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25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作物品种资源与改良
    • 红莲型CMS水稻线粒体K+ATP通道特性的初步研究

      2006, 25(3).

      摘要 (1130) HTML (0) PDF 0.00 Byte (1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水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HL-CMS)不育系粤泰A(YTA)和保持系粤泰B(YTB)黄化苗线粒体为材料,研究了YTA和YTB离体线粒体KA TP通道对其诱导调节剂KCl、ATP、ADP和GTP等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KA TP通道诱导剂KCl,能明显诱导YTA和YTB线粒体膨胀,但YTA的膨胀程度较YTB的明显;KA TP通道的内源性抑制剂ATP对YTA和YTB线粒体膨胀起显著抑制作用;KA TP通道的内源性激动剂ADP和GTP引起的不育系YTA离体线粒体短暂收缩及之后的再膨胀程度均较YTB的明显;此外,比较YTA和YTB离体线粒体在Rh123一起孵育10 min后,KCl和解偶联剂FCCP处理引起的离体线粒体膜电位(Δψm)下降过程,发现前者的线粒体Δψm较后者的易于过早崩解。对水稻HL-CMS不育系YTA和可育的保持系YTB线粒体KA TP通道特性的比较研究表明,水稻HL-CMS不育系YTA线粒体KA TP通道对其诱导调节剂KCl、ATP、ADP和GTP等的响应较YTB的更敏感。

    • >作物栽培理论与实践
    • 蘖穗肥氮素配比对水稻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2006, 25(3).

      摘要 (1150) HTML (0) PDF 0.00 Byte (1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江苏沿江地区,以迟熟中粳品种通育粳1号为材料,研究了270 kg/hm2施氮量、有机氮肥占比40%作基肥施用情况下,分蘖肥和穗肥氮素配比对水稻产量、稻米品质及其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育前期氮肥(蘖肥)比例提高,单位面积穗数增加,每穗粒数减少。在早施分蘖肥情况下,产量以蘖肥占比20%>10%>30%;蘖肥和穗肥不同配比对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率等品质指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间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稻米蛋白质含量随穗肥比例提高而增加,当穗肥占50%时,稻米淀粉RVA谱出现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峰值粘度降低、崩解值减少、消解值增大和糊化温度提高;大田促蘖和保蘖肥各占10%、促花占30%、保花占10%时,有利于协调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同时具有较高的氮素利用率。

    • >植物保护
    • 中国云南省戛蝗属1新种记述(蝗总科:剑角蝗科)

      2006, 25(3).

      摘要 (1284) HTML (0) PDF 0.00 Byte (1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记述采自中国云南省戛蝗属1新种,即温泉戛蝗Gonista wenquanensis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 中国马铃薯上几种纽带亚科线虫记述(Ⅰ)

      2006, 25(3).

      摘要 (976) HTML (0) PDF 0.00 Byte (1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01年-2004年,对内蒙古、黑龙江等1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部分地区的马铃薯线虫进行了采样调查。依据形态特征从所采集的根围土壤样品中分离鉴定出了7种中国纽带亚科线虫,其中6个种是马铃薯上的新记录种。本文记述其中3个种:巨尾器盾线虫(Scutellonema megascutatum Peng&Siddiqi,1994)、亮头盾线虫(Scutellonema clariceps Phillips,1971)和细尾盘旋线虫(Rotylenchus tenericaudatus Liu,1998)。

    • 自然诱发条件下湖北省水稻主栽品种对稻瘟病、纹枯病的抗性鉴定

      2006, 25(3).

      摘要 (1233) HTML (0) PDF 0.00 Byte (1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用湖北省主栽水稻品种88份,分别在崇阳、远安、武汉三地进行田间自然诱发稻瘟病和纹枯病。抗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武汉地区未发生稻瘟病,崇阳、远安两地88个品种除武运粳7号外几乎全部发病,发病率达98.86%。抗稻瘟病的早、中晚稻品种数分别为14份和23份,分别占参试品种的45.16%和40.35%。崇阳、远安、武汉三地综合分析显示,88份水稻品种中抗纹枯病品种13份,占参试品种的14.77%。

    • >植物保护
    • 广西小菜蛾对定虫隆的抗药性监测

      2006, 25(3).

