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
P. 10

第 2 期                                 黄承伟: 中国扶贫理论研究论纲                                   5

               口内源式发展.做好对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宣传、 教育、 培训、 组织工作, 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
               理念指导扶贫开发, 丰富贫困地区文化活动, 加强贫困地区社会建设, 提升贫困群众教育、 文化、 健康
               水平和综合素质, 振奋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精神风貌                       [ 10 ] .加强扶贫同扶志、 扶智相结合, 激发贫困群
               众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励和引导他们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使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
                   尊重贫困群众脱贫攻坚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作用, 采取系统性
               措施, 从理念到落实, 让贫困群众在项目选择、 设计、 实施、 管理、 监督、 验收、 后续管理全过程每一个环
               节发挥主体作用, 强化贫困群众的主体意识和拥有感, 最大程度提升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获得
               感.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 发扬自力更生精神, 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 靠自己的努
               力改变命运, 坚持依靠人民群众, 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 主动性、 创造性, 坚持扶贫和扶志、 扶智相
               结合, 正确处理外部帮扶和贫困群众自身努力关系, 培育贫困群众依靠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意识,
               培养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技能, 组织、 引导、 支持贫困群众用自己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 用

               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支撑脱贫攻坚.
                   多措并举激发内生动力.扶贫必扶智.统筹安排使用扶贫资源, 把各部门制定的政策措施落实
               到位, 创造可持续发展条件, 激活内生动力, 加大教育、 健康扶贫力度, 调动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 建立
               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注重提高脱贫质量.针对精神贫困的综合性成因, 采取综合性举措.教育扶
               贫阻断贫困代际转移, 健康扶贫降低贫困脆弱性和因病致贫的风险性, 发展产业就业增加收入,“ 富口

               袋” 为“ 富脑袋” 提供支撑.
                   外部帮扶与内生动力结合.改变习惯的送钱送物方式, 坚持“ 扶贫先扶智, 扶贫先扶志”, 深入细
               致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 帮助贫困群众提高增收致富的能力, 帮助贫困群众摆脱思想贫困、 意识贫困.
               从政策设计上, 形成正向引导激励机制, 防止政策“ 养懒汉”; 加强教育宣传, 通过典型引导贫困群众自
               力更生, 在外力帮助下实现自主脱贫、 稳定脱贫; 改变外在帮扶方式, 创新各类更有利于调动贫困群众
               参与的途径方式, 把扶贫脱贫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 6 ] .
                   注重贫困地区基层干部的能力建设和素质培养.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
               来.根据贫困村的实际需求精准选配第一书记、 精准选派驻村工作队.切实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
               着力提高他们的能力和素质.特别是通过有效培训, 帮助基层干部转变传统观念.帮助基层干部理
               解和掌握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的方法和要求, 理解和掌握“ 六个精准” 的根本要求,“ 五个一批” 的脱贫
               路径, 解决“ 四个问题” 方式方法.帮助基层干部理解和掌握组织群众、 发动群众参与的能力和技能.

                  三、 中国扶贫脱贫的主要方法与路径


                  从扶贫脱贫方法看, 综合扶贫、 精准扶贫、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是实现稳定脱贫的主要路径.
                   中国扶贫综合论.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扶贫战略及政策演进具有鲜明的综合性特征, 逐步形成了
               综合扶贫理论和实践模式.

                   贫困是多维的.无论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实施的« 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1994-2020
               年)», 还是« 中国农村扶贫纲要( 2001-2010 年)», 都逐步体现多维贫困的扶贫需求及其综合扶贫的
               战略政策取向.新时代脱贫攻坚, 不仅要实现贫困人口脱贫、 也要实现贫困县摘帽, 解决区域性整体
               贫困, 2015 年印发的« 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不仅关注贫困对象“ 两不愁三保障”, 而且扶贫措
               施体现了对贫困人口地位尊严、 公平权利、 均等机会、 能力素质、 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的关注和注重.
               从理念上, 超越了传统关于多维贫困的认知.
                   贫困需要综合治理.综合治理贫困是中国开发式扶贫的主要特征, 不仅要贫困人口脱贫, 而且要
               加快贫困地区的发展.不仅要发展产业确保贫困人口稳定持续增收, 而且要保障其基本教育、 健康需
               求, 全面提升贫困地区路、 水、 电、 房、 网络水平.“ 五个一批” 精准扶贫路径的重要思想, 是中国综合扶
               贫理论的实践呈现         [ 5G7 ] .
                   开发式扶贫和保障性扶贫结合.开发式扶贫的假设是贫困人口有劳动能力, 贫困是因为缺资金
               支持没有扶贫项目, 因此, 传统扶贫就是提供专项资金, 实施扶贫项目.实行精准扶贫, 对贫困人口进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