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
P. 39

34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总161 期)

                基础的精准防控模式不仅实现了病毒清零的目标,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防疫效率和维持民生的平
                衡。然而,当精准防控模式失效后,长期防疫过程中出现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两套疫情防控办法,这
                种不协调在后来防疫中暴露出的矛盾反映到各个层级的治理。区一级以上听从全市和中央的安排,
                但街道和社区这两个层面因为防控资源有限,阳性者送到方舱医院措施执行不力。另外,上海本轮
                疫情治理中出现了一系列利益群体,这是前所未有的,在武汉疫情治理期间,围绕疫情的经济利益链
                并不是那么明显。本轮上海疫情可以隐约地看到核酸检测公司与抗原检测公司、莲花清瘟与新冠特
                效药、灭活疫苗公司和MRNA疫苗公司间的张力和背后的利益冲突,这也增强了防疫的复杂性。
                    第三,消息的不确定性。此次上海疫情治理中,各种谣言如“某高校老师被打”等,引发了网络舆
                论场的动荡。每个人只相信他自己心中的真相,使得原来简单的消息在疫情治理场域中变得复杂化
                和不确定。Davis 曾指出,“真相”已经从神坛跌落,逐渐失去了主导社会共识的力量,世界已经进入
                了“后真相时代” 。人们为了留在既有的圈层之内,忌惮发表不同的意见,否则就要面临被请出、被
                               [15]
                排挤的场景,这使得“信息茧房”愈加坚固,也使网络谣言更加难以治理 。基层政府和民众都把精力
                                                                               [16]
                放在对种种信息的甄别上,最后也难断真伪。事实上,在不确定时代,对于文本、表征和符号等所做
                的阐释可以有无限多样的可能性,相伴随的便是不确定性。原来现代主义兴盛的时代,真相是至高
                无上的,客观事实是新闻报道的基础,报纸、电视、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拥有还原事实、阐释意义的绝
                对权威。然而,在不确定时代,事实经过无数次的“再阐释”与扭曲,逐渐让位于情感、观点、偏好与立
                场。大众传播媒介不再拥有阐释意义的权威,而把对真相的解释权让渡给了社交网络平台。但在以
                社交媒体为中心的时代,信息传播与新闻报道不再遵循同一性、体系化、权威性的既有特征,而呈现
                多元化、多样性、差异性、去中心化、碎片化,不确定性成为信息传播与新闻报道的主要特征。
                    2022 年的上海疫情与 2020 年的武汉疫情共同之处是两地的疫情治理都受困于层出不穷的网络
                谣言。但是,在上海的网络舆论场中,出现事实和真相的“虚无化”,情感与想象便由此产生,催生了
                民众的“情感化想象”,动摇了社会发展与运行的确定性。加上媒体技术的演进、经济与社会的不确
                定性以及后现代主义和相对主义思潮的全面兴起,带来客观性的终结和阴谋论的盛行,引发社会成
                员的危机感 。
                           [17]
                    总的来说,上海疫情治理中的三个不确定性,其无常因素超出了人们的认知范围。而事实上,行
                政的人为控制有其局限性,在以行政权力为核心的治理逻辑中,往往会出现个人利益、部门利益、集
                团利益与地方利益相互纠葛 ,导致在面对流动的危机事件过程中不可预知性大于可预测性。认知
                                          [18]
                的局限与误差,对突发事态模糊前景的主观臆断与揣测,加上谣言传播扩散,使理性、客观、确立性居
                于次要地位,情绪化、非理性状态让集体陷入了社会情绪的不稳定性中,导致疫情治理脱离了线性轨
                道,也让社会治理蒙上了诸多的不确定性。

                    二、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如何治理


                    在充斥不确定性的时代中,必须改变已有的“求稳”思维模式,应急事件的策略和机制必须基于
                纷繁变化的情势做出必要调整,使之能从容面向未来“无常”的挑战。
                    1.韧性治理
                    在物理学中,韧性意味着物质材料在变形过程中不易发生折断和破裂。在中国的传统建筑物
                中,其榫卯、斗拱等能吸收和减弱冲击的能量,这是因为采取了韧性而非刚性结构,建筑物在遇到外
                部强烈冲击时会自适应地摆动。社会领域就像一个巨大的建筑物,也需要韧性,即遭遇破坏时,能够
                通过连接性的修复和吸收,迅速地调整,继续维持和促进社会的有效运行。
                    韧性治理已经成为现代中国城市在面对各类风险灾害时规避其传统城市治理过程中的脆弱性
                与不确定性的重要理念。如何增强城市的治理韧性也日益在城市治理与灾害风险管理领域成为研
                究者与实务工作者的共识 。在不确定性日益常态化的城市风险治理中,韧性治理是一种将不确定
                                       [19]
                性视作为系统运行的常态化措施,把意外伤害转变成“接受城市与风险共存的事实” 。
                                                                                           [1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