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
P. 46

40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总169 期)

                础设施在不同时期的投资和收益的差异,本文测算并比较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灌溉基础设施投资的
                收益率。


                    一、文献综述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灌溉设施建设发展迅速,成为改善我国种植业生产条件和实现粮食作物
                稳产增产的重要保障。2022 年末我国有效灌溉面积达 7035.9 万公顷,是 1978 年的 1.56 倍,并占到可
                耕地面积的一半左右 ,已有研究表明,灌溉农业支撑了我国 70% 以上的粮食作物、80% 以上的棉花
                                   ①
                和90%以上的蔬菜生产 。
                                      [7]
                    关于灌溉基础设施建设如何影响农业生产,已有文献主要认为灌溉基础设施有利于农业生产效
                率的提升,并从以下两个角度开展研究。一方面,灌溉基础设施对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民增收的作用。
                研究指出灌溉基础设施是稳定作物生产、推动农业增长的重要因素                                [7⁃8] ,能够保障作物生产并调节农
                业资源要素的配置,对农业生产、农户增收以及农业劳动力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9⁃13] 。另一方面,灌溉设
                施对农业生产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灌溉基础设施能够直接参与作物生产,具有促
                进土地集约化经营 、降低生产成本 、抵御自然灾害的负向冲击                             [15⁃16] 与调节生产要素投入结构 等作
                                                                                                    [17]
                                 [4]
                                                [14]
                用,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                    [5,14,18⁃20] 。然而,也有部分研究发现灌溉基础设施对作物全
                要素生产率与产量未产生显著影响或产生了负向影响                         [21⁃23] 。
                    现有研究为评价灌溉基础设施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但绝大多数研究由于没有处理好农业
                生产力指标的测度误差,导致相关结论存在较大差异,使得研究结果无法有效支持相关政策的制定。
                例如,迄今已有 60多项研究对 1982-2016年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进行了测算,对中国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研究提供了 2136个估计值,但是估计的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相差巨
                大,从每年-33.2% 至 50.1% 不等 。这种巨大差异,很难分析灌溉基础设施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及
                                              [24]
                其决定机制。目前,已有文献尝试从多重角度重新计算全要素生产率                                [24⁃28] 。
                    对灌溉基础设施的作用,仍有三方面待进一步细化:第一,在种植业全要素生产率核算的准确度
                方面有待提升,例如在产出方面,已有文献多使用种植业总产值度量总产出,无法反映产出结构变化
                带来的影响;在劳动力投入测度方面,已有文献多使用劳动力人数进行测度,无法反映中国在 20世纪
                90 年代以来存在大量非农就业现状以及自雇劳动力与雇佣劳动力的质量差异;在资本投入方面,已
                有文献只考虑使用拖拉机数量和机械马力数等测度方式,忽视了全面的资本服务。第二,尚未有文
                献从动态视角考察我国灌溉基础设施对种植业全要素生产率边际作用的跨期差异。第三,少有文献
                从经济效益角度探讨我国灌溉基础设施的建设效果。实际上,伴随灌溉基础设施规模增加,建设成
                本也会逐年递增,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同样随之变化。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构建


                    1.模型设定
                    为了有效识别我国种植业全要素生产率在不同时期增长趋势的差异及灌溉基础设施在不同时
                期对种植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本文采用结构断点回归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从方法角度讲,结构
                断点回归能够依据数据自有特征识别出样本存在的结构断裂与具体断裂时点,实现在宏观层面对种
                植业全要素生产率发展阶段的客观划分。此外,使用该方法处理长面板数据,也有效地解决了潜在
                的时间序列问题。
                    参照已有文献       [29⁃31] ,本文识别了 1980−2018 年省级种植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结构断点数量与划分
                年份。结构断点回归需要测试所有可能的断点集,通过比较每个断点数量下拟合程度确定最优断
                点数  [31⁃32] 。

                ①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