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3期
P. 26

20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总165 期)

                降低创业风险,有赖于营商环境和创业服务。农村营商环境建设和创业服务发展一直被忽视,服务
                创业、尊重创业的意识尚未形成。相比城市创业,农业农村创业成本高,融入难度大,更依赖营商环
                境和创业服务。有研究表明,营商环境中的社会网络支持有助于提高农民工返乡创业绩效                                           [6⁃7] 。在一
                些地方调查发现,重视创业、服务创业、尊重创业对于吸引返乡下乡创业,激励在乡留乡创业,激发创
                业创新精神,形成创业创新文化具有重要作用。联动创业和创新,必须重视农村营商环境建设和创
                业服务发展,促进创业可持续发展。这本身是农业农村创新的重要内容。完善农村营商环境,一是
                为市场机制发挥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创造有利条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乡村资源要素开发机制,
                避免乡镇政府、村级组织对正常创业活动的干预;二是为创业者尤其是返乡下乡人员融入乡村社会
                创造有利条件,既要注重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向农民分享收益,也要注重尊重爱护创业者,保护创业
                者合法权益,杜绝侵害权益的各种行为;三是为创业者安心创业创造有利条件,既包括享受各种基础
                设施、公共服务,也包括在行政审批、政策获取、税费减免、乡村治理等方面的便利措施,养成创业者的
                融入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发展农村创业服务,主要是以创业孵化和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促进城市创
                业孵化和服务向农村延伸,实现城乡创业服务一体化,同时针对农业农村特点,为各类人员创业提供贴
                心、舒心服务,提升农村宜居宜业环境质量,营造在农业农村愿意创业、安心创业、持续创业的环境。

                    五、以创业促进农业农村创新的启示与建议


                    创新驱动农业农村发展,就是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以建设农业强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
                抓手,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路径,构建完整、高效、活力的农业农村创新体系。农业农村创新既是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短板,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瓶颈。农业农村创新存在以农业科技创新为
                主,非农产业发展创新和农村现代化创新滞后的不平衡不充分矛盾。推动农业农村创新,必须解决
                创新体系存在的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转化率不高等突出问题。这些突出问题的根源是创新生产、
                成果转化、应用推广三个相对独立的体系衔接不顺畅、融合不到位,造成部分环节的“自我循环”、部
                分创新链条短化,使农业农村创新内生需求难以有效表达,创新供给与需求不匹配,最终使创新体系
                整体效能不高。如果不建立农业农村创新供给与内生需求的有机联系,强调创新供给的资源投入和
                政策措施,只能造成更多的创新资源沉淀和创新投入浪费,出现突破性成果涌现与核心技术瓶颈并
                存的现象。随着农业农村创业迅速发展,创新导向和创新价值的创业活动对培育具有内生创新需求
                的主体,培养乡村全面振兴人才,畅通创新要素循环流动通道,促进农业农村创新均衡发展具有关键
                作用。推动创业与创新联动发展,已经成为完善农业农村创新体系的有效抓手。为此,要把创新导
                向和创新价值的创业纳入创新体系,以高质量创业补齐创新体系短板,实现创业和创新的融合联动,
                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
                    一是把创业纳入农业农村创新体系。从允许和鼓励创新体系工作人员创业转变为把创业作为
                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激发创业的创新动能和创新的创业活力。对于基础研究,主要是鼓励部分科
                研人员创业,而不是把创业引入基础研究;对于应用研究,既要鼓励科研人员创业,也要把创业列入
                应用研究的组成部分;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两个环节,突显创业的角色定位,以公益性服务体系对接
                和服务创业,通过创业提高成果转化效率。以支持创业和服务创业为抓手,强化创业主体的创新主
                体地位,引领创新主体协同行动,实现创新体系闭环式联结,形成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创
                新体系。把联动创新与创业作为完善创新体系的探索方向,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抓手,以破解乡
                村全面振兴瓶颈为导向,聚焦底盘技术、核心要件、关键装备、适用模式、前瞻引领等,持续提升创新
                体系整体效能。
                    二是提高农业农村创业活动的创新价值。从完善创新体系的角度,重点支持创新导向和创新价
                值的创业活动,形成驱动创新的要素市场结构。创业内容的支持方向,着重选择农业农村创新的薄
                弱领域和短板环节。现代农业方面,重点是衔接小农户的经营方式创新、农业产业链运营机制创新;
                产业振兴方面,重点是富民增效、绿色发展的产业融合机制创新,如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