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第30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作物遗传改良与栽培
    • 1个水稻产量QTL区段及品系特异性重复序列的比较分析

      2011, 30(3):261-265. DOI: 1000-2421(2011)03-0261-05

      摘要 (1278) HTML (0) PDF 4.26 M (22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克隆1个水稻产量QTL,对遗传作图亲本珍汕97和明恢63物理图谱上与该QTL相对应的区段进行了比较分析,关闭了2个物理图谱在该区段的物理缺口,对该区段珍汕97和明恢63 BAC末端序列分别与日本晴参考序列之间的预测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进行了检验,发现大部分预测SNP序列正确,而有一部分预测SNP为BAC末端测序错误。验证了的SNP将是基因和QTL克隆的重要分子标记。同时对代表性的推测水稻中花11基因组特有重复序列进行了验证。

    • 禽流感病毒表面抗原HA基因转化小麦的初步研究

      2011, 30(3):266-269. DOI: 1000-2421(2011)03-0266-04

      摘要 (1210) HTML (0) PDF 3.83 M (24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建立利用小麦生产禽流感口服疫苗的方法,选择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表面抗原HA基因,与谷类作物启动子构建小麦表达载体,经基因枪法转入我国小麦栽培品种郑9023幼胚,在含5 mg/L草铵膦愈伤诱导培养基和分化培养基及含4 mg/L草铵膦生根培养基上筛选后,PCR鉴定获得转HA基因植株,Southern杂交分析转基因T1代植株证实,外源HA基因确已整合到小麦基因组中。

    • >微生物学
    • 油菜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作用

      2011, 30(3):270-275. DOI: 1000-2421(2011)03-0270-06

      摘要 (1556) HTML (0) PDF 7.87 M (22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油菜幼苗中通过PDA培养基分离出9株内生真菌,通过形态观察和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其中6株鉴定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1株鉴定为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1株属于镰刀菌属(Fusarium),1株属于炭角菌目(Xylariales)。从鉴定出的油菜内生真菌中,筛选出1株有抑菌活性的生防真菌——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YY-11,此菌株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油菜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小麦赤霉菌(Fusarium graminearum)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球毛壳菌YY-11对立枯丝核菌的玻片对峙镜检结果显示:在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过程中,球毛壳的拮抗机理主要是重寄生作用。

    • 胶冻样类芽孢杆菌PS04产抗真菌物质培养条件的优化

      2011, 30(3):276-279. DOI: 1000-2421(2011)03-0276-04

      摘要 (1371) HTML (0) PDF 957.14 K (27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胶冻样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kribbensis)PS04为试验材料,运用传统的单次单因子法,筛选得到适合胶冻样类芽孢杆菌PS04生防菌株生长及其拮抗物质产生的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NaNO3,并在逐因子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得到该培养基各组分的最佳含量:蔗糖3%,NaNO3 0.15%,K2HPO4 0.1%。在确定适合该菌株的培养基组分基础上,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初始pH 7~8、温度30 ℃、转速180 r/min、100 mL/1 000 mL摇瓶培养84 h时,菌株生长及抑菌活性均达到最大值。

    • >动物科学.动物医学
    • 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因素

      2011, 30(3):280-284. DOI: 1000-2421(2011)03-0280-05

      摘要 (1979) HTML (0) PDF 1.49 M (36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采集屠宰场废弃猪卵巢,体外分离和培养猪卵母细胞,探讨基础培养基、激素、卵泡直径大小及卵丘细胞层数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TCM199(mTCM199)较NCSU-23培养猪卵母细胞成熟率显著提高(P<0.05);基础培养基中添加PMSG、hCG和pFF,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80.63%)显著高于仅添加其中一种;从卵泡直径3~6 mm和大于6 mm卵泡获得的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其体外培养成熟率(83.33%和76.43%)极显著高于卵泡直径在3 mm以下获得的COCs成熟率(30.94%);根据卵丘细胞层数把COCs分为A、B、C 3 级,其中A级和B级卵母细胞成熟率差异不显著,但都极显著高于C级卵母细胞的成熟率。

    • 牦牛MSTN基因内含子2多态性及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

      2011, 30(3):285-289. DOI: 1000-2421(2011)03-0285-05

      摘要 (1453) HTML (0) PDF 1.12 M (26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PCR-SSCP技术对大通牦牛、甘南牦牛和天祝白牦牛(共277头)肌肉抑制素基因(MSTN)内含子2的部分序列进行了多态性研究,分析该基因与牦牛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牦牛MSTN基因内含子2存在2个等位基因和3种基因型。在该基因座上,甘南牦牛、天祝白牦牛呈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大通牦牛呈不平衡状态。3种基因型与牦牛部分生长性状的最小二乘法分析表明,MSTN基因内含子2对成年牦牛胸围、体质量、胸围指数、体长指数和肉用指数均显著相关(P<0.05),而不同基因型的牦牛体高、管围、体长和管围指数差异不显著。初步推断牦牛MSTN基因内含子2可作为牦牛标记辅助选择的遗传标记之一。