      摘要 (1192) HTML (0) PDF 0.00 Byte (1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1997年下半年起,广西开始使用定虫隆防治小菜蛾。不同年份田间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2000年以前,小菜蛾对定虫隆仍敏感;2001~2002年小菜蛾对定虫隆的抗性指数为8.76~9.75,属低水平抗性;2003~2004年小菜蛾对定虫隆的抗性指数为20.41~21.25,已达到中抗水平;2002~2003年广西田间不同小菜蛾种群对定虫隆的抗性指数在11.43~28.14之间,达到中等水平抗性。在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田间药效试验结果为:2000年以前,5%抑太保乳油1 000~2 000倍液,药后7 d对小菜蛾的防效均在90%以上,2001年只有1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2002~2003年防效下降很快,到2004年,柳州、南宁试验点1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均低于70%,显著低于前几年的防效。抗性监测与田间药效变化的结果基本一致。

    • 多杀菌素生产菌株发酵配方及条件的优化

      2006, 25(3).

      摘要 (1393) HTML (0) PDF 0.00 Byte (1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多杀菌素产生菌C121菌株为试验菌株进行发酵培养基的研究,探索不同碳源、氮源对多杀菌素生物合成的影响。经L18(37)正交筛选试验,最终筛选到一个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用菌株C121进行摇瓶发酵条件试验的结果表明:当500 mL三角瓶中装料40 mL,消前pH 7.0,转速为210 r/min,温度为30℃时是最佳发酵条件,其发酵效价达到586μg/mL。

    • >土壤与农化
    • 菜籽饼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对烤烟伤流液组分的影响

      2006, 25(3).

      摘要 (1205) HTML (0) PDF 0.00 Byte (1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壤培养条件下研究化肥、菜籽饼肥及其配合施用对烤烟伤流量及伤流液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处理烤烟伤流量在下部叶成熟期最高,其后逐渐降低。处理间比较,又以施用化肥的烤烟根系伤流量较高,施用饼肥的最低,化肥与饼肥配合施用居中。施用化肥的烤烟伤流液中硝态氮、铵态氮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一般较高,饼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其次,施用饼肥的最低。施用化肥的烤烟伤流液中磷、钾及可溶性糖含量一般低于施用饼肥或饼肥与化肥配合处理。

    • >微生物学
    •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B9发酵生产S-腺苷甲硫氨酸的优化研究

      2006, 25(3).

      摘要 (1175) HTML (0) PDF 0.00 Byte (1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高产S-腺苷甲硫氨酸的菌株Saccharomyces cerevisiaeB9对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通过单因素水平测试和正交水平测试,确定了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组合为:蔗糖8%、NH4Cl 0.5%、NH4H2PO40.2%、酵母提取物1.2%、MgSO4.7H2O 0.01%、KH2PO40.6%、L-甲硫氨酸1.2%,与原始发酵培养基相比,S-腺苷甲硫氨酸从1.16 g/L提高到3.35 g/L,菌体干重从16.18 g/L提高到18.25 g/L。在此基础上,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发现:初始pH5,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180 r/min为最佳培养条件。此时,菌体干重达19.86 g/L,S-腺苷甲硫氨酸产率达4.2 g/L。

    • >畜牧与兽医学
    • 猪Ghrelin基因表达质粒构建及其促生长作用

      2006, 25(3).

