月間湖北各县雨水失調,发生旱災,稻田有未能插秧者,作者当时在孝感应山一带查看災情,了解到农民对于救荒作物种子,如蔷麦泥豆(当地名小黄豆泥面豆或泥巴豆)等需要頗切,而当时可以迟播的玉米种子,买價奇貴,如应山金桥区一升本地玉米种子,需一斗五升麦子兌換。礼山一升玉米种子,买價需一万二千元,(旧币)粟种也买到三四千元一斤。当时当地政府为了解决买不到种子或种價太貴,这一問題,自河南郑州买回玉米种子,但河南玉米又不适合当地生長,又适于救荒,并有发展前途的馬鈴薯,在江汉平原亦少試种,故于1950年夏秋间在武昌珞珈山农場开始进行本次观家,以期了解救荒作物种子的适应性及其栽培法,并承中南农科所列为合作項目。

    • 江西新建甘家山及南昌莲塘二地区野生牧草调查报告(摘要)

      1956(1).

      摘要 (933) HTML (0) PDF 0.00 Byte (2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壹调查地区自然概况一、气候:甘家山及蓮塘,均乏長期之記录,由于該二地区与南昌市相鄰近,以南昌市之气候资料即可代表該二地之情况,南昌市年平均温度为18.9℃絕对最高温为39.4℃絕对最低温为-3.4℃。二、土壤及成土母質,此二地之土壤主要者有紅壤、棕壤、紫色土,及河岸冲积土、紫色土系紫色頁岩发育而成,土壤較肥沃,呈酸性至中性反应。广大紅壤地区由于发育之母質不同又可分为下述数类:自与紫色土相毗連之地区起至直面西周、魯田一帶,为第四纪紅土层发育之紅壤盖复于第三紀紅壤之上,土壤呈强酸性反应(PH,4.5——5.5):自西周魯田以西則为千(扌攵)岩发育之紅壤,呈酸性反应,有机質含量低下,全剖面含有母質碎块均为棕紅色之粘壤土,与千(扌攵)岩发育之紅壤地区毗連直至西山山区多系由花岡岩发育之紅壤,亦呈酸性反应。

    • 武汉地区的野生牧草(摘要)

      1956(1).

      摘要 (1028) HTML (0) PDF 0.00 Byte (2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前言“武汉地区的野牧草”。其調查目的是希望結合武汉地区目前牛乳事业的发展,和耕牛飼养的需要,提供一部分本地优良野生牧草,以供有关生产部門和畜牧业生产上的参考。調查方法:是以野外观察記載为主,其中生長优良的牧草,結合移栽培育和农家,牧場訪問。調查时間:从1954年10月底开始,到1955年7月底基本結束。調查地点:以珞珈山、宝积庵作为重点調查地区,青山、九峯山、家山、喻家山、洪山附近,东湖公园、汉口解放公园、南湖农場附近、汉阳汉水鉄桥附近至龟山、徐家棚沿鉄路附近作为一般的調查地区。

    • 青海三角城草原牧草初步调查报告(摘要)

      1956(1).

      摘要 (1035) HTML (0) PDF 0.00 Byte (2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1954年暑期在企业經营組織較完善的国营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場进行实习(8月2日——8月25日);調查了各类型草原的分布及生态;家畜放牧情况的观察訪問;栽培牧草的参观,集采了野生牧草的标本种子;在此基础上作出了初步总結。本場位于北纬36°90′,东經100°70′,海拔3000米以上的草原上,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东北二面环山。山高者約在4000米以上。土壤均屬半旱境及半湿潤境土壤,土层厚在60—110厘米,有栗钙土,黑鈣土,山地草甸土,河流兩岸之腐植質沼泽土等土类,据1953—1964年記載,年平均气温約5℃冬

    • 鄂东柑橘冻害调查报告

      1956(1).

