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3年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几个小麦品种生产力的研究

      1973(3).

      摘要 (908) HTML (0) PDF 0.00 Byte (1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前我省小麦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仍为南大2419。经过近十年来示范推广,在我省不同地区有一定栽培面积的品种有阿夫、阿勃、五三3号、毛颖阿夫、鄂麦6号、华麦七号、襄麦4号、矮杆红等。近年来引进试种的优良品种有7023、丰产三号、九兰三九等。后二类品种的共同特点是:在肥力较高、气候适宜的条件下,丰产性和抗倒伏性表现较好;但成熟期一般较迟,地区性较强,适应性较差,不同程度地感染锈病和赤霉病,以致产量表现不一致。因此,对于这类品种的推广和利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试验目的是,在一般生产条件下,研究这类品种的生产力,产量构成因素和与产量有关的经济性状,以了解形成产量高低的原因及其优缺点,作为直接或间接利用这类品种的参考。试验是于1971—1972年度,在以工农兵学员为主体的三结合试验田中进行的。

    • 矮壮素在小麦生产上的应用

      1973(3).

      摘要 (843) HTML (0) PDF 0.00 Byte (1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的伟大教导,在1972年小麦丰产栽培试验中,我们在全面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使用矮壮素的试验,以达到“争穗争粒争产量,抗倒抗病夺高产”的目的。现将试验情况整理如下。

    • 矮壮素防止小麦倒伏试验

      1973(3).

      摘要 (914) HTML (0) PDF 0.00 Byte (1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作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也愈来愈广泛。适当利用某些调节物质可以调节作物的生长发育,改善群体结构,提高产量。在小麦丰产田里,往往由于肥水较多,群体发展过大,特别是拔节期生长过旺、叶面积过大,叶片披伏,株间光照不足;致使茎杆节间伸长过快,机械组织不发达,引起倒伏减产。1972年春我们在小麦丰产田进行了矮壮素防倒试验,供试品种五三3号,于三月二日小麦拔节之前,用浓度为0.15%和0.25%的矮壮素进行叶面喷射,试验重复三次。进行矮壮素处理时小麦叶色浓绿,叶片较宽,披伏严重,3月15日为拔节期。试验结果说明:矮壮素能使小麦植株变矮,节间缩短、茎杆变粗,可以有效地防止小麦倒伏,而且小麦壮杆不倒,使穗器官发育良好,穗粒数和粒重显著增加。

    • 迟播小麦分蘖的初步观察

      1973(3).

      摘要 (913) HTML (0) PDF 0.00 Byte (1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省棉麦两熟地区,棉花拔秆整地后播种小麦,季节可能推迟。为了了解迟播下小麦分蘖发生、发展的规律,为丰产栽培提供依据,特进行本试验。供试小麦品种5243,于1971年11月13日播种,播种量每亩22斤,底肥每亩施5406饼土250斤,碳酸氢氨20斤,追肥两次:12月31日施清水粪37担,3月6日施碳酸氢氨48斤,追

    • 麦、稻、稻三熟栽培试验小结

      1973(3).

      摘要 (868) HTML (0) PDF 0.00 Byte (1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九七二年我们进行了麦——稻——稻三熟试验,获得了单产小麦240斤,早稻797.5斤,晚稻824.6斤(共计1862.1斤)的产量,小结如下。一年两熟改三熟、矛盾不断增多,主要是季节矛盾。早稻和晚稻生育朝共266天左右,小麦生育期205天左右,三季共需471天左右,一年相差约106天。必须做到眼观全年,立足高产,合理安排好季节和选好品种。我们选用中熟小麦5243,迟熟早稻矮幅九号,迟熟晚稻农垦58和中熟晚稻新选二号。并采取如下措施:

    • 麦田双季稻超“纲要”经验小结

      1973(3).

      摘要 (844) HTML (0) PDF 0.00 Byte (1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毛主席光辉“五·七”指示的指引下,我班于1972年种了1.5亩麦田双季稻试验田。早稻单产924斤,二季晚稻单产1,059斤,两季总产1,983斤,达到了麦田双季稻二超“纲要”。我们的体会如下: 一、选用迟熟高产品种,培育壮秧要夺取麦田双季稻高产,两季水稻必须采用迟熟品种,因为早稻感温性强,如果麦田选用早稻早熟品种,就会出现早穗,不能高产,晚稻如选用早熟品种,也不能高产。我们早稻

    • 一九七二年油菜、小麦、双季稻三熟制——双季稻丰产小结

      1973(3).

