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3期
P. 33
第3 期 江 帆 等: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历史方位与实现路径 27
2003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城市大规模出现“用工荒”现
象。为有效应对城市劳动力供给不足问题,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实保障进城农民工的就业合
法权益,鼓励引导农民工转移就业。200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对解决
好农民工问题的重大意义进行了重点阐述,提出了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的主要措施。受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劳动密集型的外向型企业遭受严重冲击,大量农民工失业引发新一轮的
“返乡潮”。为弱化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负向影响,我国政府密集出台扶持农民工
返乡创业的有关政策,加快农民工返乡创业势头。2008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做好当
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要求制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具体政策措施;同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
出从贷款发放、税费减免等方面对农民工返乡创业予以支持;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将农民工
返乡创业纳入政策扶持范围。可见,这一时期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成为农村工作的重点,返乡农民
工成为农村创业活动的重要主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公共资源向
农村倾斜,极大改善了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发展条件和社会环境,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奠定了重要基础。
农民工返乡创业可行性进一步增强,创业步伐进一步加快,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成为助力乡
村振兴的新力量。
2.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发生特征
农民工返乡创业作为我国独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在整合农村资源、带动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等方
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厘清农民工返乡创业演变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实际情
况,可以将其主要特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逐渐增加。在政府推动、市场引领、农业转型、农村发展等多重因素
的共同作用下,大量农民工加入返乡创业队伍。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21 年全
国农民工总量为 29251 万人,较 2012 年增长 11.39%。农民工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返乡创业农民工
的数量出现同步增长。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返乡下乡创业人员达到780万人,创办乡村民营企业数
①
量超过 630万个 ;2020年,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突破 1000万人;截至 2022年 3月,返乡入
乡创业人数达到 1120 多万,其中返乡农民工占比为 70% 。2021 年,本地农民工数量达到 12079 万
②
人,占比为 41.29%,较 2012 年增长 3.5%,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在本地(本乡镇)范围内就业,成为
农村创业的潜在主体和后备力量。
第二,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模式日益多元化。具体来看,根据行业特点可以将创业活动分为以
规模化种养殖、农产品加工为主要领域的农业产业化模式,以农家乐为主要领域的乡村旅游模式,以
餐饮、批发零售为主要领域的居民消费模式,以制造业、建筑业为主要领域的现代工业企业模式 。
[26]
根据创业路径差异可以划分为复制型创业模式和跃迁型创业模式 ;根据创业活动与打工经历的相
[27]
关程度可以分为经验驱动和资源驱动两种 ;根据创业动机可以分为生存型和机会型两种 。
[31]
[30]
第三,返乡农民工的创业规模较小且不稳定。总体而言,返乡农民工在文化素质、社会资源、劳
动技能等方面与城市劳动者还有一定差距,对资本的管理能力和政策的把握程度等相对不足,其创
业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自身收入和生活水平,并不存在强烈的创业动机。因而,多数返乡农民工的创
业活动不具长期稳定性,当务工收入超过创业收益时,其可能终止创业活动,重新返回就业岗位。与
此同时,返乡农民工的资金投入有限,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创业活动比较保守,创业规模相对较
小;创业活动主要以个人为主体展开,能人经济色彩明显。
第四,电子商务成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重要载体。作为“互联网+农业”的重要表现形式,农村
电子商务能够突破时空限制,缓解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拓宽创业者的经营渠道。2019年,中共中央
①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19)》,http://www.cac.gov.cn/2019-12/06/c_1577166445543765.htm。
② 央视网:《截至今年 3 月底 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数累计 1120 多万》,http://sannong.cctv.com/2022/04/27/ARTIqPT30Yu⁃
jkZQmcu0YjVTg22042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