      摘要 (1082) HTML (0) PDF 0.00 Byte (2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鄂东柑橘栽培概况鄂东地区在地理上的位置,为北緯29.6度至30.6度,在湖北境內同緯度的其他地区,一般冬季較冷,夏季較热,而鄂东則因西北有大別山,东南有九宮山脉,中間貫穿長江,因西北有天然风障,故冬季特別温暖。区內多数县分,如鄂城,大冶、阳新、圻春、浠水、广济、黄梅等县,都有柑橘栽培,而以广济、阳新、圻春三县特別繁盛。鄂东地区柑橘栽培的分布区域和产量,除广济一县曾作过初步調查外,其余各县,都还沒有正確可以依据的资料,茲仅列概况如下表:

    • 百分制记分评选法—拟定並掌握柑桔株选标准的一个新途径

      1956(1).

      摘要 (868) HTML (0) PDF 0.00 Byte (2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引言柑桔类果树在自然界中发生变異的机会很是頻繁,因此营养系选种就成了柑桔选种的一个有效而簡便的方法,Shamel[19](*)于1909——1913期間,在美国加州南部調查了100个以上的华盛頓臍橙(Nashington navel ovange)果园,发現具有显著全树变異的,平均占植株总数之25%;在加州Corona地方,数年記录証明[19]有12%的8年生佛灵夏橙(Valencia orange)植株发生了全树皺果型等变異。Shamel自1909年[20]开始柑桔芽变选擇后,1917年[18]发表了母本树單系記录法,并

    • 苹果选种试验初步报告

      1956(1).

      摘要 (987) HTML (0) PDF 0.00 Byte (2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试驗动机武汉气候的特点,即夏季的高热与潮湿及冬季的相对寒泠6——8月平均气温为27.9C冬季絕对低温—9。C——-10。C甚至到—16。C以下的(1954——1955冬)全年雨量1266mm中多集中在4—7月其总和为934.9mm,根据一般文獻記載苹果裁培夏季平均温度(6——8月)不能超过20。C,所以很多人認为武汉一帶裁培果是不适宜的,又由于冬季寒冷,柑桔类也不能种植,这样不利的自然条件,纔形成了武汉缺果的原因,解放以后学习了米邱林学說知道用种籽馴化的方法把南方怕寒的果树越过了它們和裁培界限用改变生活条件方法去改变它們的遺傳性,是否我們能够用同样的理論把北方果

    • 华中地区几种柑桔品种的耐藏性研究

      1956(1).

      摘要 (1017) HTML (0) PDF 0.00 Byte (2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水果的远运外銷,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工業化和滿足人民生活营养的要求,是解放以来党和政府大力提倡的新兴事业。华中地区出产品質优良的广柑,甜柑,南丰桔,三湖紅桔等品种,但在采收以后,都不耐貯藏,每年在市場上腐爛損失很多,影响供应的时期和远运外銷的数量。究竟甜柑,紅桔耐不耐貯藏?南丰桔可不可以出口?是几年来沒有解决的問题。

    • 市場果蔬涂腊的效应研究初报

      1956(1).

      摘要 (1060) HTML (0) PDF 0.00 Byte (1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果蔬运銷,在市場上堆放几天以后,往往因干皺腐爛,損耗很大,是供銷合作社,国营食品公司經营业务上最感困难的問题,亦直接影响了人民的供应需要和市場價格。(一)試驗材料及处理:本試驗的第一部分是要寻求經济有效,而且对于食品毫无毒害的溶剂,处理果蔬。經多次試驗,得到下列三种溶剂:

    • 马铃薯二季栽培试验的初步报告

      1956(1).

      摘要 (1073) HTML (0) PDF 0.00 Byte (2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引言:馬鈴薯是值得推广的高产作物,不但可作为粮食,而且是重要的蔬菜。武汉郊区的馬鈴薯栽培面积近年来增加很快,1956年栽培三千多亩,向北方購运种薯97万斤尚不能充分滿足羣众的需要,而且种薯的質量不一,生产上受到相当大的损失。为了解决种薯的就地供应問題,乃于1955年开始本試驗,希望用二季栽培的办法解决种薯的生产,同时防止退化以便达到就地供应种薯的目的。武汉地区栽培馬鈴薯多于二月上旬至下旬种植,早植的可以得到較高的产量。收穫期视品种的

    • 水稻田土壤中佔优势的微生物种类

      1956(1).