      摘要 (1178) HTML (0) PDF 0.00 Byte (1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RT-PCR获得猪Ghlelin基因cDNA片段,克隆入pcDNA3.1( )质粒中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pGhl,并将该质粒注射到大鼠和新西兰兔后腿肌肉中,以研究pGhlelin真核表达质粒对动物生长和血液相关激素分泌的影响。大鼠试验表明:pcDNA-pGhl在注射初期的1个月内有增加大鼠体重及在整个试验期有降低料重比的趋势。在注射质粒后第6天,试验组个体增重提高10.6%,差异显著;饲料转化率提高10%,差异极显著。新西兰兔试验表明:试验组血液GH水平一直高于对照组,且在注射后2周高出35%,同时随着GH浓度的增加,血液中SS的浓度相应升高。注射重组质粒pcDNA-sGhl有增加血浆GH和SS水平趋势。以上结果表明,Ghrelin基因真核表达质粒通过促进GH的分泌促进生长,但其促生长效能较短暂,可能是由于同时促进生长抑素分泌。

    • 用体内中子活化法测定家兔体内磷含量

      2006, 25(3).

      摘要 (1124) HTML (0) PDF 0.00 Byte (1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有报道,兔肉内矿物质总量是1.779%,其中磷的含量为0.579%;成年动物体中含磷量按新鲜组织计算为0.60%~0.75%,按干组织计算为1.9%~2.5%。传统的家兔体内磷含量测量方法是通过宰杀后取样,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和离子质谱仪(SIMS)测量以及用反应堆、加速器产生的中子源辐照样品进行活化法分析测量。这些方法都是离体测量的,且是动物器官取样。

    • 蛋、奶中甲硝唑残留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

      2006, 25(3).

      摘要 (1280) HTML (0) PDF 0.00 Byte (1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建立鸡蛋、牛奶中甲硝唑残留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样品中甲硝唑用乙酸乙酯提取、浓缩后用正己烷-乙酸乙酯(2∶1)溶解,Silica(SiO2)固相萃取柱净化,氮气吹干,流动相溶解,HPLC测定。固定相为C18色谱柱,流动相为pH 4.3醋酸缓冲液∶乙腈(88∶12,V/V),紫外检测波长325 nm。该方法可检出鸡蛋、牛奶中甲硝唑的最低定量限为1μg/kg,在空白样品添加浓度为1μg/kg时,鸡蛋、牛奶中甲硝唑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69%和75%,日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5%。产蛋鸡连续饲喂含甲硝唑(250 mg/kg)饲料1周,用所建方法可检测到停药后14 d内鸡蛋中原药及代谢物残留。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样品处理方法简单,最低定量限、回收率和变异系数符合兽药残留检测方法要求。

    • >水产养殖
    • 一种新的淡水等足类--细角鳃虫的寄生行为

      2006, 25(3).

      摘要 (1267) HTML (0) PDF 0.00 Byte (1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珠江水系西江的局部支流近年出现了严重危害网箱养殖和江河鱼类资源的寄生虫病害,初步鉴定该虫隶属于甲壳纲、等足目、鳃虫科、细角鳃虫属(RocinelaLeach),是国内新发现的淡水鱼类寄生虫。文章就该虫对麦鲮的寄生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具很强的寄生能力,240 min内累积感染率达90%。对寄生部位具一定的选择性,以寄生在鳃腔比例最大(55.5%),胸鳍基部(25.9%)次之。对麦鲮具较强的致死效应,23 h的累积死亡率为16.7%。吸血后体长(L)显著增长,而体宽(W)基本无变化。从寄主身上主动脱落的虫体,其L和L/W的增值比(%)均显著高于因使寄主致死而被动脱落的虫体(P<0.05);而仍在寄主身上的虫体,其L和L/W的增值比(%)则因各自摄食量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

    • 不同投喂频率下黄颡鱼幼鱼的摄食节律研究

      2006, 25(3).