    • >园艺.林学
    • 甘蓝型油菜与甘蓝种间杂种的鉴定及特性研究

      2011, 30(3):290-294. DOI: 1000-2421(2011)03-0290-05

      摘要 (1635) HTML (0) PDF 5.58 M (26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新型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源(Eru CMS)为材料,通过杂交与胚抢救技术,获得甘蓝型油菜与甘蓝的种间杂种,对杂种进行鉴定并对杂种性状进行研究。用流式细胞仪和染色体计数鉴定后发现,真杂种的DNA含量为两亲本的中间值,并且染色体数目均为28条。通过对真杂种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杂种植株幼苗形态都介于亲本之间,生长后期则偏向甘蓝型油菜,具有超亲本的杂种优势;花叶杂种的叶片结构出现了变异,而绿叶杂种的叶片结构介于亲本之间;杂种的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量、初花期和花器官形态也都介于亲本之间;杂种具有自身特异的过氧化物同工酶酶带;杂种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为100%,花粉无活力,以甘蓝为轮回亲本与杂种回交仍存在杂交障碍,需借助胚抢救技术获得回交1代。

    • 玉簪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

      2011, 30(3):295-299. DOI: 1000-2421(2011)03-0295-05

      摘要 (1393) HTML (0) PDF 9.17 M (24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玉簪(Hosta plantaginea Aschers)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法研究其大小孢子的发生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比较了花蕾长度与雌雄配子体发育的对应关系,为进一步研究重瓣玉簪的形成原因和分子机制奠定胚胎学基础。结果表明:玉簪胚囊发育为贝母型;花药为四室,腺质绒毡层;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为连续型;四分体呈四面体型;成熟花粉为三细胞结构,有2个较小的精细胞和1个较大的营养细胞。

    • 云南大花香水月季居群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2011, 30(3):300-304. DOI: 1000-2421(2011)03-0300-05

      摘要 (1971) HTML (0) PDF 2.06 M (27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云南省分布的8个大花香水月季天然居群遗传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选用的12对SSR引物,共扩增出72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70个,占总条带数的97.22%;在物种水平上,总居群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和香农指数(I)分别为0.301 2和0.460 0,说明云南地区大花香水月季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大花香水月季居群内遗传变异(69.49%)大于居群间遗传变异(30.51%),说明居群内变异是其居群的主要变异来源;利用Popgene计算出两两居群间的Nei’s遗传一致度(I)和遗传距离(D),其范围分别为0.761 5~0.934 8和0.067 4~0.272 4,再依据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居群遗传距离与地理位置无显著的相关性。

    • >植物保护
    • 中国2种伞滑刃属线虫记述(线虫门:寄生滑刃科)

      2011, 30(3):305-311. DOI: 1000-2421(2011)03-0305-07

      摘要 (1563) HTML (0) PDF 6.53 M (25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线虫比较形态学和rDNA-ITS-RFLP及rDNA-ITS序列分析技术,对采自广东省的伞滑刃线虫进行鉴定。在广东番禺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的栽培介质中和东莞木包装上分别发现了食菌伞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 fungivorus)和豆伞滑刃线虫(B.doui), 其中食菌伞滑刃线虫是中国的新记录种,豆伞滑刃线虫是中国大陆的新记录种。

    • 肚倍蚜LAC-1基因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2011, 30(3):312-317. DOI: 1000-2421(2011)03-0312-06

      摘要 (1392) HTML (0) PDF 5.54 M (23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快速扩增 cDNA 末端(RACE)技术扩增得到肚倍蚜体内的1型漆酶基因(LAC-1)。基因全长为2 327 bp包含1 773 bp 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5′和3′末端非翻译区域(UTR)分别为449 bp 和105 bp。根据序列推导出该基因由591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理论分子质量约为67 ku,等电点为6.31,该序列具有4个氨基酸保守区:HWHGHH、THFWHSH、HPFHLHGH和WLFHCHIEFH。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扩增出的基因与其他昆虫LAC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