      摘要 (1015) HTML (0) PDF 0.00 Byte (2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們观察到,虽然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很多,在一定条件下只有少数种类占优势。制备一定土样的营养冻粉平面培养,常見到在最高稀釋盤中只有一种或少数几种占80%以上。如果用选擇培养基来分离培养一定生理羣,也常見到一种或少数几种在最高稀釋盤中占优势。这些事实指出,一定土壤在一定条件之下,只有少数几种微生物对于土壤中相应的生物化学活动起决定性作用。进一步認識到,正因为占优势的种类对于土壤中相適应的活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这些种类应当調查清楚并詳加研究。对它們了解得愈多,就愈能够管制它們的活动,为农业生产服务。

    • 国营黄泛区农場土壤调查报告

      1956(1).

      摘要 (1339) HTML (0) PDF 0.00 Byte (2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前言1953和1964年我院土壤农化專业教学生产实习,在国营黄泛区农場进行土壤勘察工作,完成了一二四五六共五个作业站約六万市亩耕地的土壤調查工作,作出了各站的土壤調查初步报告和各站万分之一的土壤分布图。回校以后,把实习过程中的某些材料重加整理和分拆后編成本报告。这項土壤調查的要求是“在了解各种土壤类型的农业生产的特性,在农业利用上存在的問题,和提出可能改良該种土壤的理論根据。”为了达到这个要求,我們从三方面进行研究。(1)农場土壤的調查和制图

    • 水稻白叶枯病发病规律及其防治初步研究报告

      1956(1).

      摘要 (1067) HTML (0) PDF 0.00 Byte (2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水稻白叶枯病近年来在广东、湖南、江西、湖北、安徽、江苏、浙江諸省普遍发生。根据1954年的調查,此病在湖北鄂城阳新兩县內相当严重,減产1—2成。1955年此病发生是在六月下旬,与去年在六月下旬发病情况大致相似,但自七月中旬后由于干旱,因此病害比去年輕些。根据过去文献报导,認为病土是此病傳染的主要来源。此病的发病規律还未清楚,因此首先迫切要求了解病害的侵染来源及其傳播途徑,由此进一步可作为防治此病的依据。

    • 大冶水稻抗白叶枯病品种“糯谷桿”的调查报告

      1956(1).

      摘要 (943) HTML (0) PDF 0.00 Byte (1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水稻白叶枯病,不仅在湖北普遍发生,即在其他省分如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广东,都很严重。防治此病的最有效办法是栽培抗病品种,自53、54年于大冶发现农家抗病品种“糯谷杆”后,湖北农业厅、华中农科所和华中农学院都很重視这个品种,組織了水稻白叶枯病工作組織,將这品种引入鄂城金牛試种。55年病害虽輕,其他品种仍多少发病,而“糯谷杆”表現抗病,并比当地品种“老禾谷”增产31%,为此“糯谷杆”有推广價值,特去“糯谷杆”原产地大冶作进一步的調查,兹將調查結果簡述于下:

    • 湖南衡山柑桔溃瘍病防治研究报告(二)

      1956(1).

      摘要 (1088) HTML (0) PDF 0.00 Byte (2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柑桔潰瘍病在湖南衡山地区的为害情况,非常严重,尤其是在夏梢叶片上,发病率平均在69%以上。上年做的藥剂防治試驗,証明以1:2:100波尔多液、1%过磷酸鈣,和0.1%硫酸亞鉄,較有希望,已有初步报道(1)。1955年冬季,发现以波尔多液遭致大量落叶,有严重藥害,而且硫酸銅在湖南不易买到,因此更加强了采用过磷酸鈣和硫酸亚鉄的应用價值。同时,发現不但病叶,病果可以傳延潰瘍病,在无枝叶的干皮上亦能在春雨連綿的季节里,傳延細菌。本年度的研究,繼續在南岳第一果园进行果园管理和藥剂噴射綜合防治的效应試驗,作为进一步找出消灭潰瘍病的有效途徑。

    • 红菜苔细菌性腐烂病试验研究(摘要)

      1956(1).