      摘要 (1910) HTML (0) PDF 0.00 Byte (1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黄颡鱼幼鱼在日过量投喂8次和投喂1次条件下的摄食节律进行了研究。日过量投喂8次时黄颡鱼幼鱼表现出明显的摄食节律,摄食率高峰值出现在晚上20:00,低峰值出现在上午8:00。夜间时段摄食率显著高于白天时段摄食率,不同时间段的摄食率差异极显著。日不同时间段过量投喂1次时,高峰值出现在晚上23:00,低峰值出现在上午11:00,但8个时间段的摄食率差异不显著。投喂8次组的日摄食率远高于1次组。结果表明黄颡鱼幼鱼为夜行性摄食,但投喂频率、投喂量等因素直接影响其摄食节律。

    • 围隔中不同密度鲢对浮游植物的影响

      2006, 25(3).

      摘要 (1852) HTML (0) PDF 0.00 Byte (1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试验采用2.5 m×2.5 m围隔,共设置4个试验鱼密度:0、116、176、和316 g/m2,研究了不同密度的鲢对浮游植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仅在无鱼围隔中有大量个体较大的透明溞(Daphnia galeata)产生,并且在无鱼围隔中,浮游植物生物量最低,透明度显著的高于其他的围隔。与其它类似的围隔试验所不同的是:在无鱼围隔中没有蓝藻水华的发生。在有鱼围隔中,浮游甲壳动物始终由个体较小的微型裸腹溞占优势。并且浮游植物的生物量随着鲢密度的升高而降低。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在不同鲢密度的围隔中比较相似,与无鱼围隔相比,绿藻和裸藻生物量所占的比率较低,蓝藻生物量所占的比率较高。

    • 大口鲇与鲇及其杂种F1的蛋白质和同工酶电泳图谱的比较

      2006, 25(3).

      摘要 (1244) HTML (0) PDF 0.00 Byte (1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聚丙烯酰胺水平平板电泳法研究了大口鲇、鲇及其杂种F1的血清蛋白、肌肉蛋白以及肝、肾、脾、心、眼和肌肉等6种组织的醇脱氢酶(ADH)、乳酸脱氢酶(LDH)和酯酶(EST),分析了杂种F1及其与父母本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在LDH和ADH上,杂种F1与母本大口鲇相近。对比发现,肾脏和脾脏的EST同工酶电泳图谱可作为鉴别别大口鲇的生化遗传标记。

    • 三十烷醇对3种单细胞藻类生长的影响

      2006, 25(3).

      摘要 (1808) HTML (0) PDF 0.00 Byte (1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讨了不同浓度的三十烷醇对蛋白核小球藻、斜生栅藻、菱形硅藻生长及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十烷醇对这3种单细胞藻的细胞增殖、叶绿素a和光合放氧量均有明显促进作用,对小球藻、栅藻和硅藻的促生长最佳浓度分别为2 mg/L、5 mg/L和0.01 mg/L。

    • >园林科学
    • 大白菜DH0与DH1代群体的遗传稳定性分析

      2006, 25(3).

      摘要 (1254) HTML (0) PDF 0.00 Byte (1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游离小孢子培养获得的HY大白菜DH0代及其自交后代DH1群体与HY(F1),共33份材料为试验材料,调查了其株高、球茎和外叶数3个农艺性状,发现不同的株系性状分离较大。同时采用RAPD技术分析了2代之间的遗传稳定性。从106条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33条重复性好并且具有多态性的引物,进行扩增。从33份材料中扩增了206条带,其中多态带为136条(66.1%)。通过系统聚类分析,DH0代及其子代DH1代遗传关系近,绝大部分能优先聚在一起。说明纯合的小孢子植株单株性状在遗传中很少发生变异,具有很好的遗传稳定性。

    • 钙对低温下柑橘愈伤组织渗透物质的调节

      2006, 25(3).

      摘要 (1157) HTML (0) PDF 0.00 Byte (1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不同Ca2 浓度和Ca2 信号系统抑制剂对低温下柑橘愈伤组织中3种主要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5 mmol/L Ca2 能明显地增加柑橘愈伤组织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采用Ca2 螯合剂EGTA或钙调素拮抗剂TFP对柑橘愈伤组织低温处理12 d后,柑橘愈伤组织中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降低。以上结果说明Ca2 信号系统参与了调节柑橘抗寒过程中渗透物质的合成。

    • 一种适合于成熟脐橙果皮和果肉的RNA提取方法

      2006, 25(3).

