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
P. 52

4 6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总 155 期)

               资源重新配置还有非常大的空间.通过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可提升的农业生产率也具有较大潜力.基
               于此, 本文重点研究农业资源再配置的生产率效应.具体地, 将在测算不同维度农业生产率( 劳动生
               产率、 土地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的基础上, 考察农业资源再配置的整体趋势和分布特征, 实证评估
               农业资源再配置的生产率效应              [ 13 ] , 并为此寻找县域尺度上的经验证据.

                  一、 文献回顾


                  对资源再配置的生产率效应的探索, 至少可以追溯到 S y r q uin 扩展的 TFP 分解框架, 将 TFP 分
               解为行业 TFP 和行业间配置效应后, 发现即使行业 TFP 水平不发生变化, 只通过行业间要素重新配
               置也可提升加总生产率           [ 14 ] . Baner j ee等则首次从发展经济学的视角考察了资源再配置的经济影响,
               并指出部门间的资源再配置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 15 ] .从已有文献来看, 对农业资源再配置的生
               产率效应的研究主要从如下几方面展开: 一是关注农业劳动力重新配置的生产率贡献                                        [ 7 ] .这一类研
               究主要从二元经济理论出发, 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非农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联系起来, 考察农业劳动力
               重新配置对宏观经济增长的贡献, 并发现农业劳动力仍需要进一步转出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为宏
               观经济增长提供动力.二是从投入产出视角考察要素配置及其生产率效应, 如资本配置                                        [ 16 ] 和土地配
               置  [ 17G18 ] 等.陈海磊等利用山西固定观察点数据, 分析了农户全要素生产率等生产效率和生产规模的
               关系, 并发现农户生产效率对生产规模有负向影响, 存在土地配置不当                              [ 17 ] , 但其没有分析土地再配置
               的生产率效应.朱喜等通过对农业农村部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的分析, 发现存在农户的要素配置扭
               曲和 20% 以上的农业 TFP 增长空间, 但其并不涉及单要素生产率的分析                            [ 11 ] .三是从生产率分解视

               角测算资源配置效率及其对生产率的影响, 这集中于对 TFP 的分解.主要基于随机前沿分析( stoG
                                           [ 19G20 ]                                      [ 21G22 ] 两类生产前
               chasticfrontieranal y sis , SFA )  和数据包络分析( dataenvelo p eanal y sis , DEA )
               沿面方法, 并发现配置效率增长是农业 TFP 增长的重要来源                         [ 2 , 23 ] .李承政等利用农村固定观察点数
               据和 OP 协方差分解等方法, 研究指出农地再配置可提升农业总产出 20% 以上                                [ 18 ] , 但其仅局限于浙

               江省的例证.
                   总的来看, 可以发现已有文献可能仍有如下几方面的不足.第一, 不同视角下研究农业资源配置
               的生产率效应的文献在不断累积, 但大多是从单一要素配置或全要素生产率的特定角度展开研究, 缺
               少在统一框架下的系统分析.这意味着不能简单地将现有研究结论在农业生产率的多个维度上扩
               展.第二, 农业资源再配置对宏观经济和农业增长的驱动作用得到广泛证实, 但对于农业资源再配置
               及其生产率效应可能存在的地区差异, 现有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略显不足, 对此仍然缺乏一个
               科学判断.第三, 已有研究主要在全国层面或省级层面进行了探讨, 县级层面的研究相对不足                                            [ 19 ] .
               显然, 相对“ 粗糙” 的省级层面研究不具有更小空间尺度上的政策指导性, 也可能会导致对农业生产率

               和资源配置情况的误判, 从而造成农业政策制定上的偏差.
                   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 本文重点在两个方面做出新的探索: 第一, 借鉴现有研究广泛应用的 OP
               协方差分解      [ 4G5 , 18 ] , 对农业劳动生产率、 土地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同一框架下的分解, 识别农业
               资源再配置及其生产率效应.这仍然属于生产率分解的研究思路, 但相对于生产前沿面方法, OP 协
               方差分解可以同时考察生产率差异和地区差异的影响, 能够提供更稳健和一致的估计.第二, 以
               2002-2015 年 1384 个县级行政单位的 19376 个样本为支撑, 从县域尺度上刻画农业资源再配置及
               其生产率效应的变化特征和地区异质性, 从而在更小空间尺度上提供优化农业资源配置、 提升农业生
               产率的政策依据.

                  二、 研究方法、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1. 资源再配置的度量
                   现有文献主要利用生产前沿面方法分解农业 TFP 来分析农业资源配置.但这种方法至少存在
               两方面的困难或不足: 一是分解 TFP 计算配置效率时, 需要生产要素的价格信息.如 SFA 方法分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