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
P. 30

2 4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总 155 期)

               离群众的弊病, 大力加强党风建设, 进一步密切党同群众的关系, 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的目标
                                                                                                 [ 8 ]
               任务; 同年 12 月, 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
           庆   “ 八五” 计划的建议» 在强调“ 使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的同时, 进一步明确了
                                                                                   [ 8 ]
           祝
           中                                                                               [ 8 ]
           国   “ 全党同志都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 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前列” 的要求; 1992
           共   年 10 月, 中共十四大正式把“ 把党建设成为领导全国人民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
           产
           党   坚强核心” 这一党建目标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 为实现改革开放新时期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建设目标提
           成
               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 1994 年 9 月, 中共十四届四中全会深刻总结党的建设实践新经验, 结合国际国
           0
           周   内形势新变化明确提出把党“ 建设成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立 10
           年                                                                                         [ 9 ]
           特   务、 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 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这
           别
           策   一新时期党建目标; 在即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之际,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
           划
               中指出, 要“ 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
               固、 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政党” , 这就从指导思想、 价值旨意、 基本要求、 风险防控、 先进属性、 目标任务等方面更加明确了改
                    [ 10 ]
               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推进方向, 彰显出处在世纪之交的中国共产党基于对党建基
               本规律的深化认识创造性回答“ 建设什么样的党” 的理性自觉, 为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推向
               二十一世纪奠定了良好基础.
                   跨入二十一世纪, 中国发展进入“ 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
                                                                                [ 11 ]
               共产党人提出切合新世纪新阶段发展实际的党建目标.具体来看, 2003 年 7 月, 通过总结抗击非典
               斗争中的基层党建实践经验, 胡锦涛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提出了“ 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
               贯彻‘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组织者、 推动者、 实践者” 的目标; 同年 10 月, 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12 ]
               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的新形势, 从党风廉政建设角度提出了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在各项工
               作中要符合为民、 务实、 清廉的要求; 之后又在 12 月, 在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提出要“ 形成一支
               能够担当重任、 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和能够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
               伍” 的目标. 2004 年 9 月, 通过认真总结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成功经验并深入分析党在新世纪新阶
                  [ 12 ]
               段进行治国理政时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提出把党建设“ 成为始终做到
               ‘ 三个代表’、 永远保持先进性、 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的要求, 充分体现了中
                                                                                  [ 13 ]
               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新阶段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化认识和清醒把握. 2005 年 9 月, 在
               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时, 胡锦涛提出要以“ 党始终保持旺盛的活力和蓬勃
               的朝气,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始终成为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
               强领导核心” 为目标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以上对党的建设各方面目标的具体明确蕴含着把全面
                           [ 12 ]
               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总体目标落实到位的应然逻辑. 2007 年 10 月, 胡锦涛在
               中共十七大上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建设总体目标, 提出要“ 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求
               真务实、 改革创新, 艰苦奋斗、 清正廉洁, 富有活力、 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 是中国化马克
                                                                                         [ 14 ]
               思主义党建目标理论在“ 变” 与“ 不变” 的辩证发展中渐臻完善的充分体现, 实现了新世纪新阶段党建
               目标的系统化呈现.
                   党的建设目标伴随党所处历史方位的变化不断发展演进, 对“ 建设什么样的党” 这一问题的理性
               追问将贯穿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全过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觉遵循马克思主义政党建
               设基本原则, 认真总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目标制定经验, 立足新时代党的建设具体实践, 提出要
               把党“ 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人民衷心拥护、 勇于自我革命、 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 朝气蓬勃的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的党建目标.简单来说, 就是要求“ 党在新时代条件下赓续先进性、 彰显人民
                                 [ 15 ]
               性、 保持纯洁性、 富有战斗性、 焕发活力性” , 这“ 五大特性” 正是中国共产党自觉适应新时代形势任
                                                     [ 1 ]
               务发展变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目标理论的创新发展, 是党以改革创新精神要求自己、 加强自
               己、 完善自己的新时代体现.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