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
P. 12

第 1 期                    罗必良: 贫困、 RCTs及其争议——— 2019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简评                          7

   论.但是, 所有这些问题其实在 RCTs中都以不同的形式重新出现.因此, RCTs并未带来研究质量
   的提升, 坏的研究仍然层出不穷.
       实验研究的目的是“ 见微知著”, 但将 RCTs的研究方法引入经济学, 最多只能做到“ 见微”, 却无
   法做到“ 知著” .因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 人生活在社会之中, 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 要
                [ 16 ]
   排除各种变化带来的影响进行控制性考察, 这在理论上几乎是不可能的.变量的无法控制、 看不见的
   数据无法统计, RCTs这个在自然科学、 工程领域相对有效的研究方法, 在经济学这里却存在致命的
   硬伤.例如, 迪弗洛等人发现, 肯尼亚当地农民对化肥的使用较为不足, 会等到农作物较为成熟的时
   候才开始购买化肥, 而使用一些小小的价格折扣, 就会激励他们在合适的时间施用化肥.这一研究对
   于以农为生的穷人来说, 价格折扣激励或许能够改变他们的行为响应, 但对于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或兼
   业的农民来说, 甚至在有着不同传统的村庄, 该激励会同样有效吗? 显然, RCTs并不能对所有因素
   进行严格控制.此外, 在信息发达与便利传播的今天, 一个购买化肥的农民会不会通过微信、 Twitter
   或其他的推文方式向外发布信息呢? 一个干预组的农民下地施肥难道不会被控制组的其他农民发现
   或观察到? 如果控制组受到“ 污染”, 研究结果就必然存在致命的内生性问题.一般来说, 研究者通常
   为了验证自己预设的假说, 很难真正洞悉当地人行为决策的全貌, 可能会遗漏重要变量.因此, RCTs
   不仅难以“ 知著”, 有时甚至难以“ 见微”.
       必须强调, 通过 RCTs方法理解影响贫困的关键变量, 识别精准扶贫措施, 当然有可取之处, 但因
   其有着强烈的环境或特定条件的情境依赖性, 所以其试验结果的普适性依然存在疑问.因此, 强调

   RCTs仅仅是可选择的众多分析方法与手段中的一种, 显然是有必要的.
      四、 一点余论


      正如迪顿教授所批评的那样, 在经济学研究中, 总是一直存在明显的二律背反现象.从方法论来
   说, 有两种似乎出自同一学派但实质不同的方法: 一是弗里德曼著名的“ 只要预测准确, 经济学假设的
   真实性无关紧要” 的思想主张, 被西蒙戏称为“ 轮椅里的经济学” 方法论; 二是科斯所倡导的“ 直面现实
   的经济学” 方法论, 即悬置一切既有理论, 以真实现象为出发点重新构建能够解释现象的理论, 哪怕这
   重新构建的理论与既有理论相重合而显得“ 多此一举”.同样, 在处理方式上, 人们也很容易受到两种
   极端做法的影响: 一种是集中提出相互依存的关系, 把被认为是主要的那些关系汇集于一个分析框
   架.这种做法的缺点是, 它只能提出一个过于简单的宏观图景, 而不能使各种不同领域的专家认识到
   他们自己的问题, 也难以为决策提供操作方案.另一种是凭借目前所能提供的大量专门知识分析特
   殊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虽然具体方面的问题从未被忽视, 但它却不能使不同领域相互关联中的那些

   困难得到解决.显然, 早期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属于前者, 这次诺奖获得者的研究属于后者.
       我猜想, 可能是因为方法的时髦性与话题的重要性让评奖委员会在获奖对象的选择上有了偏向
   ( 因为贫困问题重要, 复兴发展经济学也重要), 而不完全是理论与方法的突破, 从而让 2019 年诺奖的
   含金量打了折扣.事实上, 三位获奖者的研究成果所表达的操作性工作及其研究结论, 既没有证伪经
   济学的已有知识, 也没有基本的创新性理论贡献, 更不可能通过他们的实验策略而使缓解贫困问题发
   生根本性改观.尽管众多经济学家已经对经济学的实验主义方法论反复做过批判, 但确实应该承认,
   近些年来经济学诺奖以及其导向下的经济学研究, 技术性或技巧性倾向越来越明显, 与基础性的理论
   突破或原创性的知识贡献的初衷已经背道而驰.迄今, 尽管行为经济学的发展日新月异, 但在不确定
   性情境下不同的偏好模型并不具有预测和解释能力的一致性; 尽管实验经济学的发展如日中天, 但不
   同情境下的实验结果矛盾重重也不具有逻辑的一致性.话题的时髦性似乎成为基本的研究导向.或
   许引用« 黑天鹅» 作者塔勒布( Taleb ) 的一句话是恰如其分的: 社会科学理论的命运取决于其传染性,
   而不是其正确性.
       有人说, 近 20 多年来, 在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者中, 似乎已经很难找到哈耶克、 科斯、 弗里德曼
   那样的经济学思想巨匠了.当然, 这与经济学的发展阶段有关, 但显然与经济学( 当然包括发展经济
   学) 的实证研究导向有关.坚持“ 问题导向” 的科学研究, 强调直面现实的经济学探索, 无疑是正确的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