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
P. 32

第5 期                  吴高辉 等: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中的社会政策发展路径与动力机制                                    27

                  力。上述话语宣传路径中的思想动力,如果缺乏稳定、清晰的组织建设,可能会陷入“空讲政治”的官
                  僚主义或形式主义泥潭。而资源输入路径中的利益整合动力则需要组织建设路径所承载的权威推
                  动,而不至于造成利益分化。需要强调的是,党建扶贫实践既凸显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在脱贫攻坚中
                  的引领作用,也为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各项有助于乡村社会治理与发展的政策项目提供了权威推

                  动力。
                       在农村民政、社保与就业等这几个口,以前很难推动的政策,近几年借助脱贫攻坚的力量都很快
                  落实下去了。最为重要的是脱贫攻坚成为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地调动了各个
                  口参与进来。实际上,具有扶贫作用的不只是扶贫办,那些以前没有纳入扶贫目标但又具有扶贫作
                  用的部门也都纷纷动起来了,最显著的就是农村的低保、社会救助、危房改造、就业帮扶、教育扶贫、
                  医疗卫生等等。(20200712,L县常务副县长、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副指挥长)
                       具体而言:第一,“以党建促扶贫”的宏观战略,将党的理念融于贫困治理之中,从而形成了专项
                  扶贫、行业扶贫与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在这样的大扶贫格局中,专项扶贫中的农村
                  社会保障专项、教育扶贫专项、危房改造专项、医疗卫生专项、就业促进专项等项目的落地充实了农
                  村社会政策体系。第二,“五级书记抓扶贫”的中观指挥系统,提升了脱贫攻坚在各地方的权威性和
                  动员力,具体表现为“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纵向领导机制。在这样的格局下,扶贫办、
                  农业农村部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医疗卫生部门、住建部门、教育部门、民政部门等都参与到
                  农村的脱贫攻坚战中,直接推动了农村的社会政策内容的完善。
                       农村民生政策体系,不能只是一套空壳子;但是,首先它又必须得有一个壳子,不然就会师出无
                  名。你想,假如要在农村搞环境卫生改造,而农村的诸多政策里没有这一条,那么环保部门与卫生部
                  门即便想去做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也很难成为部门的业绩。在“五级书记抓扶贫”的领导机制下,
                  各级部门都参与了进来,借助脱贫攻坚的政策契机把民生政策做实、做大了。(20200715,L 县委副书
                  记、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
                       第三,第一书记驻村扶贫的微观执行制度,在与乡镇党政机构与村两委的合作与互动中承接、落
                  实了各级党政部门的扶贫资源与项目。它不仅从执行层面提升了农村社会治理水平,而且以党建扶
                  贫的正义之名做实了乡村社会政策的具体内容,从而巩固了党群关系和执政基础。
                       第一书记,主要是带动扶贫工作队配合和协助村两委落实扶贫工作,并做好基层党建、提供公共

                  服务、改善治理水平。都以扶贫为中心,但是又是以党建为基础;扶贫包含了民生的方方面面,不只
                  是硬件、大件基础设施,比如低保、高龄津贴、教育扶贫、危房改造、用水用电通网、就业创业补贴等
                  等。(20200716,L县D镇M村第一书记S)

                       三、乡村振兴战略中社会政策发展的主要问题与未来方向

                       脱贫攻坚促进乡村社会政策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新的议题与挑战。以基层一线的党建扶贫实
                  践为例,它一方面奠定了脱贫攻坚得以落地的话语宣传路径、组织建设路径与资源整合路径;另一方
                  面又面临着如何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社会政策建设的可持续性、精神脱贫不足以及乡村社会政策建
                  设的对象、范围以及社会政策治理水平不高等难题。第一,如何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乡村社会政策建

                  设从而维持其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般而言,党建的引领作用注重在确保党组织领导地位的情况下
                                              [36]
                  充分地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特别是基层群众的活力。然而,作为事关群众实惠、福利、获得感乃至
                  社会公平正义观念巩固等核心关切的乡村社会政策建设方面,党建引领的作用范围与力度并不十分
                  明确。第二,如何强化党建扶贫实践中的价值宣传作用来有效应对“精神贫困”及其“福利陷阱”“福
                                                                                         [1]
                  利悬崖”等现实问题。乡村社会政策体系的兜底保障作用为消灭“物质贫困”提供了重要的抓手,但
                  是也要警惕随之而来可能会更加隐晦又顽固的“精神贫困”和“福利陷阱”。精准扶贫可能导致的贫
                  困户(村)与非贫困户(村)的帮扶资源和发展机会差距过大的“福利悬崖”问题。第三,在“党建引领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