    • 深圳市红火蚁自然消长的动态规律

      2011, 30(3):318-321. DOI: 1000-2421(2011)03-0318-04

      摘要 (1507) HTML (0) PDF 1004.39 K (24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09年4月-2010年3月对深圳市某荒地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工蚁虫口密度以及蚁巢密度进行了自然消长动态规律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红火蚁工蚁全年的活动表现为明显的多峰型,第1个高峰出现在4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2个高峰出现在9月上旬至10月下旬,第3个高峰出现在次年2月下旬至3月下旬,且峰值依次降低; 红火蚁活动蚁巢密度由2月下旬开始逐渐升高,5月上旬至8月下旬为高峰期,活动蚁巢密度9月上旬开始持续降低,直至次年2月中旬达到全年的最低值,2月下旬活动蚁巢密度又开始升高; 新增蚁巢出现在4月至7月、11月以及次年2-3月,其中4月中旬新增蚁巢密度为全年最高; 5-6月、8月以及次年2-3月未发现蚁巢消亡,而其他月份都有不同程度消亡,消亡蚁巢密度的最高值出现在9月上旬。红火蚁工蚁虫口密度与地表温度、活动蚁巢密度与旬平均气温之间均为正相关。

    • 太阳黑子周期与褐飞虱大发生年份的关系

      2011, 30(3):322-326. DOI: 1000-2421(2011)03-0322-05

      摘要 (2094) HTML (0) PDF 970.54 K (22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1912-2006年东亚地区褐飞虱大发生年份、1959-2010年东南亚地区褐飞虱大发生年份的资料以及1880-2009年太阳黑子相对数资料,采用相关分析、相位分析、关键时分析及周期分析方法,探讨了太阳黑子周期与国内外褐飞虱大发生年份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年东亚地区及东南亚地区褐飞虱大发生年份级别均与前17年的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正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东亚地区及东南亚地区褐飞虱大发生年均主要处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的下降阶段;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对东亚地区及东南亚地区褐飞虱大发生年份的影响均没有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P>0.10);东亚地区褐飞虱大发生年份在局部上存在8-9年的周期性,东南亚地区褐飞虱大发生年份在局部上存在1-2年的周期性。

    • 十万大山51种植物抽提物杀螨活性的测定

      2011, 30(3):327-330. DOI: 1000-2421(2011)03-0327-04

      摘要 (1510) HTML (0) PDF 898.24 K (22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采自广西十万大山的51种植物为筛选对象,采用叶碟浸渍法和玻片法分别测定了其甲醇提取物(质量浓度为10 mg/mL)对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 Me Gregor和酢浆草如叶螨Tetranychina harti (Ewing)雌成螨雌成螨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苦李根(Rhamnella crenata)、九节(Psychotria ruba)、毛桐(Mallotus barbatus)、粉叶鱼藤(根)(Derris glauca)、山漆树(Rhus silvestris)、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毛八角枫(Alangium kurzii)、小叶买麻藤(Gnetum panvifolium)、络石(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厚叶铁线莲(Clemalis crassifolia)、黑面叶(Breynia fruticosa)等11种植物对酢浆草如叶螨具有显著毒杀活性; 络石、山漆树、无根藤对柑橘全爪螨雌成螨具有显著毒杀活性。

    • >资源与环境
    • 侵蚀修复措施对红壤团聚体组成及养分的影响

      2011, 30(3):331-336. DOI: 1000-2421(2011)03-0331-06

      摘要 (1292) HTML (0) PDF 942.66 K (19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鄂南侵蚀红壤为研究对象,采用花生-小麦轮作模式,在侵蚀小区实施结构改良剂(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PAM)、稻草覆盖、带状牧草及其组合措施,研究其对红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4.00、2.00~4.00、1.00~2.00、0.50~1.00、0.25~0.50 mm)、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覆盖极显著地提高红壤1.00~2.00 和2.00~4.00 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且花生季后土壤速效K的含量明显提高,而小麦季后红壤的有机质和速效K含量都有提高,但提高幅度各有不同。PAM以及PAM和带状牧草组合措施能较好地提高0.50~1.00 mm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但对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效果不明显。带状牧草和稻草覆盖组合措施能显著提高>4.00 mm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但对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影响不明显。稻草覆盖提高0.25~4.00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的效果好于稻草覆盖和带状牧草组合措施,而PAM和带状牧草组合措施对提高>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的效果好于带状牧草,但对于0.25~1.00 mm粒径效果不如PAM。

    • 绿肥翻压利用对干旱年份烤烟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

      2011, 30(3):337-341. DOI: 1000-2421(2011)03-0337-05

      摘要 (1354) HTML (0) PDF 908.17 K (22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化肥及其与不同比例绿肥配合施用对烤烟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遭遇严重干旱年份,生长受到严重抑制,不施肥时表现更明显,病害发生普遍,产量、产值显著降低。与单施化肥相比,绿肥与化肥不同比例配施均可明显提高烤烟株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和茎围,降低青枯病、普通花叶病发生率,根、茎、叶各部位生物量明显增加。随着肥料用量中绿肥比例增加,烤烟产量和产值有逐渐增加趋势,翻压绿肥各处理产量、产值分别是单施化肥的1.16~1.71倍、1.09~2.16倍。与单施化肥相比,绿肥与化肥配施烤烟叶片烟碱含量提高,还原糖/烟碱值下降,下部叶和中部叶总氮/烟碱比值均明显下降,上部叶总氮/烟碱比值平均有增加趋势,不同部位叶片钾含量均明显提高,烤烟化学成分协调性增加。