      摘要 (1353) HTML (0) PDF 0.00 Byte (1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一种适合脐橙果实成熟过程中有效的RNA提取方法。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从不同成熟时期果实的果皮和果肉中提取的RNA可以有效用于RT-PC,cDNA-AFLP和RNA杂交。其A260/A230的比值超过2.0,A260/A280的比值在1.65-1.92的范围之间。另外该方法也证明可以广泛用于柑橘叶片,未成熟的幼果,枳壳幼苗和柑橘愈伤组织的RNA提取,是一种安全、方便和适用性较广的RNA提取方法。

    • 春兰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2006, 25(3).

      摘要 (1120) HTML (0) PDF 0.00 Byte (1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春兰为材料,对影响ISSR-PCR扩增结果的因素如模板DNA、dNTPs、MgCl2、primer、TaqDNA聚合酶的浓度及引物退火温度、反应循环数进行了探讨,确立了适合春兰ISSR-PCR分析的最佳反应体系和PCR扩增参数:在15μL反应体系中含1×buffer,0.2 mmol/L dNTPs,2.0 mmol/L MgCl2,0.2μmol/L引物,0.3 UTaqDNA聚合酶,20 ng模板DNA。PCR扩增程序:94℃预变性2.5 min;94℃变性45 s,48~58℃退火(退火温度随引物不同而定)45 s,72℃延伸2 min,35个循环;72℃延伸5 min。

    • 激素对2种红豆杉离体胚培养的影响

      2006, 25(3).

      摘要 (972) HTML (0) PDF 0.00 Byte (1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不同浓度的6-BA、GA3、和BR 3种激素对红豆杉离体胚培养的影响,并建立了2种红豆杉的离体胚培养和植株再生系统。结果表明,6-BA对2种红豆杉种胚的萌发促进作用最大,BR次之,GA3最小。南方红豆杉种胚萌发的最佳激素组合为1.5 mg/L 6-BA 1.7×103ng/L BR 2 mg/L GA3。短叶红豆杉种胚萌发的最佳激素组合为1.0 mg/L 6-BA 1.7×103ng/L BR 4 mg/L GA3。

    • 紫杉醇及其前体在中国红豆杉植株中合成和积累部位探讨

      2006, 25(3).

      摘要 (1274) HTML (0) PDF 0.00 Byte (1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紫杉醇及其重要前体物质巴卡亭Ⅲ在中国红豆杉(Taxus chinenesis)中合成和积累部位,通过HPLC分析代谢产物在中国红豆杉植物中的空间分布,定量PCR技术研究代表紫杉醇合成途径中不同步骤的6种关键酶基因在植株中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巴卡亭Ⅲ主要分布在针叶中,而紫杉醇主要分布在树皮和树根皮中;针叶中,紫杉醇代谢途径上游步骤的关键酶基因表达水平较高,树皮中催化紫杉醇侧链连接的酶转录表达水平高,而树皮中能检测到较高含量的6种关键酶基因的表达。表明紫杉醇的骨架结构主要在针叶中合成,而树皮中转化这些前体物质生成紫杉醇的能力较强,树根中含有完整的紫杉醇代谢酶系,暗示根组织培养是生产紫杉醇很有前景的方法。进一步建立了组织扦插培养红豆杉离体组织体外生产紫杉醇的系统。在茉莉酸甲酯的诱导下,红豆杉针叶在体外能够生产紫杉醇;树皮中由于缺乏足够的前体物质,离体培养中紫杉醇含量不断下降;枝叶培养中,产生的紫杉醇主要集中在树皮中。上述研究结果暗示,紫杉醇及其前体物质在中国红豆杉体内存在转移现象。

    • 三峡库区莲峡河小流域马尾松林冠降雨截留模拟研究

      2006, 25(3).

