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3期
P. 23

第3 期                         芦千文 等:农业农村创新与创业联动机制研究                                     17

                  是具有农村户籍的农民工、毕业生和退役士兵等返乡人员,三是具有城镇户籍的科技人员、毕业生、
                  城镇居民等下乡人员 。其中,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妇女是骨干力量 。近年来,国家推动各类
                                     ①
                                                                                     [14]
                  人才在农业农村领域创业,培育农业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 ,出台了大量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 。很
                                                                       [13]
                                                                                                       ②
                  多高校毕业生,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工作人员,涉农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经商创业经验丰富者,
                  依托与创新生产环节的直接联系,实现创新生产与成果应用的结合。这种创业以缩短创新链条的形
                  式提高了成果转化效率,但与创新生产“自我循环”中的链条短化问题不同,转化的更多是原本依赖
                  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且贴近农业农村发展需求的创新成果,是打开了创新生产的“自我循环”。特别
                  是高校毕业生和科技工作者以创业形式将最新成果直接引入农业农村领域,让原本沉淀在实验室、
                  锁在档案室或隐匿在论文里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支撑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新
                  技术、新产品、新理念,很大部分是高校毕业生、科技工作者直接从实验室带到田间地头,如特色农畜
                  品种,数字化技术平台,智能化新农具等 。这不是对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的节省,反而更需要这两
                                                       ③
                  个环节提供支撑保障。
                       3.畅通转化应用推广通道,促进创新要素下沉农业农村
                       具有内生创新需求的创业主体,与创新体系不同环节主动对接,发挥“粘合剂”作用整合创新体
                  系,促进创新要素的顺畅流动和良性循环。首先,创业是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的有效手段。近年来,
                  政策支持涉农服务机构、涉农科研单位等围绕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创业。如科技部等提出将科技特
                  派员队伍打造成为科技创新创业领头羊,完善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机制,支持引导返乡下乡在乡人
                  员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创业服务 。乡村人才振兴政策把创业作为促进成果转化应用推广的重要手
                                              [16]
                  段,明确鼓励科技人员创办领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支持科技特派员领办创办协办农民合作社、
                  专业技术协会和农业企业 。受政策激励,涉农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机构、基层服务机构等的大量工
                                          [13]
                  作人员创业,促进了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其次,创业联通了创新体系不同环节与终端用户,成为破
                  解“最后一公里”难题的有效载体。农业农村创新的短板往往是创业的潜力和机遇。创办领办新型
                  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是农业农村创业的重要形式。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创新需求密集,是农技
                  推广体系的直接服务对象,可以示范带动周边小农户应用农业创新。新型服务主体以技服结合的形
                  式,向小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弥补了公益性服务体系
                  面向小农户的职能缺失和功能弱化。如新品种推广,新型经营主体示范作用至关重要 ;测土配方、
                                                                                                 [4]
                  统防统治都是通过专业化服务向小农户推广。目前,中国植保飞防产业已领先世界。创业对无人机
                  统防统治突破小农户规模限制迅速发展发挥了突出作用。2014 年一些省份开始植保无人机购置补
                  贴试点,2017−2021全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从 1.4万架增加到 10万架、统防统治面积从 1亿亩次增加
                  到 10亿亩次 。提供统防统治服务的主要是返乡下乡人员创办领办的植保公司、农民合作社、农业科
                             ④
                  技公司等新型服务主体。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农业农村创业的集中领域,已经成为面向小农户推广先
                  进技术、导入创新要素的基本途径。
                       4.夯实乡村人才振兴根基,促进农业农村创新均衡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农业农村各领域创新的均衡发展。目前,农业农村创新以产业创新为
                  主,产业创新以农业创新为主,文化、生态、组织、非农产业等领域的创新短板突出。农村创新明显滞
                  后于农业创新,不平衡、不协调已成为制约创新驱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农村创新短
                  板与乡村全面振兴的人才短板具有高度重合性。乡村人才存量主要是农业生产和经营领域的技能

                  ①    参见:《推进农村创业创新 加快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农业农村部网站,2017 年 09 月 15 日,http://www.moa.gov.cn/ztzl/
                      xy19d/xwbd/201709/t20170915_5817682.htm.
                  ②    如 2016 年 11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2021 年 10 月国
                      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
                  ③    返乡入乡创业项目中,55%运用了信息技术,通过网店、视频、直播、直销等开展经营活动。
                  ④    参见: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 5134号建议的答复,农业农村部网站,2018年 07月 02日,http://www.moa.gov.cn/govpub⁃
                      lic/ZZYGLS/201807/t20180704_6153542.htm.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