    • 3种野生蓼科植物对铝胁迫的生理响应

      2011, 30(3):342-347. DOI: 1000-2421(2011)03-0342-06

      摘要 (1495) HTML (0) PDF 985.76 K (22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水培法,设置0、25、50、100、400 μmol/L 5种AlCl3浓度处理,研究了3种野生蓼科植物酸模叶蓼、杠板归和辣蓼对铝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3种蓼科植物相对根系伸长率都随AlCl3浓度的增加呈递减的趋势,但AlCl3对杠板归根伸长的抑制程度要明显高于酸模叶蓼和辣蓼,表明酸模叶蓼和辣蓼的耐铝性显著高于杠板归;3种蓼科植物根系铝含量和草酸分泌量均随AlCl3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杠板归和辣蓼根系草酸分泌量在AlCl3为50 μmol/L时达到饱和),但酸模叶蓼和辣蓼根系铝含量显著低于杠板归,而根系草酸分泌量显著高于杠板归;高浓度(400 μmol/L)处理使3种蓼科植物根系活力、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下降,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尤以杠板归变化最为明显。而低浓度 (25~50 μmol/L)处理时,酸模叶蓼和辣蓼根系活力表现出递增的趋势,叶片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较对照显著升高,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由此说明,酸模叶蓼和辣蓼在低浓度AlCl3胁迫下可通过外部排斥(铝诱导的根系草酸分泌)和内部解铝毒(提高根系活力、叶片POD和CAT活性、脯氨酸含量及降低MDA含量)2种途径来增强其对铝的耐性。

    • 1HNMR法定量测定土壤中除草剂2,4-二氯苯氧乙酸

      2011, 30(3):348-351. DOI: 1000-2421(2011)03-0348-04

      摘要 (1370) HTML (0) PDF 1.25 M (22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建立了一种用内标法快速、简便检测土壤中2,4-二氯苯氧乙酸(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2,4-D)的1HNMR分析方法。土壤中样品经pH值2.0的酸性水溶液和丙酮提取、浓缩、定容,用布鲁克AV 600 核磁共振仪检测;在25 ℃下,以甲醇为溶剂、内置氘代丙酮为锁场溶剂,均苯三甲酸为内标,观察频率在600.13 MHz,谱宽为9 001.95 Hz,90°脉冲宽度12.10 μs,采集时间3 s,延迟时间3 s,累加次数128的条件下采集2,4-D试样的氢谱。线性范围为 30.00~200.00 mg/L,最低检测限25.0 mg/kg。稻田土和果园土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3.54%~90.26%和85.26%~92.65%,变异系数分别为为3.82%~5.15%和2.32%~5.89%。

    • >水产养殖
    • 鲢转铁蛋白基因cDNA的克隆及其在胚胎期的表达分析

      2011, 30(3):352-1900/12/22. DOI: 1000-2421(2011)03-0352-06

      摘要 (1355) HTML (0) PDF 1.21 M (25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克隆鲢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对鲢转铁蛋白的组织表达模式、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时序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cDNA全长2 365 bp,包含2 025 bp开放阅读框(ORF),编码674个氨基酸。鲢转铁蛋白与草鱼转铁蛋白的同源性高达74%,与人乳铁蛋白同源性最低,为39%,与其他鲤科鱼类转铁蛋白的同源性约65%~73%,与非鲤科鱼类的同源性约43%~50%。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鲢转铁蛋白基因与斑马鱼、草鱼、鲤、鲫等几种鲤科鱼类亲缘关系最近,单独聚为一支。鲢转铁蛋白基因仅在肝脏和脾脏中表达(肝脏中表达量高于脾脏)。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转铁蛋白基因对原肠中期后的器官分化和形态建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未影响原肠中期前的细胞分裂增殖。

