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3期
P. 8

2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总165 期)

                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是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错综复杂的国
                际形势,农村劳动力在区域和城乡就业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还有大量农村劳动力需要进

                行转移就业 。有研究提出,预计到“十四五”末,我国农村劳动力将会达到2.59亿人,需要转移就业的
                约 1.16 亿~1.48 亿人,剩余劳动力可能导致的规模性失业问题值得关注 。此外,我国农村劳动力的
                                                                                 [1]
                职业技能水平偏低,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的替代效应凸显;户籍制度等导致就业机会不公平现象频
                发;从事灵活就业和新业态的劳动者权益保障不足;一些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仍有“壁垒”,也使
                农村劳动力面临着融入城市难、认同感低等问题。
                    进入新发展阶段,促进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事关民生福祉,事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值得思
                考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特征和趋势是什么?进入新阶段,如何理解促进农
                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内涵和目标?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促进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面

                临的问题和难点、主要思路和关键任务分别是什么?
                    围绕以上问题,已有文献进行了一定的分析讨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农村劳动力就业从“离
                土不离乡”到“离土又离乡”,从农村“单栖”向城乡“两栖”转变,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选择到城镇居
                住,城镇化和市民化已经成为趋势。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和就业形式发生了明显变化:相较于第
                一代农村劳动力,新生代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和职业技能都有了明显提升,就业形式也更加多
                样;在流动地点上,农村外出劳动力出现回流现象,且中部地区最为明显;在流动模式上,由“候鸟式”
                向“迁徙式”转变,举家外出的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多 。但同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也面临一些问题
                                                              [2]
                和挑战,“十四五”期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增加,结构性失业风险加剧                                  [3⁃4] ;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
                对劳动力的需求低于传统服务业,这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 。农民工市民化的
                                                                                        [5]
                进程相对缓慢 ,“进城农民工”仍然无法完全同等享受城镇户口的相关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医保和
                             [6]
                养老保险覆盖率和报销比例偏低。在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质量上,已有研究从产业发展、人力资

                本投入、制度保障等角度提出了具体建议。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的投资,推动
                产业园区建设,为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提供非农就业机会 ;从城乡融合发展的角度来看,既要促进农
                                                                  [7]
                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又要坚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1,8]  。在产
                业智能化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的路径上,应重点关注创业、创新和互联网三个维度 。从人力资
                                                                                              [9]
                本水平来看,教育可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工资水平,降低工作时间,提高工作稳定性和福利水平,特
                别是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新生代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质量 。也有研究发现教育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半
                                                                [10]
                径产生影响,受教育程度低、劳动年限长、具有非农技能的农村劳动力返乡概率更大 。从制度保障
                                                                                            [11]
                的角度来看,要促进劳动力、土地等资源的城乡融合,发挥农业规模经济和城市集聚效应 。也有学
                                                                                                [12]
                者从综合角度进行研究,提出以提升“进城农民工”的人力资本为核心,制定和完善农村人口进城落
                户和住房等方面的政策,加快推进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加强职业教育培
                训,促进机会公平,对低收入劳动力提供更多兜底保障 。
                                                                [13]
                    综上,已有文献为本文研究提供了扎实基础,但仍有改进空间如下:其一,已有研究更多对改革
                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历史沿革进行了分析讨论,但对新时代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特征和趋势回
                顾不足。其二,已有研究更多围绕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和就业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罕
                有研究比较明确地提出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内涵和目标,针对新阶段促进农村劳动力高质
                量充分就业的问题难点和战略构想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此,本文将主要做出改进如下:其一,充分

                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特征和趋势变化,明确提出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内
                涵和目标;其二,明晰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促进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面临的问题和难点、主要
                思路和重点任务,为新阶段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提供政策启示。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