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
P. 22

1 6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总 155 期)

               的认识, 在完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任务后, 把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提上重要日程. 1949 年 3 月中国
               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描绘了新中国的发展蓝图, 提出在夺取全国胜利后党的工作重心要从乡村转移
           庆   到城市, 以生产建设为中心任务, 并确立了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
           祝
           中   会的发展方向.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由革命转到经济建设, 全面恢复经济.社会主
           国
           共   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为中国反贫困工作扫清了制度障碍, 社会主义反贫困事
           产
           党   业正式开启和全面起步,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迈上了反贫困的社会主义道路.
           成
                   具体来看, 面对一百多年战争与磨难留下的满目疮痍, 新中国成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恢复和发展
               经济. 1953 年土地改革以及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基本完成后, 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第一
           0
           立 10
           周
           年   次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了比较完整的表述:“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
           特
           别   成, 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 基本上
           策
                                                                              [ 6 ]
           划   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毛泽东将这条总路线比喻成
               “ 灯塔”, 照耀党的各项工作.过渡时期在执行总路线的过程中, 虽然出现了要求过急、 工作过粗、 改造
               过快、 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 四过” 偏差, 但正如«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所指出的,
               这条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 是被历史证明了的, 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1957 年随着全国经济的
               进一步好转, 人民群众社会主义建设的热忱和积极性大大提升, 为了迅速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 我
               国经济建设出现了急躁和冒进倾向. 1958 年党的八届二次会议通过了“ 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 多快好
               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的总路线, 这一路线虽然主观上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改变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

               望, 但是客观来看违背了经济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导致了“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等盲动行为.
                   总的来看, 1949-1978 年,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国
               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不断探索和前进, 总体上建立起了独立和比
               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历史性地解决了占世界 1 / 4 人口的中国人吃饭、 穿衣等基本生活
               问题, 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 提供了宝贵

               经验.这一阶段, 中国共产党组织人民群众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全面开启了“ 输血式” 救济扶贫道路,
               中国反贫困事业不断推进, 主要路径有: 一是在农村地区进行土地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
               法» 以法律的形式保证贫苦农民获得土地等生产资料, 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
               展, 提高了农民收入.二是大规模开展农村合作化运动.毛泽东指出:“ 全国大多数农民, 为了摆脱贫
               困, 改善生活, 为了抵御灾荒, 只有联合起来, 向社会主义大道前进, 才能达到目的.” 通过合作社的
                                                                                          [ 7 ]
               形式组织农民联合起来以改善农业基础条件, 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同时使得个体贫困农民的救
               济问题可以在集体范围内得到更好的解决.三是建立贫困户救济制度.通过层层摸底和申报, 对农
               村贫困人口以户为单位, 建立对贫困人口的救济制度, 青黄不接的时候由政府职能部门下发救济粮,
               冬天下发救济衣被.四是建立农村“ 五保” 供养制度.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进, 农村救济问题得
               到了大幅度的解决, 但是丧失劳动力的贫农脱离救济后依然无法生存.针对救济的持续发展问题, 党
               和国家针对农村特殊贫困群体进行小规模财政救济, 保障其基本物质生活需要, 同时在农村建立五保
               供养制度, 即由救济对象所在单位为其提供生活上的帮助, 为救济对象提供必要的物质供应, 做到“ 保
               吃、 保穿、 保烧( 燃料)、 保教( 儿童和少年)、 保葬.” 除此之外, 党和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如改善农村
                                                           [ 8 ]
               医疗卫生条件、 提高农村灌溉技术和交通水平、 展开扫盲运动等措施开展救济扶贫, 最大限度地解决
               了农村贫困问题.
                   近 30 年的反贫困事业在曲折中不断发展, 整体上达到了预期效果,“ 从 1950 年到 1977 年的 28
               年间, 国家财政用于农村救济费用累计高达 127.73 亿元” , 有效保障了极端贫困状态下农村大部分
                                                                  [ 9 ]
               人口的生存需求,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大规模贫困问题, 提高了农村农业生产力和农民
               生活水平.但是, 从长远来看,“ 输血式” 救济扶贫道路忽视了贫 困 人 口 全 面 发 展 问 题, 形 成 对 直 接
               物质性扶贫的依赖, 并不能从根本上 改 变 我 国 的 整 体 贫 困 状 态, 再 加 上 受 左 倾 错 误 思 潮、“ 浮 夸
               风” 等影响, 直至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广大农村仍处于普遍贫穷状态, 贫困问 题 依 然 是 我 国 发 展 中
               重要的社会问题.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