      摘要 (1383) HTML (0) PDF 0.00 Byte (2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紅菜苔細菌性腐爛病是武汉郊区的重要蔬菜病害。在植株行將抽苔期前后即开始发生此种病害。常年此病损失約10——20%,流行年份达70——80%。某些菜地感病率达100%,全部植株腐爛死亡。本病发生多在九月下旬或十月初旬始。地上叶片萎黄下垂和皺縮不平,叶柄基部呈藍紫色不規則的水漬狀略凹陷的病斑,被害部分內部呈褐色爛腐,若稍加压力表皮部分极易破裂,汁液外流并且有极显著的臭气。嫩苔病狀与叶柄上发生相似,但病部从苔处能迅速向下蔓延,引起莖内組織崩潰腐爛。地下根部亦能因病而引起全株枯黄而死,其皮层由于病菌侵染而腐爛。

    • 武汉地区白蟻为害建筑物的调查报告

      1956(1).

      摘要 (1051) HTML (0) PDF 0.00 Byte (2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調查的动机与組織白蟻为我国長江流域以南木材的主要害虫,由于反动政府的腐敗,从未加以注意和研究。1955年春,由于中央对全国木材的調配,作了統一的計划,因而,武汉地区的各建筑部門,在中央总的方針指示下,購进了东北的大量木材。但为了保証各項建筑工程的質量和百年大計起見,各建筑主管部門,曾与有关机关接洽商討,希望对白蟻为害木材的种类,和对白蟻防治的具体措施能得到結論。針对这一总的要求,我們曾集合了武汉五个学会的会员,和九个單位由各單位抽調参加具体工作的同志共計14人(机关人名見附表)。共同組織了武汉白蟻調查工作組。

    • 武汉地区木本植物抗水性调查报告

      1956(1).

      摘要 (994) HTML (0) PDF 0.00 Byte (2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調查的目的要求武汉自有水文記录以来,武汉关平均高水位为25.23公尺,最高洪水位是1931年8月19日的28.28公尺,但在1964年8月18日,武汉关水位突破自1865年起有水文記录记录89年以来的最高水位,达到了29.73公尺。这一年的洪水,不但水位最高,持續时間也最久,計自7月12日起进入28公尺以上,至9月16日退至28公尺以下,28公尺以上水位共持續了66天,从8月4日起进入29公尺,到9月5日回落到20公尺以下,29公尺以上高水位也持續了33天,至于超过防汛警戒水位26.30公尺以上的时間,自6月25日起至10月3日止,前后持續了整整100天。(見武汉市1954年防汛文献彙編125—126頁,369—391頁)

    • 论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1956(1).

      摘要 (1121) HTML (0) PDF 0.00 Byte (2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國農村中正在經历着一个翻天复地的社会主义革命高潮。这个高潮以驚人的速度向着社会主义的解放大道飞奔。中国農民在中國共产党的領导下所表现的这种果断的抉擇和英雄的气慨,使一切反动派目瞪口呆了!使人民內部一些保守分子头腦失灵了!人們不禁要问:为什么需要这样快地实現合作化呢?農民为什么可能这样迅速地拋弃小私有制呢?中國共產党究竟用了那些办法把农民教育过来的呢?本文就是企图在这些方面作一个大胆的嘗試。(一)

    • 蚕豆开花习性的初步观察

      1956(1).

      摘要 (1440) HTML (0) PDF 0.00 Byte (2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引言蚕豆在我国栽培近二千多年,西汉时由張迁通西域时引入我国,故称胡豆,又因其莢形似老蚕,且在蚕忙时成熟,故名蚕豆。蚕豆主要分布在我国長江流域各省,是一种粮食作物,且其莖叶幼嫩多汁,根系发达,地上綠色部分产量高,亦为良好的綠肥作物之一,农家种植蚕豆,主要是为了培养地力。小粒蚕豆(馬豆)莖叶可作家畜的精飼料。籽实除食用外,亦可加工制成醬油,豆板醬等。在城市近郊又为美味的蔬菜作物,在菜园中可作为擋风、擋雪的屏障物,其用途广泛,且其栽培条件并不严格;同时产量又高,因此我国蚕豆的栽培面积頗不小。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