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4年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早籼稻早丰22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1984(2).

      摘要 (829) HTML (0) PDF 0.00 Byte (1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早丰22是我们1978年育成的一个早籼优良品种,目前除我省外,湘、赣、皖诸省有大面积引种。1977——1978该种曾在我院进行二年品系比较试验,比早籼广陆矮四号平均增产7%。1982年扩大试验,分别在本省黄岗、通山等十一个点进行,仍以广陆矮四号作对照,结果居首位的是九个点,亩产810.00——1307.40斤,平均单产999.94斤;而广陆矮四号亩产为720.00—1275.90斤,平均单产942.63斤。早丰22比广陆矮四号平均亩增稻谷52.36斤。

    • 甘兰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种皮发育的初步观察

      1984(2).

      摘要 (1219) HTML (0) PDF 0.00 Byte (1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前言关于芸苔属植物的种皮结构,许多学者作过报道,但各个研究者或同一研究者的先后观察结果都不尽一致。户刘等人(1941)用甘兰型油菜四日市黑种为材料,对其种子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指出甘兰型油菜的种皮包括表皮、由内珠被最外层细胞发育而来的栅栏层以及色素层。Vaughan(1959)在早先的报道中与此一致,可是在后来的报道中又没有提到种皮结构中色素层的存在,并认为栅栏层是

    • 苎麻叶消长的初步研究

      1984(2).

      摘要 (1046) HTML (0) PDF 0.00 Byte (1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苎麻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其数量和面积的动态变化,与个体及群体的产量形成有密切关系。因此,阐明叶片的消长趋势或规律,对研究苎麻的生理、生态或实际指导生产,都有参考意义。本研究于1981年在武汉华中农学院进行,用阳新细叶绿、蒲圻大叶绿两个品种,都是三龄麻。细叶绿试验田分每亩1000、1500、2000、2500蔸四种密度,小区面积180平方尺,重复4次。大叶绿试验田是同样的8个空白小区,密度为每亩1500蔸。在全年三季麻的生长期中,每隔4—6天,分别取样测定一

    • 苎麻纤维的细度

      1984(2).

      摘要 (1185) HTML (0) PDF 0.00 Byte (1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苎麻原产我国,是我国古代的重要衣着原料之一,在我国纺织利用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苎麻纤维,品质优良。纤维长度60—250毫米,在植物纤维中是最长的。苎麻纤维强度大,湿强度更大,伸缩性小,具有通透性,有丝光,易于漂白和染色,有绝缘性。用苎麻纤维织成的各种细麻布、夏布、蚊帐布等,通风透气,美观耐用。我国的石油矿藏丰富。随着石油开采量的增加,化学纤维必然随之增加。这对解决十亿人口的穿衣问题十分有利。但是化学纤维没有通透性,是化纤纯纺的缺点。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化学纤维与麻纤混纺,织成

    • 选择性培养基在香菇开放式代料栽培中应用的初步研究

      1984(2).

      摘要 (779) HTML (0) PDF 0.00 Byte (1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香菇[lentinus edodes (Berk.) Sing.]是一种优良食用菌。长期以来,香菇均采用段木栽培,为了节约木材资源,近年来,广泛采用木屑,蔗渣等代用原料以挖瓶压瑰法栽培。此法杂菌污染较少,产量较稳定;但因菌砖系用纯菌种制成,工序繁,环节多,又需要大型高压蒸汽灭菌设备,不易普遍推广,也难于有效地实行工厂化生产。在近代微生物学的研究中,选择性抑菌剂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国外香菇生产仍普遍采用段木栽培方式,所以关于木屑种菇中应用选择性抑菌剂的研究尚未开展。国内上海

    • 武汉地区十八所大专院校决定成立中国黄鹤教育科技联合开发中心

      1984(2).

      摘要 (907) HTML (0) PDF 0.00 Byte (1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中心以智力开发为主,面向社会经济发展,为繁荣科技教育事业,为加速我国“四化”建设作出贡献。本中心的业务范围:可提供四十余项专业的人材培训,实验测试,工程设计,科研攻关,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开发,技术咨询,科研成果转让,印刷出版,情报信息交流及软件开发,联合开办企业等。本中心拥有:学部委员7人,教授243人,副教授1204人,高级工程师9人,讲师4551

    • 辣椒白绢病的防治研究

      1984(2).