    • 嗜水气单胞菌对克氏原螯虾免疫相关因子活性的影响

      2011, 30(3):358-363. DOI: 1000-2421(2011)03-0358-06

      摘要 (1469) HTML (0) PDF 1.09 M (23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用灭菌生理盐水调节至1.5×104 cfu/mL(Ⅰ组)和1.5×106 cfu/mL(Ⅱ组)的浓度后,注射法接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人工感染),定时检测供试克氏原螯虾的总血细胞数量(THCs)、淋巴液中酚氧化酶(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活性和抗菌活力等免疫相关因子活性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注射不同浓度的A.hydrophila 后的8~48 h之间,供试克氏原螯虾的免疫相关因子的活性发生了显著变化。2个试验组的克氏原螯虾在注射A.hydrophila后8~48 h内,THCs和SOD活性显著低于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其中Ⅰ组克氏原螯虾的THCs和SOD活性分别于注射感染的12、24 h降至最低值,于48、96 h恢复至正常值;而Ⅱ组克氏原螯虾的THCs和SOD活性均于48 h降至最低值,于96 h逐渐恢复。Ⅰ组克氏原螯虾在注射A.hydrophila后12~48 h,溶菌活力、抗菌活力和PO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分别于24、24、48 h达到最大值,96 h后恢复正常;而Ⅱ组克氏原螯虾在注射A.hydrophila后12~48 h,溶菌活力、抗菌活力和PO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于48 h降至最低,96 h后逐渐恢复接近正常值,但是仍然低于对照组。

    • 马颊河与徒骇河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水质初步评价

      2011, 30(3):364-370. DOI: 1000-2421(2011)03-0364-07

      摘要 (1852) HTML (0) PDF 1.04 M (25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海河流域马颊河与徒骇河的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种群数量、优势种、污染指示种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马颊河浮游植物为126种,隶属7门67属;徒骇河浮游植物为114种,隶属7门63属。2条河流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均以绿藻为最多,其次是硅藻和蓝藻;各采样点蓝藻、绿藻和硅藻出现的频度均为100%。在种群数量上,马颊河蓝藻占绝对优势(占藻类数量的53.59%),而徒骇河绿藻占优势(占藻类数量的35.73%),马颊河和徒骇河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分别为22.424×106和13.950×106个/L。马颊河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指数和Pielou指数变动范围分别为2.48~4.64、3.62~9.91和0.47~0.84;徒骇河的变动范围分别为3.04~4.57、2.94~10.15和0.63~0.82。根据上述参数,初步评价马颊河与徒骇河的水质总体状况较好,处于中营养,但有向富营养转变的趋势,应注意加强对河流水质的管理和保护。

    • >食品与农业工程
    • 1GLF-1.8型绿肥翻青机的设计

      2011, 30(3):371-374. DOI: 1000-2421(2011)03-0371-04

      摘要 (1259) HTML (0) PDF 1.40 M (21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依据旋转锹的工作原理,设计了一种绿肥翻青机,确定了该机的主要结构,测试了其工作性能。翻青装置中侧刀的侧切刃采用正弦指数曲线,可有效防止机组在多草田耕作时侧刀缠草;顶板可辅助土垡翻转,刮土装置可将粘附在侧刀上的土块刮下,减少侧刀粘土。田间功能性试验表明,该机翻青覆盖率可达85%以上,耕深最大可达200 mm, 且功耗低, 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可实现绿肥、水稻、小麦等秸秆的机械化翻埋还田。

    • >文献综述
    • 一氧化氮在植物根系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011, 30(3):375-383. DOI: 1000-2421(2011)03-0375-09

      摘要 (1591) HTML (0) PDF 1.01 M (31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氧化氮作为重要的气体信号分子,在植物体内参与的生理调节和信号转导功能已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近年来,有关NO在植物根系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特别是在植物根系中NO的合成和产生、NO调节植物根系生长和发育的详细具体过程以及这些过程中参与的信号转导途径等方面。本文对植物根系中NO的产生方式、NO在调节植物根系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参与的信号转导途径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和展望,以加深对植物根系生长发育过程和NO信号分子功能的认识。

    • >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论点摘编
    • DNA在土壤活性颗粒表面的结合机制及其稳定性和生物活性

      2011, 30(3):384-389.

