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6期
P. 12

6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总162 期)

                机制。因此,要以增强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内生发展动力和发展活力为导向,以增强产业发展和就
                业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长效机制建设。
                    1.加快推动乡村特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实现脱贫地区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之策。要更加注重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的质量和效益,建立形成脱贫人口持续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一要巩固提升脱贫地区特色产业。保
                障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投入,进一步提高衔接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用于特色产业发展的比重,注
                重产业后续长期培育,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和抗
                风险能力。二要以全产业链思维推动特色产业提档升级。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加快发展
                现代乡村服务业,引进龙头企业,补齐营销、设施上的短板,打造种养、加工、贸易一体化的全产业链,
                拓展主导产业增值增效空间,为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创造条件。三要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
                产业融合发展 。推动产业发展规划与村庄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有机衔接,通
                             [9]
                过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健康养老等新
                产业新业态。注重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更好地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
                节本降险。四要不断强化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支撑。完善道路交通设施和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
                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电商平台、批发市场与区域内特色产业精准对接,打通农
                产品产销堵点;加强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大数据、物联网、5G 等技术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应
                用,提升特色产业电子商务支撑服务水平,培育和发展农产品网络品牌,充分释放农业生产和农村消
                费的巨大潜力。
                    2.强化脱贫人口就业增收机制
                    就业是保障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的基本盘 。据统计,目前全国 160 个重点县脱贫人口收入
                                                             [10]
                中工资性收入占比超过 70%,外出务工是脱贫人口就业的重要渠道。为此,要根据脱贫人口劳动能
                力,完善和加强多渠道就业创业政策。一是完善就业扶持和培训体系,提升就业匹配度。搭建好用
                工信息服务平台,注重发挥大龄困难群众在畜牧养殖、传统手工艺方面的技能储备,增强人力资本和
                技能经验就业匹配的有效性;提升就业培训实效,大力推进以工代训、新型学徒制培训等职业技能培
                训,培养劳动力从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不断提升就业竞争力,帮助脱贫人口实现自我发展。二是对
                于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脱贫人口,要深入开展跨省及市县间劳务协作。输出地要履行好主体责
                任,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打造区域劳务品牌,加大定向、定点、有组织的输出力度,及时与劳务协作伙
                伴开展劳务对接、技能培训、权益维护等合作交流;输入地要履行好帮扶责任,发挥建筑、物流、电力
                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吸纳就业的作用,鼓励引导用工单位尽量把脱贫人口稳在输入地。三是对于农村
                妇女、轻中度残疾人等弱劳力、半劳力和无法外出的脱贫人口,组织其通过公益性岗位、帮扶车间、以
                工代赈等方式拓展就业,吸纳更多脱贫人口家门口就业。
                    3.着力壮大脱贫地区县域经济,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县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要以县域为重要载体,发挥好县域辐射带动乡村的作用,促
                进脱贫地区整体发展。一要统筹培育本地支柱产业和承接外地产业转移,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以
                县域为主阵地发展就业带动能力强的县域富民产业,围绕“一县一业”,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公
                共品牌。二要积极引导从农村走出去的人才返乡创业,利用经济发展带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公共
                服务升级改善、人才资金等要素回流,发挥县域综合承载能力,增强脱贫地区特别是重点帮扶县发展
                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农村集体经济是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基础支撑,要全面加强和充分发
                挥农村集体经济的带动和兜底作用 。一要盘活农村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健全联农带农机制,
                                                [11]
                避免简单的入股分红,引导农户特别是脱贫户和监测对象有效嵌入产业链中,实现脱贫人口就地就
                近就业,让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红利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成员。二要对脱贫攻坚期间形成的新集
                体资产确权和移交,注重发挥经营性资产的增收效益,积极探索公益性资产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促进
                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三要在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环节,根据经营情况向困难成员倾斜,使他们在已
                有政策性兜底保障基础上,进一步获得集体经济收益的托底支持,形成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的长效机制。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