      摘要 (1133) HTML (0) PDF 0.00 Byte (1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辣椒白绢病又称霉兜和菜籽病。为害辣椒的茎基部和根部,使受害部分皮层腐烂,并在其表面产生白色绢状菌丝体,初呈白色,继变为褐色至黑褐色、园球状或菜籽状菌核,最后引起整株死亡。本病多发生在长江以南各辣椒产地,据在湘、鄂两省的调查,常年发病率达5—10%,严重田块发病率可达50—100%。本病所造成的辣椒减产失收,是当前辣椒生产上一个重要问题。三年来,我们对白绢病菌菌丝及其菌核形成与萌发,杀菌药剂的筛选和田间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本文根据研究结果综合报道于下。

    • 玉米的两种新病害——叶斑病和轮斑病

      1984(2).

      摘要 (1033) HTML (0) PDF 0.00 Byte (1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1980年,湖北省保康县北峰地区首次发现玉米叶斑病和轮斑病。我们将采得的病叶分离培养后,对两种病的病原菌作了鉴定,并用11份玉米材料作叶斑病的抗性测定。国内文献中轮斑病的记述较少,叶斑病尚无报道。本文特将我们的初步试验结果报道于后,供参考。

    • 易位子Tn5引入紫云英根瘤菌的研究

      1984(2).

      摘要 (1178) HTML (0) PDF 0.00 Byte (1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前言易位子(Transposon)是可转移的遗传单位,它可以插入细菌染色体或质粒的不同位点;借助载体(一般是可转移性质粒)通过细菌杂交可被转入受体细胞。如果载体是自杀性质粒,则易位子进入受体细胞后可随机插入染色体或质粒上。被插入位点的基因受到损伤,不能表达功能,即细菌发生突变。与物理和化学等诱变因素不同的是,它只引起一个基因突变;而且它本身带有抗药性标记,便于选择。所以易位子是很有效的分

    • 面包格瓦斯发酵过程中主要酵母菌和乳酸菌的分离鉴定

      1984(2).

      摘要 (1306) HTML (0) PDF 0.00 Byte (1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前我国生产的面包格瓦斯,大多是采用作坊式的自然发酵方法,产品质量很不稳定。既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又往往因质量太差而滞销,影响该饮料的发展。因此,我们对格瓦斯饮料中主要酵母菌和乳酸细菌进行了分离与鉴定,以便为进一步研究生产工艺条件提供依据。一、材料和方法未烘烤成面包干的“老面”及格瓦斯成品,均为华中农学院知青服务公司所提供。采用稀释平板法分离。所用的培养基

    • 论我省水牛

      1984(2).

      摘要 (899) HTML (0) PDF 0.00 Byte (1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水牛皮厚毛稀,汗腺不发达,每平方厘米皮肤上被毛数(根)比黄牛少10倍,且随年龄增长被毛则渐稀,抗寒力极弱,适应生存地远不及黄牛广,素有“水牛不逾淮之说”。由于汗腺欠发达,故炎夏须藉水浴而散热,并据以抵御蚊蝇侵袭。水牛輓力大,性情温和,易驾驭和饲养,特别适于水田作业。一我省地处长江中、下游,雨量充足,无霜期长,常年气温达16℃,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历史上就以养水牛而闻名,如三农纪卷八指出:“相旱牛惟洛人,相水牛惟楚人,闻之察齿以定其年,审锋而平其岁”。我省水牛有二种类型: (一)江汉水牛——分布于江陵、石首、公安、监利、洪湖、天门、枝江、当阳、孝感、黄陂、云梦、汉川、鄂城、嘉鱼、黄岗、新洲、浠水、圻春、广济、汉阳、黄梅、武昌及武汉市等29个县市。

    • 从寰椎外侧孔进针抽取牛、马脑脊液的研究

      1984(2).

      摘要 (1352) HTML (0) PDF 0.00 Byte (1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脊蛛网膜下腔(cavum subarachnoidale)抽取脑脊液是兽医临床中的常用诊疗技术,历来人们习惯于在枕寰间隙、寰枢间隙(图一、五)和腰荐结合部(十字部)进针。由于这些部位的深、浅度难以掌握,家畜在接受治疗时常有骚动,故有时伤及脊髓,造成严要后果,为此,选择一个较安全的部位进针很有必要。我们在对牛、马等家畜进行尸体解剖时,发现从寰椎外侧孔(lateral vertebal foramen)即椎间孔进针可顺利地伸入蛛网膜下腔,而且不会伤及脊髓,为此,我们特对寰椎外侧孔部位进行了专门的解剖观察与抽取脑脊液的临床试验,获得了满意效果,特报道如下。

    • 尼罗罗非鱼对试验饵料中各种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

      1984(2).

