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8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
P. 78

7 2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总 157 期)

               重要途径, 但却不是唯一的途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非农就业在增加收入的同时, 可能会对非农就业
               群体相对剥夺、 幸福感与身份认同感等问题产生负作用                         [ 34G35 ] , 因而非农就业要适度, 需要通过市场机
               制与政府引导合理开展.当前国家提倡人才返乡、 人才振兴, 较高劳动力禀赋的“ 人才” 不论在城市还
               是农村都是紧缺的, 都能够发挥作用, 创造价值                   [ 36 ] .因而相对贫困的缓解重点还在于优化农村劳动
               力禀赋特征, 需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 这也要求我们回到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 SLF ) 的源
               头生计资本中去解决问题.
                                       表 7 Bootstra p 方法检验的中介效应及 95% 置信区间
                                                                    95% 的置信区间       偏差矫正后 95% 的置信区间
                   劳动力禀赋          影响机制          效应估计        标准误
                                                                     下限      上限        下限         上限
                                  间接效应         -0.027 ∗∗∗   0.004   -0.036  0.019     -0.037     0.020
                劳动力数量
                                  直接效应         -0.148 ∗∗∗   0.019   -0.184  -0.111    -0.185     -0.112
                                  间接效应         -0.067 ∗∗∗   0.009   -0.085  -0.051    -0.085     -0.051
                劳动力受教育程度
                                  直接效应         -0.148 ∗∗∗   0.019   -0.181  -0.107    -0.180     -0.104
                                  间接效应         -0.013 ∗∗∗   0.004   -0.021  -0.006    -0.021     -0.006
                劳动力健康状况
                                  直接效应         -0.148 ∗∗∗   0.019   -0.185  -0.111    -0.184     -0.110
                  四、 结论与启示


                  本文利用 2018 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农村家庭样本, 探讨了劳动力禀赋对农村家庭相对贫困
               的影响, 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与 Bootstra p 检验验证了非农就业在影响机制中的中介作用, 主要结论
               如下:
                   第一, 当前中国农村家庭相对贫困问题依然较为严峻, 以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全样本家庭中位数
               50%的标准计算, 22.8% 的农村家庭存在收入上的相对贫困.第二, 劳动力禀赋对农村家庭相对贫困
               具有显著影响, 且不同禀赋特征的影响具有异质性, 其中劳动力数量对农村家庭相对贫困的发生具有
               显著的正向影响, 而受教育程度、 健康状况等劳动力质量特征变量则表现出了显著的负向影响, 即劳
               动力禀赋对相对贫困的缓解作用更多地依托于劳动力质量的提高.第三, 非农就业在劳动力禀赋对
               农村相对贫困的影响机制中起到中介作用.非农就业是增加收入、 缓解相对贫困的重要途径, 但却不
               是唯一的途径, 当前“ 人才” 不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都是紧缺的, 因而解决相对贫困重点还在于优化农村

               劳动力禀赋, 开发人力资本.
                   基于研究结论, 引申出以下政策启示: 其一, 在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目标指引下, 应着力关
               注相对贫困问题, 建立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当前中国农村家庭相对贫困问题依然严峻且
               将长期存在, 这需要政府尽快出台识别相对贫困群体、 缓解相对贫困状况的举措与政策                                       [ 37G38 ] .其二,
               适度增加非农就业机会, 提供非农就业信息服务与社会保障支持.政府部门因地制宜地在本县市、 本
               乡镇发展非农产业, 重视中小城镇吸纳农民就业的能力, 创造本地非农就业机会, 同时应提供充分的

               就业信息、 就业渠道和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支持.其三, 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 提升劳动
               力禀赋并发挥其收入增长效应.随着产业结构升级, 农村劳动力的收入增长效应与减贫效应越来越
               依赖于劳动力受教育程度、 健康状况等质量的提升而非以往的绝对数量, 这就要求政策、 舆论引导农
               村家庭重点关注教育培训、 医疗保障的投入, 政府各级部门也要通过培训、 政策引导等方式支持农村
               人力资本开发, 例如通过非农工作经验传授、 就业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活动的开展促使农村劳动力适
               应非农就业岗位的用人要求.其四, 关注农村弱势群体的贫困状况, 逐步建立相应的支持政策体系.
               随着城乡劳动力市场流动限制不断减弱, 青壮年劳动力已经在绝大多数地区实现了较为充分的外出
               就业, 农村未来的相对贫困不仅是家庭与家庭间的, 还可能体现在回乡务农的中老年人和年轻人间,
               流动群体与留守群体间.这就要求政府部门逐步构建农村弱势群体的相对贫困识别体系及相应的政
               策支持体系.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