      摘要 (1108) HTML (0) PDF 932.15 K (24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集我国地带性土壤山东泰山天外村棕壤,分离提取粗胶体(0.2~2.0 μm)和细胶体(<0.2 μm),对两部分胶体进行去有机质和不去有机质处理,得到0.2~2.0 μm含有机质粘粒、0.2~2.0 μm去有机质粘粒、<0.2 μm含有机质粘粒和<0.2 μm去有机质粘粒。以上述不同类型的棕壤胶体、蒙脱石、羟基铝-蒙脱石复合物,高岭石和针铁矿为试验材料,研究DNA在土壤胶体和矿物表面的吸附解吸行为和结合机制、固定态DNA的稳定性和细胞转化、固定态质粒DNA的PCR扩增以及土壤胶体和矿物对微生物代谢活性的影响,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运用吸附和解吸等化学方法和现代仪器分析手段如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圆二色光谱(CD)、荧光光谱、微量热分析技术,系统探讨了恒电荷土壤活性颗粒表面DNA吸附、解吸及固定的特点,基本揭示了DNA分子在不同类型土壤活性颗粒表面的结合机制。DNA在土壤胶体和矿物表面的最大吸附量顺序为:蒙脱石去有机质细粘粒>含有机质细粘粒>高岭石>去有机质粗粘粒>含有机质粗粘粒。体系pH从2.0增加到5.0,DNA在含有机质粘粒和蒙脱石表面的吸附量显著降低,pH大于5.0时,DNA在含有机质粘粒表面的吸附量几乎忽略不计。对于去有机质粘粒和高岭石,pH从2.0增加到9.0,DNA的吸附量逐渐降低。Mg2+比Na+更能促进DNA在土壤胶体和矿物表面的吸附。土壤胶体和矿物表面吸附态DNA依次用10 mmol/L Tris-HCl、100 mmol/L NaCl和100 mmol/L Na2HPO4-NaH2PO4溶液解吸。Tris-HCl和NaCl溶液对含有机质粘粒和蒙脱石表面DNA的解吸率为53.7%~64.4%,对去有机质粘粒和高岭石表面DNA的,29.7%解吸率仅为10.7%~15.2%;Na2HPO4-NaH2PO4溶液对去有机质粘粒、含有机质粘粒、蒙脱石和高岭石表面DNA的解吸率分别为39.7%~42.2%,23.6%~28.8%和11.4%~29.7%。DNA在含有机质粘粒和矿物表面的吸附为吸热反应(1.1 kJ/g <△Hads<3.5 kJ/g),而在去有机质粘粒表面的吸附为放热反应(-0.3 kJ/g <△Hads<-0.1 kJ/g)。上述结果表明,DNA可能主要通过脱水作用和静电力作用吸附在含有机质粘粒和蒙脱石表面,而在去有机质粘粒和高岭石表面,氢键和配位交换可能是DNA吸附的主要作用力。ATR/FTIR结果显示固定在去有机质粘粒和高岭石表面的DNA构型由原来的B型变为Z型;而蒙脱石和含有机质粘粒表面DNA的构型仍为B型。通过荧光光谱和CD谱观察到从高岭石表面解吸的DNA为C型,而蒙脱石和土壤胶体表面解吸的DNA仍为B型。2.查明了不同类型的有机和无机配体对土壤活性颗粒表面DNA吸附的影响。体系中柠檬酸、酒石酸和磷酸浓度从0 mmol/L增加到5 mmol/L,DNA在蒙脱石和高岭石表面的吸附量显著降低;随着配体浓度继续增加,DNA在蒙脱石和高岭石表面的吸附量逐渐增加。在土壤胶体体系中,随着配体浓度的增加,DNA的吸附量降低,各配体抑制效率的大小顺序为:磷酸>柠檬酸>酒石酸。和去有机质粘粒相比,配体对含有机质粘粒表面DNA吸附的抑制效果更强。这些结果表明,配体对DNA吸附的影响和配体的类型、浓度以及土壤组分的表面性质密切相关。在配体加入体系之前先加入DNA的处理使DNA在土壤胶体表面的吸附量最大。对于蒙脱石和高岭石而言,在DNA加入之前先加入配体的处理使DNA吸附量最大。3.选取土壤中2种常见的细菌如革兰氏阳性菌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和革兰氏阴性菌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研究了细菌对土壤胶体和矿物体系吸附DNA的影响。发现2种细菌细胞对DNA的吸附量没有显著差异,DNA主要通过范德华力和静电力作用吸附在细菌表面,恶臭假单胞菌表面的DNA更易被解吸。除了恶臭假单胞菌对高岭石体系中DNA的吸附影响较小之外,在土壤胶体或矿物体系中加入苏云金芽孢杆菌和恶臭假单胞菌均可显著促进DNA的吸附。与恶臭假单胞菌相比,苏云金芽孢杆菌更能促进DNA在土壤胶体表面的吸附。4.合成了含有不同浓度羟基铝的蒙脱石复合物(含铝量为2.5、10.0、20.0 mmol/g,用AM2.5、AM10和AM20表示),探讨了DNA在其表面的吸附解吸行为和结合机制。发现羟基铝在蒙脱石表面的包被显著降低了蒙脱石对DNA的吸附量,但增强了对DNA的结合强度,使吸附态DNA分子很难被解吸。在Na2HPO4-NaH2PO4体系中,DNA在蒙脱石或羟基铝蒙脱石复合物表面的吸附量显著高于其在Tris-HCl体系中的吸附量,但DNA的吸附亲和力较低;随着蒙脱石表面羟基铝含量的增加,DNA的吸附量显著降低,这表明在羟基铝-蒙脱石复合物表面,磷酸根阴离子与DNA分子形成了强烈的竞争作用。体系中CaCl2浓度的增加或pH的降低均可促进DNA在羟基铝-蒙脱石复合物表面的吸附。