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3期
P. 24

18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总165 期)

                人才。通过选拔、培训、锻炼等传统手段难以在短时期内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匹配的人才队伍;通过
                引进、动员等促进人才下乡返乡,也因发展环境不适应、留人机制不健全、成长空间不充分,导致以短
                期驻留、增加经历、待机离开为主,难以形成有效的人才供给。农业农村创业形成了一大批由创业者
                和骨干成员构成的人才队伍。他们更能够成为植根乡村的内生性人才,逐步融入乡村经济社会,将
                创新要素导入乡村发展各个领域。一是引领乡村产业创新发展。返乡入乡创业项目中 85% 以上属
                于产业融合类型 。返乡下乡创业者从事的产业领域主要是非农产业如文化、教育、旅游、康养等,或
                               [14]
                农业产业链的第二、第三产业环节,推动了乡村非农产业创新和产业融合机制创新。如以文化产业
                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发扬的创新主要依靠返乡下乡人员的文创活动。二是培育乡村建设创新人才。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需要大量的乡村建设人才。创业人员对乡村建设具有强烈的内生需求,积极主
                动参与乡村建设。尤其是返乡创业人员,把先进的理念、模式、经验带入乡村建设中,引领乡村建设
                创新发展。三是推动乡村治理机制创新。创业人员已经成为乡村治理的骨干力量。各地重视村
                级组织的青年后备力量培育,推动优秀青年参与乡村治理,动员其参加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他们
                将创业精神应用到乡村治理中,创新了乡村治理机制,提高了乡村治理效能。各地调研发现,村
                级组织建设水平明显提升,与最近一轮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大批优秀青年成为村级组织负责人
                密切相关。

                    四、农业农村创新与创业的联动思路


                    农业农村创业对完善创新体系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创业活动都能发挥促进创新的
                作用。目前,农业农村创业体系与创新体系仍处于分离状态,激励创业的创新政策较弱,创新导向的
                创业活动不足,制约了创业对创新的促进作用,也制约了创新对创业的驱动作用。农业农村创业存
                在明显的小、散、弱、杂、乱问题,与创新体系衔接不畅。如返乡入乡创业就业人员中 25% 左右为临时
                兼业人员,主要从事小买卖、打短工等 。受政策激励措施、要素市场结构、营商环境短板等影响,创
                                                  [14]
                新和创业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相互排斥现象。应以衔接创新体系和创业体系为切入点,以高质量创
                业活动补齐创新体系短板,建立创新和创业联动机制,持续增强乡村全面振兴的创新动能。
                    1.提高富有创新价值的创业活动比例,激发创业带动创新的价值潜力
                    创业具有创新的内生需求,但不一定具有促进创新的价值。理论上创业对创新的作用难以转化
                为实践成效,主要原因是创新导向和创新价值的创业活动在农业农村创业中尚没有成为主流。农业
                农村创业活动中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较多,但多数尚属于层次较低的临时性、生计型、外向型创业活
                动,不能发挥导入创新要素的作用,对完善创新体系的作用也有限。如年龄偏大的返乡在乡人员创
                业,多数是出于生计考虑从事小规模种养业,或者成为个体工商户,并不具备与创新体系对接的规模
                条件;部分在外经商创业的人员,将厂房、设备搬到农村,或在农村投资非农产业项目,多数是产业链
                的低端环节或配套项目,原料和产品销售在外,就业、用能、用水、污染在当地;返乡下乡创业人员中,
                有不少从事反映乡村生产生活和文化娱乐内容的视频、图文、直播创作,但大部分属于个人经营活
                动,没有发挥联农带农助农作用,与农业农村创新关联较弱。上述创业活动的主要价值是发展产业、
                促进就业、增加收入,但游离在创新体系之外。实践中往往把这部分创业与创新混淆,作为农业农村
                创新进行支持,营造了低层次创业就是创新的错觉。应该对创业活动进行分类,识别出具有创新价
                值和创新导向的创业活动,使其成为农业农村创业的骨干引领力量。创新导向和创新价值的创业活
                动,主要是创新体系不同环节的创业活动以及依托创新体系亟需创新要素的创业活动,如科技成果
                转化应用,产业发展机制、联农带农机制创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城乡融合机制,乡村文化和
                乡村治理等农业农村创新短板的创业活动。实施农业农村创业分类管理,推动创新导向和创新价值
                的创业发展,才能激发农业农村创新的内生需求,发挥创业完善创新体系的关键作用。
                    2.促进创新资源向创业环节转移,打通创新驱动创业的要素通道
                    创业促进创新的关键是以创业集聚创新资源,形成创新要素顺畅流动和循环的通道。创新资源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