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P. 12

6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总 153 期)

               公共品在空间配置的效率, 回答的是乡村公共品的供给和公共服务既要讲究对受众体的公平性, 又要
               注重公共品的配置效率问题.
           华       2. 我国乡村建设的三个重要关键
           中
           农       ( 1 ) 既要坚持政府主导, 又要引入市场力量.在我国乡村建设中, 不仅大规模基础设施的投入要
           业
           大   靠政府, 而且农村社区性的公共品供给也主要靠政府财政的支持与投入, 但供给仍然满足不了需求,
           学
           学   除了少数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稍高之外, 绝大多数地区农村公共品的供给状况仍不
           报
           ︵   容乐观.目前, 我国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的主要问题和难点是供给主体过于单一, 企业和社会资本的
           社
           会   参与积极性不高.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保障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 资金需求量巨大, 政府的财政
           科
           学   投入和金融支持已成为关键保障. 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
           版
           ︶
           创   领域, 中央预算内投资继续向“ 三农” 补短板领域倾斜, 且要求各地区、 各部门强化措施, 不断完善涉农
           刊
           四   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 同时, 提出支持地方政府发行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用于现代农业设施建设和
           十
           周   乡村建设行动, 创新支持绿色、 科技创新等领域债券扩容.除此之外, 还支持以市场化方式设立乡村
           年
           特   振兴基金,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服务乡村振兴的内设机构, 加快普惠金融、 民生金融、 绿色金融等
           别
           策   服务模式创新, 撬动金融资本、 社会力量参与, 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业、 乡村特色产业、 乡村休闲旅游
           划
               业、 乡村新型服务业等乡村产业发展.但在实践中, 尤其是经济下行态势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各级政
               府财政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下, 农村公共品, 特别是农村社区性公共品的供给, 单纯依靠政府的力量
               还是不够的.为了提高农村公共品供给规模、 质量与效率, 政府既需要提高公共支出的比重与效率,
               还需深入挖掘社会资本和自治组织力量的参与潜力                        [ 6G7 ] .因此, 如何在加大政府对乡村公共品投入的
               同时, 发挥财政投入“ 四两拨千斤” 的杠杆撬动作用, 引入市场机制, 吸引企业、 社会资本、 村集体和村民

               共同投资和参与乡村建设, 将是解决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主体单一, 缺乏多主体参与难题的基本思路.
                   ( 2 ) 既要解决有效供给, 又要重视有效管护.作为农村社区的公共产品, 即便解决了供给问题, 也
               不意味着能解决好公共品的有效营运和管护问题.实践中, 相对于私人品的供给, 政府对农村社区公
               共品的供给, 还存在公共品营运与管护的效率低下问题, 如村庄厕所清洁化问题、 污水治理常态化问
               题、 垃圾分类处理问题, 不仅需要投入设施等硬件, 而且还需要持续营运与管护.也就是说, 在农村社
               区公共品的营运与管护过程中, 还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问题是政府、 企业、 集体、 农民等主体谁来对类似
               公共设施进行营运与管护的问题.这实质上是对公共产品的治理问题, 基本的思路, 一是明确相关公
               共设施的产权及其管护主体, 然后责任到主体.二是强化公共设施规制及其监督实施, 发挥乡村基层
               组织在这方面的作用.三是发挥乡村治理中自治功能, 调动社区群众主动参与社区公共设施管护的
               积极性.四是在公共设施营运管护中导入市场机制.通过对乡村建设赋权, 也就是在乡村建设中加
               快公共资源和资产的产权制度改革与营运制度创新, 吸引市场力量投资并营运乡村建设项目.如鼓
               励市场力量在对乡村垃圾分类集中处理与管护的同时, 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 实现乡村垃圾分类与
               再生资源回收“ 两网融合”; 鼓励市场力量在对乡村路网、 水网、 电网、 物流网等公共设施投资建设的同
               时, 从事乡村休闲旅游业, 开辟跨界增收、 跨域获利渠道; 鼓励市场力量和村集体经济通过股份合作等
               制度安排, 构建“ 农户 + 村集体 + 市场主体” 产业化联合体, 共同进行乡村建设和发展营运.浙江的
               “ 千万工程” 建设在这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 积累了不少经验启示, 后文将作进一步的阐释.
                   ( 3 ) 既要防止大拆大建, 又要避免低效配置.乡村建设涉及众多基础设施、 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
               不但具有公共属性, 而且存在公共品服务对象的规模效应问题.换言之, 大多数公共品都存在一定的
               规模要求, 使用者过多, 会导致公共品的使用过度拥挤, 反之, 会导致公共品使用的不经济.联系到要
               大力推进的乡村建设,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乡村建设不仅要防止脱离乡村自然与文化特点的大拆大
               建, 也要避免由于乡村公共建设项目缺乏规模效率而导致的低效配置.这意味着, 往村覆盖、 往户延
               伸的乡村建设不应该是静态的, 而是伴随着乡村人口相对集聚、 空间布局不断优化的演进过程.也就
               是说, 乡村建设一方面要通过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改善来吸引乡村人口的相对集聚、 带动乡村
               布局日益优化; 另一方面, 要通过乡村人口的相对集聚与布局优化来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
               设的效率与水平.只有这样, 乡村建设才能在更好实现乡村公共品往村覆盖、 往户延伸的同时, 提高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