蒙脱石,AM2.5,AM10和AM20表面的吸附态DNA用Tris-HCl充分洗涤,解吸率分别为65.01%,30.00%,8.04%和5.18%,这表明蒙脱石表面羟基铝的存在可显著增强DNA的吸附强度。应用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测定了DNA在蒙脱石和羟基铝-蒙脱石复合物表面吸附的焓变,结果显示DNA在蒙脱石表面的吸附为吸热反应(△Hads=1.15 J/g),而在羟基铝-蒙脱石复合物表面的吸附为放热反应(-9.50 J/g <△Hads<-6.64 J/g)。DNA分子的碱基和磷酸基团参与了吸附过程,固定在AM10和AM20表面的DNA构型由原来的B型变为Z型,且和DNA分子之间形成了氢键。上述结果表明,DNA可能主要通过静电引力、氢键和配位交换等多种作用力吸附在羟基铝-蒙脱石复合物表面。扫描电镜结果显示,DNA可在AM10表面形成一层薄膜,而在蒙脱石表面没有观察到。5.联合应用凝胶电泳技术和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揭示了土壤胶体和矿物体系(表面)固定态染色体DNA的稳定性特点,基本阐明了固定态DNA抗核酸酶降解的机制。凝胶电泳结果显示,核酸酶质量浓度为2 g/mL时,DNA的条带消失,DNA完全被降解。体系中核酸酶质量浓度为20 g/mL时,高岭石、去有机质粗粘粒和细粘粒体系中的DNA在23 kb处的条带全部消失,仅剩一些大约2 kb和4 kb的碎片段。对于蒙脱石、含有机质粗粘粒和细粘粒体系中的DNA而言,即使核酸酶质量浓度增加到40 g/mL,DNA的条带均无明显变化。等温滴定微量热结果显示,游离态DNA、固定在去有机质粗粘粒、含有机质粗粘粒、高岭石和蒙脱石表面DNA的水解热分别为-4.76、-4.06、-2.38、-2.36和-0.22 mJ。上述结果表明,土壤胶体和矿物可保护DNA,使之抗核酸酶的降解;在供试的土壤胶体和矿物中,高岭石表面的DNA最易被降解,而蒙脱石表面的DNA较难降解;与去有机质粘粒相比,含有机质粘粒表面的DNA更难被核酸酶降解。DNA在土壤胶体或矿物表面的降解与DNA的固定强度及DNA构型的变化无关,土壤中有机质和2∶1型矿物(如蒙脱石)的存在以及土壤胶体和矿物对核酸酶的吸附程度可能是固定态染色体DNA抗核酸酶降解的主要原因。6.使用CaCl2处理的大肠杆菌TG1感受态细胞,系统区分了土壤胶体和矿物对固定态质粒p34S DNA转化活性和抗核酸酶降解的影响,基本明确了固定态DNA的转化机制。不同Ca2+浓度下制备了土壤胶体或矿物-质粒p34S DNA的复合物,复合物的转化效率随Ca2+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高岭石表面固定态质粒DNA的转化效率最低,尤其是在Ca2+浓度为5~100 mmol/L时,没有观察到转化子。与含有有机质粘粒和细粘粒相比,去有机质粘粒和粗粘粒表面固定态质粒DNA的转化效率较低。加入10 ng DNaseⅠ,10 μg游离质粒DNA的转化子数下降了99.8%,而土壤胶体和蒙脱石表面固定态质粒DNA的转化子数仅下降了2.0%~57.8%。加入100 ng DNaseⅠ,去有机质粘粒表面固定态质粒DNA的转化子数下降了92.3%~93.8%,DNaseⅠ的量达到1 000 ng时,固定态质粒DNA完全被降解,检测不到转化子。对于含有机质粘粒和蒙脱石表面质粒DNA,即使加入2 000 ng DNaseⅠ,转化子数仅下降了64.0%~98.0%。固定在粗粘粒表面质粒DNA的转化子数下降比率高于细粘粒。蒙脱石、含有机质粘粒和细粘粒对质粒DNA有较强的保护作用。质粒DNA在土壤胶体和矿物表面的吸附亲和力以及构型的变化可能是影响固定态质粒DNA转化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7.首次利用PCR技术扩增了土壤胶体和矿物表面固定态质粒pGEX-2T DNA中600 bp碱基对序列。土壤胶体、高岭石或蒙脱石-质粒DNA复合物直接用于PCR扩增,无扩增产物出现;土壤胶体或高岭石-DNA复合物稀释10倍或20倍后,可观察到扩增产物,蒙脱石-质粒DNA复合物即使稀释到100倍,仍不能进行扩增;对于固定在针铁矿表面的质粒DNA而言,复合物在不稀释、稀释10倍和20倍条件下,均可观察到扩增产物。因此,PCR体系中粘土矿物类型和浓度显著影响固定态质粒DNA的PCR扩增结果。8.应用等温微量热技术,首次获得了土壤胶体或矿物体系下大肠杆菌的代谢热曲线。通过拟合指数方程,发现大肠杆菌在LB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速率常数(k)为0.074/min,而LB中加入去有机质粗粘粒、高岭石、含有机质粗粘粒、蒙脱石和针铁矿后,k分别为0.073、0.058、0.054、0.045和0.020 min。供试的土壤胶体和矿物对大肠杆菌生长代谢有显著的抑制作用。3种矿物中,对大肠杆菌代谢抑制能力最强的是针铁矿,最弱的是高岭石,蒙脱石居中。土壤中有机质对大肠杆菌的生长代谢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 水稻白叶枯病隐性抗病基因xa13的分离与鉴定的研究

