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
P. 27

第1 期              高  鸣 等: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的源泉: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与贡献                                  21

                  为 53.02%。三类主粮作物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都超过了产出增长率的一半,这表明在上一轮千
                  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中,全要素生产率是粮食产出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泉,这与已有研究的结论一
                  致 。但值得关注的是,相比小麦和玉米,稻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对产出增长的贡献还有待
                    [15]
                  提升。

                                         表1 小麦、稻谷、玉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产出增长变化                                       %
                                          小麦                        稻谷                        玉米
                       年份
                                 TFP增长率       产出增长率        TFP增长率       产出增长率       TFP增长率        产出增长率
                       2010         0.38         3.28        -0.55        2.52         6.18         11.22
                       2011         6.18         9.11         3.05        5.39         6.35         10.59
                       2012         2.99         5.17         6.41        8.72         9.69         13.13
                       2013        -0.77         0.95         0.00        2.21         0.99         4.67
                       2014         8.13        10.12         4.16        6.29         7.02         10.20
                       2015         1.26         2.58         4.51        3.85         5.59         6.64
                       2016         5.52         6.60         3.29        4.52         11.58        13.90
                       2017         5.31         6.86         0.09        2.27         4.77         7.20
                       2018        -3.67        -3.21        -1.67        2.82        -1.47         2.46
                       2019        10.40        11.00         3.82        4.25         10.67        12.26
                       2020         2.55         2.92         1.14        2.11         5.29         7.29
                       均值           3.35         5.07         2.24        4.22         6.06         9.12
                    注:本文主要关注全要素生产率的同比增长情况,因此无2009年的TFP增长率和产出增长率。
                       其中的原因可能在于,对于玉米而言,从技术创新与供给的角度来看,在上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
                  提升行动的规划期内,其在品种创新、机械化发展等方面都处于较快水平;在技术需求与采纳上,我
                  国在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这四个玉米主产省区先后实施了临时收储政策、生产者补贴政策,有
                  效提高了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与收益,缓解了农民在玉米生产中采用各类新型技术措施与生产方
                  式的资金约束,有利于加速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但对于稻谷而言,由于我国稻谷生产主要集中在
                  南方地区,这些地区的耕地细碎化程度更为严重,农业机械创新发展与推广应用的速度相对较慢;同
                  时,南方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进程更快,农村中青年人的非农就业参与率更高,农业劳动力的老龄
                  化问题也更突出,这些因素都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稻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限制了全要素生产率在产
                  出增长中发挥更大作用。
                       3.不同地区的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
                       在明确了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总体特征后,通过比较不同地区三类粮食作物全要素生产率
                  的增速及其占产出增长率的比重,可以进一步发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粮食产能提升的短板与弱
                  项,也能够从部分全要素生产率增速较快、贡献较大的地区中提炼发展思路。对此,进一步比较分析
                  不同地区三类粮食作物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首先,本文比较分析了粮食主产区与非主产区之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可以看出,对于
                  小麦、玉米而言,粮食主产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低于非粮食主产区,这可能是因为在粮食主产区
                  中,小麦、玉米的产出水平相对较高,因此同比增长较慢。但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占产出增长率的
                  比重这一指标来看,三类粮食作物在主产区的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均高于非主产区。其中的原因可
                  能在于,国家对于粮食主产区的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强度更大,以高标准农田为例,数据显示,2011−
                  2019年 13个粮食主产省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占全国建设总量的比重约为 70% 。同时,在粮食
                                                                                              ①
                  主产区中,中央和地方对于粮食生产的支持保护力度更大,这也对保障农民种粮收益、促进种粮农户
                  采用各类新型技术创造了有利条件。当前,粮食主产区加速向北迁移,在 13个粮食主产省区中,能净


                  ①    资料来源于农业农村部官网:农业现代化辉煌五年系列宣传之七:高标准农田建设迈上新台阶。http://www.ghs.moa.gov.cn/
                      ghgl/202105/t20210517_6367788.htm.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