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
P. 14

8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总 157 期)

               后都无法知道其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所具有的贡献大小.在实际交易过程中, 由于存在信息
               不对称的情况, 消费者对低碳农产品往往具有较高的选择成本, 从而引发“ 劣币驱逐良币” 的逆向选择
               问题: 在造成低碳农产品无法以应有的价格出售而被普通农产品挤出市场的同时, 也易引发消费者的
               不信任.对农业生产主体而言, 相较于普通农产品, 低碳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更高, 若其无法获得相应
               的溢价回报, 则会导致其缺乏生产低碳农产品的经济动机.通过打造低碳农业品牌, 传递农产品的低
               碳信息, 能够有效降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 使消费者对拥有品牌信誉的商品产生更强的购买意愿.农
               业生产主体也能通过品牌效应, 获得更高的产品定价权.由此, 价格上涨的负效应足以弥补由消费者
               选择成本降低而引致的市场需求增加带来的正效应, 即拥有低碳品牌的农业生产主体能通过品牌效
               应获得良好的品牌溢价,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弭开展低碳农业生产的边际私人收益与边际社会收益
               差异.
                   ( 2 ) 碳标签农产品交易市场.低碳农业价值的实现, 需要将人们的低碳需要升级为低碳需求, 这
               既有赖于技术进步、 制度创新, 也离不开人们世界观、 价值观的跃迁, 从而提高对低碳农业产品的经济
               承受能力.然而, 在农产品碳排放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高碳排放的农业生产主体可以对所生产农产
               品的碳足迹秘而不宣, 消费者对低碳农产品的真实需求也难以通过现有市场机制反映, 从而导致市场
               配置效率低下.碳标签则通过透明化的、 量化的手段, 以标签的形式告知消费者农产品在整个生命周
               期内的碳排放量, 间接呈现低碳农产品的生产成本, 进而推动市场形成能够准确反映低碳农产品价值
               的新的均衡价格.故而, 应积极开展碳标签试点工作.首先, 需要建立规范的碳标签测算、 结果核证
               以及颁发机构, 以国家层面的权威授权机构为根本, 充分发挥第三方机构在碳标签管理方面的作用.
               其次, 制定科学、 合理的碳足迹评价标准, 构建完善的碳足迹测算体系.最后, 提高农业生产主体和消
               费主体对低碳竞争力的认识, 积极引导生产者和消费者参与碳标签制度的推广应用.
                   ( 3 ) 碳文化融合交易市场.通常而言, 有限的市场容量决定了资源往往具有追求高收益的倾向,
               加之农业产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其在市场中的弱势地位, 由此造成了市场资源对农业部门的“ 歧视”, 人
               力资源、 金融资本和新技术等在农业部门缺乏流动性.通过推动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并赋予融合
               产业以低碳文化的价值, 既能够突破原有产业边界, 提升农业部门对市场资源的虹吸能力, 又能够发
               挥文化赋能作用, 推进融合产业基础高级化.基于此, 可将农旅产业与碳文化相融合, 通过融合产业
               中的门票、 纪念品等关联性产品的销售, 帮助开展低碳农业生产的个人、 家庭或企业迂回地获得溢价

               回报, 也可以通过农旅融合提高低碳农产品的附加值, 在直接交易中获得更高收益.


                                                     参   考   文   献


               [ 1 ]   威廉诺德豪斯 . 气候赌场[ M ] . 梁小民, 译 . 上海: 东方出版社, 2019.
               [ 2 ]   罗必良 . 小农经营、 功能转换与策略选择———兼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 第三条道路”[ J ] . 农业经济问题, 2020 ( 1 ): 29G
                   47.
               [ 3 ]   任继周, 董世魁, 卢海燕, 等 . 中国农业伦理学概论[ M ] .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21.
               [ 4 ]   富兰克林 H 金 . 四千年农夫[ M ] . 程存旺, 石嫣, 译 . 北京: 东方出版社, 2016.
               [ 5 ]   马克思, 恩格斯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20 卷)[ M ] .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3.
               [ 6 ]   任保平 . 经济增长质量的逻辑( 修订本)[ M ]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8.
               [ 7 ]   彼特 A 维克托 . 不依赖增长的治理[ M ] . 刘春成, 侯汉坡, 译 .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12.
               [ 8 ]   何可, 张俊飚, 张露, 等 . 人际信任、 制度信任与农民环境治理参与意愿———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为例[ J ] . 管理世界, 2015 ( 5 ):
                   75G88.
               [ 9 ]   马克思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M ] . 中共中央马列恩斯著作编译局, 编译 . 列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8.
               [ 10 ]李志青 . 纠正运动式“ 减碳” 需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J ] . 环境经济, 2021 , 305 ( 17 ): 60G61.
               [ 11 ]何可, 张俊飚 . 实现“ 双碳” 目标需将农业纳入碳交易市场[ N ] . 农民日报, 2021G07G08 ( 3 ) .
               [ 12 ] CLARK M A , DOMINGO N GG , COLGANK , etal.Globalfoods y stememissionscouldp recludeachievin g the1.5and2CcliG
                   matechan g etar g ets [ J ] .Science , 2020 , 370 ( 6517 ): 705G708.
               [ 13 ]何可, 宋洪远 . “ 双碳” 目标下的粮食安全问题[ N ] . 光明日报, 2021G10G19 ( 11 ) .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