      摘要 (1407) HTML (0) PDF 0.00 Byte (1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莲峡河小流域内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对林分样地进行降水截留实测与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林内穿透雨量与降雨量呈线性相关;穿透系数与降雨量呈对数相关;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呈指数相关;截留率与降雨量呈对数相关;而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降雨强度呈多元线性相关。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穿透系数、树干茎流率和降雨强度而预测林冠截留量模拟模型,实测表明该模型能比较准确地估算马尾松林分的林冠截留量。

    • >食品科技
    • 酸化亚氯酸钠、次氯酸钠与乳酸对冷却猪肉的保鲜作用

      2006, 25(3).

      摘要 (2028) HTML (0) PDF 0.00 Byte (1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比较了用乳酸、酸化亚氯酸钠(ASC)、次氯酸钠(NaClO)配制的保鲜液对冷却猪肉的保鲜效果。对猪肉进行浸泡处理后在5℃冷藏条件下存放7 d,分别于处理后0 d、3 d5、d、7 d对猪肉及对照样品进行微生物指标、TVB-N等方面的测定。结果表明,这几种保鲜液对猪肉都有一定的抑菌保鲜效果。

    • 高粱原花青素对β-淀粉酶活力抑制动力学的研究

      2006, 25(3).

      摘要 (1104) HTML (0) PDF 0.00 Byte (1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采用酶抑制动力学方程的方法,研究了高粱原花青素(SPC)对小曲酒酿造中β-淀粉酶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粱原花青素对β-淀粉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的机理是通过可逆的竞争性抑制来实现的,其抑制常数Ki是1.28 mg/mL。

    • >农业工程
    • 温室棚面集雨及自压渗灌对作物生长环境的影响

      2006, 25(3).

      摘要 (1033) HTML (0) PDF 0.00 Byte (1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棚面与地面自然高差,设计了温室棚面雨水集蓄及自压式渗灌系统,并通过对比试验探讨了雨水自压式渗灌和浇灌条件下温室蔬菜生长环境状况。试验结果表明:冬季集雨渗灌与浇灌相比,晴天全天平均相对湿度降低8.5%,阴雨天全天平均相对湿度降低6.5%;室内空气温度比浇灌平均高出1~3℃;表层土壤平均温度比浇灌低0.26℃,但20 cm深度土壤平均温度比浇灌高0.64℃;全生育其渗灌总灌水量为浇灌的40%,收获蔬菜(包青包)平均高度增加4.3 cm。

    • >文献综述
    • 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生物可利用性研究进展

      2006, 25(3).

      摘要 (1579) HTML (0) PDF 0.00 Byte (1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前,污染物在土壤中生物可利用性研究备受关注,但是,对其涵义的理解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污染物的老化作用、非水基质的形成和微生物的移动性都会降低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性。污染物生物可利用性同时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土壤理化性质、污染物和微生物性质、污染物与土壤接触时间和环境因素等。生物学和化学评价方法是评价生物有效性的2种方法,与生物学方法相比,化学方法具有耗时短、精度高、费用低的优点。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生物可利用性研究应加强和关注的方向。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OO7年改为月刊——作者的期盼 读者的心声 发展的必然

      2006, 25(3).

      摘要 (918) HTML (0) PDF 0.00 Byte (1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欢迎参加第12届国际油菜大会

      2006, 25(3).

      摘要 (938) HTML (0) PDF 0.00 Byte (1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国际油菜大会由国际油菜研究咨询委员会(GCIRC,总部设在巴黎)举办,是国际油菜界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学术会议,每4年召开一次。国际油菜大会广泛的学术声誉吸引了各国油菜研究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和国际知名油菜种子生产及产品加工公司的积极参与,历届大会与会人员均达到700—800名。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为以下数据库和文摘刊物刊源(不完全)

      2006, 25(3):F0002-F0002.

      摘要 (791) HTML (0) PDF 0.00 Byte (1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欢迎订阅《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欢迎投稿

      2006, 25(3):F0003-F0003.

      摘要 (788) HTML (0) PDF 0.00 Byte (1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