      摘要 (966) HTML (0) PDF 0.00 Byte (1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于1972年种了6.8亩双季稻丰产田,经师生共同努力,战胜早季低温干旱、晚季后期阴湿的自然灾害,获得较好收成,实现了双季双超纲。其中3.8亩油菜、小麦田双季稻亩产1940.2斤(早稻898.6斤,晚稻1041.6斤)。现小结如下: 试验田位于无霜期231—245天、土质沙性、肥力瘠薄的山区。在这样的地区,要使稻株生长发育与外界环境条件统一起来,要使稻株个体发育与群体发育统一起来,其主要措施是:“壮秧、苗足、肥巧、精管”。

    • 一九七二年晚稻中熟品种比较试验小结

      1973(3).

      摘要 (797) HTML (0) PDF 0.00 Byte (1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72年参加品比试验的品种和品系共24个,包含(1)引进品种六个,其中武农早、沪选十九号、南粳八号三个品种是目前大面积推广的晚稻中熟种,在生产中表现较好;孝晚一号,南粳15号两个品种已在部分地区推广,生长性状表现较好,产量较高。(2)我院自己选育的品种有华粳11、12、13、14号和14个品系。对照品种为中京旭。 (二)田间设置: 试验设三次重复。小区面积0.01亩,株行距3×6寸。六月二十六日播种,水育秧,七

    • 棉花点喷“九二○”试验结果初报

      1973(3).

      摘要 (869) HTML (0) PDF 0.00 Byte (1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试验是探索棉花合理应用“九二○”的方法,以达到保桃增产的效果,为大面积棉花生产应用“九二○”提供依据。试验田面积九分四厘,供试品种华棉4号,采用互比法排列(共设六个处理一个对照),每小区面积3.5厘,重复三次,宽窄行种植,宽行2.5尺,窄行1尺,株距5寸,每厢4行,密度为每亩6,800株。试验从两方面进行,一是棉花不同开花时期点喷“九二○”效果试验,二是棉花去雄后点喷“九二○”的效果试验,本试验所用“九二○”为工业制品,浓度均为20PPM。

    • 高效紫云英根瘤菌种的选育

      1973(3).

      摘要 (756) HTML (0) PDF 0.00 Byte (1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种好紫云英(红花草籽)是获得水稻丰产的重要措施之一。而用高效紫云英根瘤菌接种,又是保证紫云英种植成功和高产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发展紫云英的新区,接种尤为重要。随着双季稻面积的扩大和单产的提高,紫云英种植面积也相应扩大,并要求提高青草产量。遵照毛主席主持制定的《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关于“积极发展细菌肥料”的指示,我院为了支援农业生产,使教学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建立了微生物制品厂,每年生产紫云英根

    • 利用微生物防治病虫害的研究——农用抗生菌(素)的筛选工作小结

      1973(3).

      摘要 (820) HTML (0) PDF 0.00 Byte (1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抗菌素防治农林作物病害是生物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农药,由于它具有高效低毒,不产生公害,不需要重要化工原料等优点,因此,近十年来、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实际使用中已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效果。我组自1972年五月承担“农用抗菌素筛选”这个课题以来,在院、系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积极开展了这项研究工作,现将该年度工作情况小结如下: 一:试验方法

    • 复合菌肥的研究 Ⅰ 促生固氮菌肥料的组成和作用(简报)

      1973(3).

      摘要 (1414) HTML (0) PDF 0.00 Byte (5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促生固氮菌肥料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菌肥。它是由几种能够促进植物生长的抗生菌和固氮效率较高的固氮菌(Azotobacter)组合而成的。这种菌肥的特点是,不仅具有“一肥多用”的性能,而且由于菌肥中微生物之间的有利关系而可以提高它的有效性。据初步试验证明,它既有刺激植物生长,又有固氮和加速土壤氮,磷养料有效化的作用,从而可以为提高作物产量提供良好条件。现将本阶段获得的初步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一、菌种的筛选和组合 (一)通过“高氏一号”培养基从湖北各地土壤样本中分离的放线菌,用豆芽弯曲法、盆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