      2011, 30(3):390-392.

      摘要 (1382) HTML (0) PDF 869.69 K (25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植物抗病基因的研究一直以来是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迄今已经从不同的宿主中分离了50多个抗病基因,其中仅有6个是隐性基因,这些隐性抗病基因的作用机理目前尚不能用广为接受的显性基因的作用机理来进行解释。水稻中已经鉴定32个主效抗白叶枯病基因,其中9个为隐性抗病基因。位于第8染色体长臂末端的xa13基因就是其中的1个典型,它完全隐性、特异性地抗白叶枯病菌菲律宾菌系生理小种6(PXO99)、与其他显性或隐性抗白叶枯病基因存在抗性互作,说明xa13基因具有特异性抗性。为克隆xa13基因,采用基因组饱和杂交的原理,在9个发育时期取材构建了水稻品种明恢63全生育期均一化cDNA文库。以分子标记E6a和另一端标记S14003为起始,构建了xa13基因区段的物理图谱,并结合3个F2群体和Shotgun测序结果将该基因定位于1个9.2 kb的DNA片段上。同时通过精细物理定位xa13基因,开发了数个与该基因紧密连锁的基于PCR技术的分子标记,为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xa13育种提供了经济、方便的分子标记。在优化了一套适合于水稻品种IRBB13的转基因组培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将携带显性候选基因的片段转入到携带隐性抗病基因的水稻品种IRBB13中,在45株转基因植株后代中,有全长基因导入的30株的表型变为感病,并且4个单拷贝转基因的T1代家系也符合共分离检测,从而验证了候选基因是xa13基因的显性基因Xa13,用图位克隆法成功克隆了隐性基因xa13和显性基因Xa13。同时,通过RNA干扰(RNAi)技术,分别抑制水稻品种明恢63和中花11中显性基因Xa13的表达,以及水稻品系IRBB13中隐性基因的表达。通过接种白叶枯病菌PXO99和定量RT-PCR分析发现,明恢63和中花11中Xa13基因表达受到抑制的植株表型由感病变为抗病,IRBB13中xa13基因表达受到抑制的植株抗性进一步加强。有趣的是,显性基因Xa13和隐性基因xa13在花药中的表达量高于在叶片中的表达量。RNAi转基因植株中Xa13或xa13的表达受到抑制会导致植株不育或半不育,组织学观察发现这些不育单株的多数花粉的发育停留在单核花粉期或二核花粉期。原位杂交的试验证明,Xa13基因在花药中表达的时期与异常花粉发生的时期非常一致,Xa13在花粉发育的早期不表达,在单核花粉期开始高水平表达。从而说明Xa13基因在花粉的发育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进一步通过大量试验表明,显性基因Xa13是1个受病原调控表达的基因,由显性基因Xa13突变成隐性基因xa13的关键不是编码区内的变化,而是在启动子区的1个约18 bp的区间内的突变使基因表达受病原调控的能力丧失,且这种突变不影响其在花粉中的表达。XA13蛋白是1个未知具体生化功能的细胞膜蛋白,属于MtN3家族的成员之一。但其在白叶枯病菌PXO99侵染以及在花粉的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且可能介导新的抗病途径。因此,本研究通过克隆隐性基因xa13以及它的显性基因Xa13,不仅揭示了1种新的植物抗病机制:即抑制抗病基因的表达是高效抗病的基础,而且为研究植物抗病和花粉发育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