      摘要 (928) HTML (0) PDF 0.00 Byte (1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蛋白质是鱼类饵料营养成分中最重要的物质。据报道,鱼类约需40%的优质蛋白质,生产才会获得最佳效果。天然饵料中蛋白源难以满足鱼类的需要。所以,有关蛋白质营养的研究历来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一般鱼类摄入蛋白质后,经消化水解为氨基酸,才能被吸收利用。因此,饵料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与鱼体对氨基酸的消化率密切联系。所以,对氨基酸消化率的测定,无论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 奶牛疣性心内膜炎

      1984(2).

      摘要 (754) HTML (0) PDF 0.00 Byte (1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奶牛因慢性炎症引起的疣性心内膜炎,在兽医临床上见甚少。近几年来在我院实验农场先后发现两例。临床上以器质性心脏杂音、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眼睑、颈下、胸前、腹下水肿为其特征,经尸体剖检和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疣性心内膜炎,现报道于后。一、病史及临床症状:627号黑白花奶牛,八岁。1978年春开始出现两前肢轻度跛行,继而两后肢也出现跛行,随着时间的推移跛行逐渐加重,但仍继续产奶。至1980年4月份开始四肢有不同程度的关节肿胀,尤

    • 沙市肉鸡场IBD诊断报告

      1984(2).

      摘要 (1088) HTML (0) PDF 0.00 Byte (1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自Cosgrove(1962)首次提出,后被证实由IBDV所引起的一种以损害鸡腔上囊或称法氏囊(Bursa Fabricii)的特殊疾病——传染性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迄今世界大多数养鸡国家均有发生。近年来,我国北京、上海、广州和江苏等地,相继都有发病报道,我省沙市肉鸡场,经一九八二年调查、诊断,初步证实亦有IBD存在。它是直接影响该场使用鸡新城疫,(ND)Ⅱ系苗免疫,发生免疫缺陷的主要原因。

    • 用0.1%高锰酸钾溶液灌服治疗黄牛边缘边虫病

      1984(2).

      摘要 (1136) HTML (0) PDF 0.00 Byte (1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牛边虫病是牛血孢子虫的一种,它的病原体属于边虫科,边虫属(Anaplasma)。边缘边虫是其中一种(A.marginale)。牛的边缘边虫病在河南省汝南县已有十余年来未曾发生,八十年代后在该县又发现本病。本病传播的途径有昆虫的传播和外科手术上的传播两种,前者如距方头蜱、亚洲璃眼蜱、蓖子蜱、花纹距头蜱、扇头蜱属蜱以及牛虻、蚊、蚋等;后者如断角、去势等外科手术的器械传播等。

    • 不同方法测量活猪背膘厚的准确性

      1984(2).

      摘要 (1635) HTML (0) PDF 0.00 Byte (1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活体背膘厚的遗传力较高(0.4~0.6),且与瘦肉率间有高的遗传相关(-0.5—-0.6)、因此,选择膘厚,可望使瘦肉率获得较大的遗传进展。常用的活体测膘方法有超声波法和探针法,关于二者活体测膘的准确性问题研究国内外较多,但结果不尽一致。我们曾对这两种测膘方法进行比较研究,认为超声波法较优。本文旨在此基础上,继续对超声波法测膘的测定部位以及两种测定方法的准确性问题予以探讨。

    • 我国在发展糖源植物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984(2).

      摘要 (916) HTML (0) PDF 0.00 Byte (1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糖是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食品之一。它不仅关系着食品工业、医药工业、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糖品种及数量的需求,亦日益高涨,兹就我国目前的糖源发展上还存在若干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发展糖源中的若干问题1.糖源不足,产量不高。我国糖料来源主要靠南方的甘蔗和北方少量的甜菜。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产关系的改革,糖料生产揭开了新的一页,1952年

    • 高品位磷的测定——钒钼黄示差法

      1984(2).

      摘要 (973) HTML (0) PDF 0.00 Byte (1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钒钼黄光度法己广泛应用于磷肥和植株磷的测定。但普通光度法对高品位磷的测定,由于稀释倍数过大,可引起较大的测定误差。为此,我们采用钒钼黄示差法对高品位磷肥进行了测定,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示差法是采用比试液浓度稍低的标准溶液作参比,调节透光度为100%,然后测定试液的透光度。

    • 利用黑曲霉F_(27)提高酱油原料蛋质利用率的研究通过鉴定

      1984(2).

