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
P. 9

4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总 146 期)
                   中国扶贫改革论.改革开放在带动国家整体层面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过
               程中, 也推动中国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中国有组织、 有计划、 大规模的扶贫开发, 是在改革
               开放以后启动实施的, 因而中国扶贫开发也体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和成就, 其理论成果体现在中
               国扶贫改革论的形成发展.
                   扶贫体制机制制度的创新.从 1949 年成立新中国,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开启了中国历史
               上最大的改革,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贫困人口脱贫发展、 消除绝对贫困、 缓解相对贫困奠定制度基
               础.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目标和本质特征就是共同发展、 共同富裕.在发展中考虑效率, 但更要考虑
               公平.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央贯彻新发展理念, 实施高质量发展, 就是要把发展目的回归到社会主义
               制度独特的优越性上.体制机制、 模式创新始终伴随扶贫开发工作进程, 脱贫攻坚以来更是围绕着精
               准扶贫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创新, 不断完善消除绝对贫困的治理体系, 成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的最生动实践.
                   贫困治理体系创新.在习近平扶贫论述引领下, 中国构建了以精准扶贫为核心的新贫困治理体
               系, 包含目标体系、 责任体系、 工作体系、 政策体系、 投入体系、 社会动员体系、 动力体系、 监督体系、 考
               核评估体系等.每一个体系相对独立, 相互支撑, 构成相互关联、 内在严密的治理体系.解决绝对贫
               困治理体系的形成, 既是扶贫领域深化改革的内容, 也是深化改革的成果.
                   扶贫领域对外开放.中国的扶贫开发始终体现开放的时代特征.扶贫领域的开放, 实际上也是
               扶贫领域的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就是发挥市场在扶贫工作中的决定性作用.尽管从实践
               看, 特别是在脱贫攻坚阶段, 如何发挥市场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还没有真正破题, 更多依
               靠的是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 但是, 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化并不妨碍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中国扶贫改革
               开放还体现在中国减贫的“ 引进来” 和“ 走出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和整个九十年代, 中国扶贫

               通过在中国开展国际减贫合作, 引进国际成功的减贫理念和方法, 促进了中国扶贫理论实践的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 前十年的中国国际减贫合作, 体现了“ 引进来” 和“ 走出去” 互动特征.“ 走出去” 就是
               加大中国对外发展援助力度, 开展以中国扶贫经验交流分享为主要内容的国际交流.党的十八大以
               来, 中国国际减贫合作逐步转到以“ 走出去” 为主的新阶段, 更多的是在对外发展援助、 国际合作特别

               是在“ 一带一路” 倡议实施中注重扶贫领域经验知识的交流借鉴.
                   中国扶贫两动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党政机关定点扶贫, 调动社会各
               界参与脱贫攻坚积极性, 实现政府、 市场、 社会互动和行业扶贫、 专项扶贫、 社会扶贫联动.“ 社会扶贫
               两动论” 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国特色社会扶贫体系的最新概括和丰富发展.“ 两动论”, 涉及六个方
               面: 政府、 市场、 社会, 这是从扶贫的力量主体而言, 不仅需要政府主导, 更需要市场发挥在资源配置中
               的决定性作用, 还需要社会的参与和补充.行业扶贫、 专项扶贫、 社会扶贫, 是从扶贫的组织方式而
               言, 不仅需要行业部门把扶贫纳入本行业发展作出优先安排, 专门开展的扶贫要发挥主力军作用, 还
               需要社会扶贫与行业、 专项形成良性互动.
                   “ 两动论” 的核心就是要求相关主体及其行动能够形成良性互动体系.构建大扶贫格局, 是中国
               扶贫开发的特色经验, 不仅是静态的东西部扶贫协作、 中央国家机关定点帮扶、 民营企业、 社会组织和
               公民个人的参与, 而且要形成互动.比如, 市场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脱贫成果就很难具有可持续性.
               社会动员不足, 就无法通过社会参与, 从而通过脱贫攻坚、 解决绝对贫困, 以激发每一个社会成员内心
               深处最本质的扶贫济困情怀和人性.脱贫攻坚正是最能触动每一个人扶贫济困、 守望相助善心的举
               措, 是社会实现更加和谐的重要路径.
                   中国扶贫扶志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扶贫开发, 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开发式扶贫.新时代脱贫
               攻坚, 习近平扶贫论述的重要思想之一就是要强调扶贫同扶志、 扶智相结合, 注重激发贫困群众内生
               动力.习近平关于扶贫扶智扶志结合的重要论述, 为进一步激发内生脱贫动力、 实现稳定脱贫提供了
               科学指引, 形成中国扶贫扶志理论.
                   激发内生动力是扶贫脱贫的根本目标.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 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
               把内生动力激发、 提升、 培育作为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的重要内容和根本目标, 以实现贫困地区贫困人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