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3期
P. 12

6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总165 期)

                劳动力的社会保障,提高其就业质量。这意味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应当实现显著提高,
                城乡差距明显改善,农村劳动力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显著提高。参加失业保险的农村劳动力
                数量逐渐增长,农村劳动力的人事争议多元处理格局更加健全,调解仲裁体制机制逐步完善,根治欠

                薪取得更大进展,劳动关系更加和谐。

                    三、促进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面临的问题和难点


                    立足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特征和趋势,对标新阶段促进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
                分就业的内涵和目标,本部分旨在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需求侧、供给侧等方面,明确提出促进农村劳
                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面临的问题和难点。
                    1.产业结构转型对农村劳动力就业需求的影响
                    从需求角度来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产业结构转型是影响农村劳动力需求总量和结构的重
                要因素。整体来看,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第三产业中餐饮、旅游等服务业部门一度受到新
                冠疫情的影响,对劳动力需求也有所减少;新型服务业发展对劳动需求增加,但对劳动力的职业技能
                要求更高,部分农村劳动力不能完全满足新型服务业的用工需求。
                    (1)第二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减少。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第二产业吸纳的农村
                劳动力数量减少,第三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部门。数据显示,2021
                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分别为 17072 万人、21712 万人和 35868 万人,占比分别为 22.9%、
                29.1% 和 48.0%;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占比较 2012 年分别下降 10.6 和 1.3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
                比上升11.9个百分点。
                    (2)传统服务业一度受到新冠疫情影响。相较于其他行业,传统服务业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更
                为直接和明显,对交通运输、旅游、餐饮和酒店等传统服务业的冲击主要集中于需求侧。国家统计局
                数据显示,2020 年受疫情冲击,我国的服务业增加值有所下降,尤其是新冠疫情发生的第一季度,服

                务业增长同比下降 5.2%。其中,传统服务业下降较多,仅住宿和餐饮业就下降了 35.3%。新冠疫情
                冲击对我国传统服务业总体影响较大,农村劳动力的市场需求也受到一定影响。农民工监测调查报
                告数据进一步验证了以上结论,2020 年在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等行业就业的农
                村劳动力占比均低于上年。
                    (3)新型服务业的劳动需求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新型服务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
                扩大,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也与日俱增,逐渐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蓄水池”。新冠疫情期间,信息
                服务和公共卫生等新型服务业增长较快,部分冲抵了传统服务业大幅度下降的影响 。但需要注意
                                                                                            [15]
                的是,新型服务业中农村劳动力主要参与新型服务业的衍生需求,主要职业为快递员、外卖骑手等,
                对于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行业,农村劳动力的参与率并不高,亟需通过职业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农
                村劳动力的专业技术水平。
                    2.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有待提升
                    从农村劳动力供给的角度来看,目前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普遍偏低,还存在农村劳动力
                的老龄化程度加深,受教育程度和职业技能提升动力不足等问题,这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促进

                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面临的难点之一。
                    (1)农村劳动力的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继续提高会影响劳动力的供给结构,
                可能导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 年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 41.7 岁,比 2012 年
                提高了 4.4 岁,比 2008 年提高了近 8 岁 。从年龄结构看,表 3 展示了 2012-2021 年全国农民工的年
                                                  ①
                龄结构变化。2021 年,40 岁及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为 48.2%,比 2012 年下降 11.2 个百分点;50 岁以

                ①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37.3岁,2008年全国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34岁。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