      摘要 (907) HTML (0) PDF 0.00 Byte (1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前,我国酱油酿造普遍采自米曲霉沪酿3.042制曲、低盐固态发酵的生产工艺,其原料的蛋白质利用率平均为65%,与国内个别厂的先进水平(80%)比较,相距甚远。本院普通微生物学教研室通过多年对酿造微生物的选育和应用研究后证明,该室经多年诱变选育的黑曲霉F27菌株具有较高的纤维素酶和酸性蛋白酶活性,应用于酱油酿造,能丰富大曲酶素,有利于原料的分解,试验结果表明,用黑曲霉F27与沪酿3.042混合

    • 17号辣椒品比试验

      1984(2).

      摘要 (1251) HTML (0) PDF 0.00 Byte (1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17号辣椒品种是襄凡黄皮椒与7206(即华椒一号)杂交的后代,经过多代系统选育而成的。为了进一步探索17号辣椒的主要经济性状及其产量,于1980—1981年与其原始父、母本及汉川椒进行了品比试验。一、试验方法播种前种子用60℃温水浸种10分钟,1980年3月18日冷床播种,5月3号定植到大田,小区面积为0.018亩,供试面积0.3亩。1981年2月1日用温床播种,4月11日

    • 聚乙二醇诱导细胞融合

      1984(2).

      摘要 (1954) HTML (0) PDF 0.00 Byte (1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常用的融合剂是灭活了的仙台病毒、溶血卵磷脂和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简称PEG,其结构是HOH_2 C(CH_2OCH_2)n CH_2OH。由于前两种融合剂制备困难,每次诱导活性变异数,各实验室之间不易重复。而PEG是人工合成药剂,它具有高融合性,且每批融合活性始终如一,效率稳定,在适当浓度下对细胞毒性亦较低,使用简便,成为细胞融合的良好融合剂,大有取代其他融合剂的趋势。

    • 武当山蝶类续报

      1984(2).

      摘要 (1040) HTML (0) PDF 0.00 Byte (1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1983年我们对武当山的昆虫资源,作进一步的调查,所采蝶类与1982年相同的种类,已作报道,还有22种是新增加的种类,分属于7科,其中有7种是湖北省的新记录。兹报道于下: 一、凤蝶科papilionidae *1、大尾凤蝶Agehana elwesi leech

    • 国外引进香菇良种驯化试验简报

      1984(2).

      摘要 (822) HTML (0) PDF 0.00 Byte (1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在与国际友人交往中,本室先后从国外引进一批香菇优良菌种。为了鉴别这些菌种在我国地理环境条件下栽培后的表现,从中选出可供推广试种的品种,及其适于试种的地区,特将其中23个菌种在武昌狮子山进行了五年的驯化试验。现将结果简报于后。一、试验方法根据我国的种菇习惯,采用室外段木栽培,进行引种驯化品种比较试验。供试段木为栓皮栋(Quercus Variabilis Bl.),段木规格基本一致,长1米,直径10—12厘

    • 武当山有盲蛇蛉

      1984(2).

      摘要 (1263) HTML (0) PDF 0.00 Byte (1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盲蛇蛉是陆生昆虫,为全变态类,成、幼虫均以捕食其它害虫为生。由于种类少,其分布常与较古的动植物地理分布相一致,实属较珍贵的昆虫种类。据《天敌昆虫的科目(一)》(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编,1979)记载,我国有中华盲蛇蛉Inocellia ainensis Navas,在浙江、南京、陕西、山西、山东、北京等地均采到此属标本。在武当山昆虫资源调查中,1982年7月,我们曾在天柱峰1400公尺左右的柏树树冠

    • 牛白血病

      1984(2).

      摘要 (1111) HTML (0) PDF 0.00 Byte (1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牛白血病是以淋巴系细胞异常增生为主要特征的恶性肿瘤病。本病自1878年德国学者报道以来,现在几乎遍及世界各国。1966年,丹麦Bendixen氏等根据本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病理学所见,将本病分为地方流行型牛白血病(Enzootic bovine ieukosis)和散发型牛白血病(SPoradic bovine leukosis)两大类型。散发型又按淋

    • 红菜苔种子产量与构成性状的回归估计

      1984(2).

      摘要 (1181) HTML (0) PDF 0.00 Byte (1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红菜苔(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Var.Purpurea Hort)的种子产量是由其构成性状所决定的。本文探讨了红菜苔种子产量及其各个构成性状的关系,以期为制定提高种子产量的相应栽培技术措施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试材与方法本试验是采用“十月红”菜苔为材料。“十月红”系我院从“胭脂红”天然杂交变异后代中用母系选择法育成,具高产、优质、采收期长、上市均衡等特点。1982年秋至1983年春在我院观察了9月22日播种的大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