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
P. 18

1 2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总 154 期)

               在中国也是如此, 从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看, 在五四运动前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 研讨、 翻
               译、 宣传活动中, 产生了以陈独秀、 李大钊为代表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群体, 他们是中
           庆   国共产党创建活动的主体.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几乎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研究团体的基
           祝
           中   础上建立的, 如上海早期党组织是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基础上建立的, 北京早期党组织是在马克思
           国
           共   学说研究会的基础上建立的, 长沙早期党组织是在俄罗斯研究会的基础上建立的, 济南早期党组织是
           产
           党   在“ 康米尼斯特”( 英文“ 共产主义” 音译) 学会的基础上建立的.武汉早期党组织的情况稍有不同, 是
           成
               由上海早期党组织联系武汉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建立的, 武汉早期党组织成立后, 即“ 分别在武昌、 汉
               口领导建立公开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学习、 研究马克思主义” .广州早期党组织的情况与武汉相
                                                                       [ 5 ]
           0
           立 10
           周
           年   似, 是在陈独秀的指导下先成立党的早期组织, 而后建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在理论学习中了解马克
           特
           别   思主义, 认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 进而建立起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共
           策
           划   同的特点, 从各地党的早期组织成员身上都能看到这一特点, 陈独秀、 李大钊、 毛泽东、 李达、 蔡和森、
               周恩来等都是如此, 在武汉早期党组织成员身上, 这一特点同样表现得非常突出.
                   董必武是武汉早期党组织成员的主要代表, 也是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由民主主义者
               转变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 1919 年春, 董必武在上海渔阳里« 新青年» 编辑部遇到了湖北同乡李
               汉俊, 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学说.李汉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启蒙者之一, 他在留学日本期间,
               深受河上肇、 堺利彦等日本马克思主义者的影响, 通过大量研读马克思主义著作而建立起了对马克思
               主义的信仰.他于 1918 年底回国, 后成为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和上海早期党组织的主要成员, 他
               译介过许多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翻译的马尔西著« 马格斯资本论入门» 是« 资本论» 在中国最早的
               通俗读本, 被认为“ 占据了我国初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中心地位” .董必武在回忆中谈到:“ 一九一
                                                                         [ 6 ]
               九年五四运动时, 我从鄂西到上海, 这时, 李汉俊( 湖北人) 从日本毕业回来经常和我闲谈社会活

               动情况, 有人说俄国是过激党进不得, 马克思主义的书看不得.当时有股劲, 你说看不得我非看不可.
               我们就想法了解俄国革命的情况和马克思主义的书当时社会上有无政府主义、 社会主义、 日本的
               合作运动等等, 各种主义在头脑里打仗.李汉俊来了, 把头绪理出来了, 说要搞俄国的马克思主义, 介
               绍« 马克思主义入门», 看政治经济学入门.” 董必武明确谈到, 自己的“ 思想转变是 1919 年在申( 即
                                                      [ 7 ]
               上海)”, 那时“ 李汉俊刚从日本回国, 常谈俄国消息.五四运动后, 我们想俄国与中国问题, 开始谈马
               克思主义.先看了一些无政府主义的书.从李汉俊那里知道许多俄国的消息.看« 资本论入门» 和考
               茨基的书”.正是通过研读马克思主义著作, 他“ 逐渐明了俄国革命列宁党的宗旨和工作方法与孙中
               山先生革命的宗旨和工作方法迥然不同.” 从董必武的回忆中可以清楚地看到: 他是在李汉俊的影
                                                     [ 8 ]
               响下, 通过研读各种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读物和马克思主义著作的过程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的.
               武汉早期党组织的另一位重要成员陈潭秋则是受到董必武的影响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而转变为
               共产主义者的. 1919 年 6 月中旬, 作为武汉地区五四学生运动主要领袖的陈潭秋随武汉学生代表团
               到上海参加全国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 结识了正在上海的董必武, 董必武为陈潭秋介绍了许多马克思
               主义著作、 俄国革命书籍和国内进步书刊, 并悉心指点, 两人在一起研读交流了两个多月, 对于马克思
               主义理论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后来董必武在回忆中谈到:“ 由于志同道合, 我们一见如故, 相互交流学
               习马克思主义的心得, 畅谈改造中国和世界的抱负, 同时商定回汉后用办报纸、 办学校的方式传播马
               克思主义, 开展革命活动.” 1920 年 3 月, 董必武、 陈潭秋等在武昌创建了私立武汉中学, 学校引进
                                       [ 9 ]
               了许多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供师生传阅和学习, 一批担任教师的进步知识分子还指导学生们阅读和
               学习« 新青年»« 共产党»« 星期评论»« 觉悟» 等马克思主义刊物.董必武、 陈潭秋亲自指导学生会主办
               « 武汉中学周刊»( 后改为月刊), 编写« 政治问答» 交流读书心得, 发表宣传革命的文章.武汉中学成为
               湖北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祥地.时人回忆:“ 湖北的共产主义研究小组由董必武、 陈潭秋、 张国恩
               ( 几个月后他就不干了) 等组织起来, 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传播, 在武汉中学内很少受到阻碍”,“ 董、 陈
                                                [ 8 ]
               二人在武汉中学学生中影响最显著” .
                   恽代英虽然不是董必武、 陈潭秋等发起建立的武汉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员, 但他与林育南等
               于 1921 年夏在湖北黄冈发起建立的共存社也是一个具有早期地方党组织性质的共产主义团体, 其宗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