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6期
P. 8

2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总162 期)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
                                                        [3]
                    1.部分农村低收入人口就业增收仍然困难,返贫风险较高
                    目前农村低收入人口收入来源中,工资性收入普遍较低,对转移性收入的依赖度较高。如全国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41.1% 来源于工资性收入,36% 来源于家庭经营收入,20.6% 来源于转
                移性净收入,财产收入占 2.4%。而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 35.3%,家庭
                经营收入36%,转移性净收入高达26.9%,比全国人均水平高出6.7%,财产性收入只占1.4% 。
                                                                                                   ①
                    当前尤其需要关注的是三类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就业增收难问题。一是脱贫不稳定人口,其自身
                就业增收能力较弱,收入水平较低且不稳定,虽然已经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但收入水平仍然比较
                低、收入来源不稳定或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自身脆弱性较高;二是边缘易致贫人
                口,脱贫攻坚时期没有享受国家的政策支持,往往缺乏社会保障支持或保障水平较低,收入提升较
                慢,有些人的收入可能已经低于脱贫人口;三是突发严重困难人口,其易因家庭财产遭受损失或支出
                骤增,导致受灾家庭生活水平容易跌至贫困线下,陷入贫困 。
                                                                     [4]
                    值得重视的是,部分脱贫人口就业能力仍然相对较低,难以适应社会就业,就业增收难度较大。
                一方面,脱贫地区人口长期以来获取的教育资源不足,其知识水平和文化程度较低,素质普遍不高。
                如 2019 年,原贫困地区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 7.7 年,大部分集中在初中和小学,分别占比为
                42.3% 和 41.8%,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劳动力仅占 11% 。脱贫攻坚阶段,教育扶贫更多地注重青少年
                                                                [5]
                义务教育,高中及以上学历教育存在短板,尤其是高等教育在西部地区普及化程度相对较低。另一
                方面,在脱贫攻坚时期,虽然各地区重视开展技能培训帮扶,但是培训系统性相对较差,主体需求和
                培训内容存在差距、课程针对性不强,师资力量薄弱,与社会就业需求不匹配,帮扶效果不明显,在脱
                贫后仍然存在技能不高、就业困难等问题。目前西部脱贫地区大都是劳务输出大省,许多外出务工
                人员普遍缺乏专业技能培训,多从事技术含量低、替代性高的工作,收入不稳定。
                    2.重点帮扶县发展基础薄弱,防返贫任务艰巨
                    国家确定的 16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绝大部分都是处于原深度贫困地区,目前发展基础仍然
                比较薄弱。总体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 GDP与全国 GDP差距较大,如原深
                度贫困地区人均GDP仅相当于全国水平的20%~21%;产业发展基础差,产业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明显;部分地区经济增长迟缓,甚至连续呈现负增长趋势。二是,重点帮扶
                县脱贫人口多、收入水平低。目前 160 个重点帮扶县累计脱贫人口占全国总数的近 1/5,脱贫人口收
                入虽然有较快增长,但与全国及所在省份的绝对差距仍然在扩大,仍是全国发展最落后的地区。三
                是,防返贫任务艰巨。目前全国易返贫致贫人口 438万,其中 30% 的人在重点帮扶县;全国易地搬迁
                脱贫人口的 1/3 在重点帮扶县;全国万人以上的集中安置点,65% 在重点帮扶县,是防止返贫任务最
                集中、最艰巨的地区。四是,区位劣势明显,多分布在西部偏远或高海拔、自然环境恶劣区域 。据统
                                                                                                   [6]
                计,45.6% 的重点帮扶县处在地质灾害高发区,生态脆弱、地质灾害频发,使其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尤
                其是增强持续发展能力面临较大挑战。
                    3.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后扶任务艰巨,是防返贫的突出重点
                    易地扶贫搬迁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 960 多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成就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
                壮举。对宁夏、广西、云南等脱贫地区的实地调研发现,有几个值得高度重视的新情况。
                    一是从搬迁区域看,青藏高原、西南石漠化地区搬迁群众困难突出,返贫风险较大。如青藏高原
                地区易地搬迁安置涉及游牧民定居,搬迁群众生计模式跨度大、思想观念转变难,加之扶贫产业基础
                薄弱,后续生产生活、就业增收存在较大困难。西南石漠化地区人地矛盾突出,搬迁规模大,以城镇
                安置为主,部分地区城镇安置率超过 90%,如贵州达 95%、广西 94%、云南 91%。搬迁群众从传统农
                户转变为城镇新市民,大部分群众第一次走出大山,面临地域环境、风土人文、社会关系的重新适应、
                社区融入的多重挑战,就业增收难度大,返贫致贫风险高。
                    二是从安置方式看,城镇化安置尤其是特大型安置区困难最为突出。调研表明,目前易地扶贫

                ①  数据来源于商务部数据中心,http://data.mofcom.gov.cn/article/zxtj/202001/51597.html.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