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
P. 38

3 2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总 154 期)

               公社设立党委的组织形式以制度化的方式被正式确定, 并在之后演化为行政村设立党支部、 乡镇设立
               党委的组织结构, 对当下农村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 这一时期所成立的各类基层党组织也
           庆   为改革开放后农村党组织建设提供了条件.在这些基层党组织的基础之上, 更进一步的纵向延伸和
           祝
           中   横向扩散有了现实可能, 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 巩固党在农村地区的执政基础有了组织
           国
           共   保障.
           产
           党       改革开放后, 人民公社制度逐渐解体, 生产队也大多因为农村经济生产方式的变革失去存在的必
           成
               要, 农村基层治理缺少相应的组织载体.出于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 广西宜山、 罗城等地的农村建立
               起带有自治性质的“ 村民委员会”, 自主管理村庄事务, 取得较好的治理效果. 1982 年 12 月, 第五届
           0
           周
           立 10
           年   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总结广西宜山、 罗城等地在自然屯层面建立村民委员会的经验, 建立了正式的村
           特
           别   民委员会制度. 1998 年全国人大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将村民委员会从自然
           策
           划   村一级提升到行政村一级, 以此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与村民委员会的建设和调整过程相一致, 农
               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模式也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 行政村层面的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共同形成
               “ 两委” 格局.从统计数据来看, 行政村一级的基层党组织覆盖率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出现较大程度
               的提升, 在 1993 年更是达到 99.02% , 之后一直稳定在 99% 以上的高位水平, 到 2010 年全国范围内
               只有不到 200 多个行政村未实现党组织覆盖( 见表 2 ).
                                               表 2  村层面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
                                                                行政村建立基层党组织数量
                   年份         行政村总数                                                  其中
                                              总数量        覆盖率 / %
                                                                       党支部          党总支         党委会
                   1984        909725        599045       65.85        596973       2072          0
                   1985        962202        701537       72.92        699285       2247          5
                   1986        838205        714025       85.19        708172       5852          1
                   1987        844950        719647       85.17        711683       7963          1
                   1988        737759        727386       98.59        717556       9827          3
                   1989        741489        732187       98.75        721531       10652         4
                   
                   1993        739182        731970       99.02        720068       11820         82
                   
                   2010        593966        593835       99.98        539018       51866        2951

                  进入新世纪, 随着基层治理事务越来越复杂, 停留在行政村层面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格局难以有效
               适应农村地区的复杂情况.为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地区的执政地位, 2006 年 12 月, 中组部印发« 关
               于充分发挥组织部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作用的意见»,« 意见» 要求“ 积极探索按照自然村、 村民
               小组设立党组织” .十八大以后, 在自然村和村民小组这种更为微观的层面设置基层党组织的方
                               [ 25 ]
               式更为制度化. 2014 年 1 月, 中央 1 号文件提出“ 探索不同情况下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 农村社
               区建设试点单位和集体土地所有权在村民小组的地方, 可开展以社区、 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
               治试点.” 与之相配套, 2016 年 10 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 关于以村民小组或
                        [ 26 ]
               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方案»,« 方案» 提出“ 党员人数较多, 下设村党组织较多的村党支
               部, 可以改为村党总支或党委; 符合条件的村民小组或自然村, 可建立党小组或党支部; 不符合条件
               的, 可两个及以上村民小组或自然村建立联合党小组或党支部.” 在村民小组或自然村建立基层党组
               织的做法第一次进入中央层面的正式文件.
                   在这种情况下, 全国范围内很多地区开始探索在自然村和村民小组层面建立党组织.其中比较
               有代表性的案例包括江西省“ 分宜模式”, 这一模式主要做法是“ 上提” 行政村的党组织, 即在人口规模
               较大、 村集体经济比较发达、 党员总数超过 50 人的行政村建立党总支; 同时又“ 下分” 党员, 根据居住
               分布、 工作开展条件等因素把村内的党员划分到不同的村民小组, 然后由各村民小组按照单独或联合
               的方式成立村民小组层面的党支部.根据媒体报道, 相比之前在行政村层面建立党组织的做法, 这种
               在村民小组层面建立党组织的工作方式将农村地区的党支部数量提高了 3 倍                                    [ 27 ] .另外还有广西壮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